好書介紹--起床後1分鐘的魔法提問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最近在看的一本書《起床後1分鐘的魔法提問筆記---不只是回答問題,更是吸引好事的超強儀式》

第一眼看到這本書,被封面兩個關鍵字吸引----【起床後】【吸引好事】心想,那不就是可以一整天都會開開心心順順利利度過的意思嗎? 哈哈哈自從吸引力法則這本書之後,對於”吸引”這兩個字就無疑變得很誘人

在跟著這書本進行的期間,也剛好配合著自己一直被教導的(感恩、調頻、自我對話、自己做選擇的權利---你放了什麼到自己的心裡面?)

跟著這本書就帶著自己更具體的執行著,而且由淺入深的走著~從一睜眼的注意力回到自己的心上身上,學習感恩、許願…..後面也開始深入起來,冥想、列許願清單、覺察自己的黃金時間、找出並加入引動自己快樂心的活動…

我一直被提醒著自己是很容易被影響、被環境人事物共振的人,常常就變得悶悶塞塞的,思緒很多,精神體力耗盡的狀態…所以一直都在走著學著,學著覺察自己當下跑到哪裡去了? 學著定位自己想要去哪裡?學著找到屬於自己的方法帶著自己在一整天之後找回”清明”的那個自己

這本書幫忙很大,因為它文字很好讀,很淺白,可以在很少時間中可以唸過讀過知道它要說什麼跟著每一天的排程練習,心有一種篤定的感覺,在中軸的線上每一天會知道自己要返航回到哪裡,去沉靜,去沉澱下來,重新找回自己心真正想要的

我覺得這本書真的,很棒!可以在自己這個時間點看到這本書,真的很感動!

早療碩士x語言治療師,我想讓孩子,因信任想學說話,因開心開口說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孩子長大了說話發音還是不清楚,最早或最慢要幾歲開始上課呢? 說話除了用到嘴巴牙齒等等的器官,其實我們還要用到了協調性、力道、速度控制…等等的細節喔 所以說話發音是一個潛意識不自覺的說話動作過程喔…. 那還有什麼關於說話發音的內容呢? 一起來聽聽這集的療燃於心吧~
看見孩子想動口的渴望與矛盾 看見家長努力支持的過程 看見自己、家長、孩子三個人之間的合作下,轉動孩子學習說話的齒輪 這應該是語言治療課裡最美的畫面吧~ 這集,分享1歲10個月的孩子從只有聲音到詞彙的過程~
我們玩河馬吃球,她自己拿2顆球放手裡,說著~~2顆 我故意拿很多,我一邊拿一邊說:老師好多好多~~, 我張開手讓她看好多球,想讓她認識多vs少的概念
看著軟軟的他,一沒有媽媽的支持撐扶就會東倒西歪, 看著敏感的他,他的眼神裡透漏著一旦信任著一個人就全然的敞開沒有一丁點兒自我防衛的有所保留 我覺得他是天使,派來給我學習"信任"課題的天使,哈哈哈哈真的!
這本書很善用親子聊天的時間,除了聊生活娛樂心情感受,也聊生活中時間的運用分配、媽媽期待寫字端正的背後對於”標準要求”的意義、對於人與人之間都會相互競爭但在更高視野上彼此成了共好或是奪利的差別性思維、靜下來觀察自己現在處在聚焦還是失焦的狀態、找到自己想要的目標也找到適合自己的自我引導方法…
常聽爸爸媽媽說~~ 我都有聽醫師的話開始讀繪本給孩子聽…. 我也有開始跟孩子多互動多說話… 但孩子為什麼還是不講話?   原來~~ 學說話,有輸入進來,也要有輸出出去 才會構成一個完整的說話循環   那不同個性的孩子要怎麼做? 快來聽這次的聊燃於心吧~~~
孩子長大了說話發音還是不清楚,最早或最慢要幾歲開始上課呢? 說話除了用到嘴巴牙齒等等的器官,其實我們還要用到了協調性、力道、速度控制…等等的細節喔 所以說話發音是一個潛意識不自覺的說話動作過程喔…. 那還有什麼關於說話發音的內容呢? 一起來聽聽這集的療燃於心吧~
看見孩子想動口的渴望與矛盾 看見家長努力支持的過程 看見自己、家長、孩子三個人之間的合作下,轉動孩子學習說話的齒輪 這應該是語言治療課裡最美的畫面吧~ 這集,分享1歲10個月的孩子從只有聲音到詞彙的過程~
我們玩河馬吃球,她自己拿2顆球放手裡,說著~~2顆 我故意拿很多,我一邊拿一邊說:老師好多好多~~, 我張開手讓她看好多球,想讓她認識多vs少的概念
看著軟軟的他,一沒有媽媽的支持撐扶就會東倒西歪, 看著敏感的他,他的眼神裡透漏著一旦信任著一個人就全然的敞開沒有一丁點兒自我防衛的有所保留 我覺得他是天使,派來給我學習"信任"課題的天使,哈哈哈哈真的!
這本書很善用親子聊天的時間,除了聊生活娛樂心情感受,也聊生活中時間的運用分配、媽媽期待寫字端正的背後對於”標準要求”的意義、對於人與人之間都會相互競爭但在更高視野上彼此成了共好或是奪利的差別性思維、靜下來觀察自己現在處在聚焦還是失焦的狀態、找到自己想要的目標也找到適合自己的自我引導方法…
常聽爸爸媽媽說~~ 我都有聽醫師的話開始讀繪本給孩子聽…. 我也有開始跟孩子多互動多說話… 但孩子為什麼還是不講話?   原來~~ 學說話,有輸入進來,也要有輸出出去 才會構成一個完整的說話循環   那不同個性的孩子要怎麼做? 快來聽這次的聊燃於心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篇分享如何讓自己的生活達到平衡的節奏。取自書籍《起床後1分鐘的魔法提問筆記:不只是回答問題, 更是吸引好事的超強儀式_第一篇》之摘要。
Thumbnail
本篇分享練習將明天再做也無妨的事延後,以達到工作與生活平衡。取自書籍《起床後1分鐘的魔法提問筆記:不只是回答問題, 更是吸引好事的超強儀式_第一篇》之摘要。
Thumbnail
本篇分享透過找出自己的最佳狀態時段,以提升工作成效。取自書籍《起床後1分鐘的魔法提問筆記:不只是回答問題, 更是吸引好事的超強儀式_第一篇》之摘要。
Thumbnail
本篇分享透過找到感到幸福的事,來開啟每一天,以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及充實感。取自書籍《起床後1分鐘的魔法提問筆記:不只是回答問題, 更是吸引好事的超強儀式_第一篇》之摘要。
Thumbnail
當我覺得沮喪、被卡住時,我就會拿起這本書,翻起其中章節,充電、提醒自己。 看著那些問題問自己:接下來,我該怎麼做? 這些答案都與外界無關,而是誠實的面對自己。
其實吸引力法則是源於國外的一本叫秘密的書, 我有看過, 他是說你的想法是好的, 吸引的東西就會是好的, 可是這個吸引力法則在我身上沒有用, 我在兩三歲的時候就發生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 而且一次比一次嚴重, 到現在已經得了沒有藥可以醫的轉化症的解離式的失憶症, 難道這些都是我自己
Thumbnail
這是一本很經典的書,但看完之後我馬上就理解為什麼他的地位一直屹立不搖,其實整本書想傳達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吸引力法則」。你就像一個人體磁鐵一樣,吸引著你想要的事物,如果你也對這個神奇的法則感興趣,或想重溫一次這本書背後的魔力,歡迎你跟我一起開啟今天的閱讀 你能夠吸引一切你想到的事物,但這
Thumbnail
在開始閱讀吸引力法則之後 這一類新時代或是吸引力法則相關的書籍數量真的不勝枚舉, 有些是通靈、有些是靠感恩、有些是利用書寫, 種類繁多,到底該如何去做選擇 或是新手該從哪裡下手,今天就幫大家好好的介紹以及我喜歡的幾本書。 如果是新手,眾人皆知的「秘密」系列 是一個入門的好選擇,大多都是用感恩帶領你
Thumbnail
Manifesting:the practical,simple guide to creating the life you want. 長時間記錄讀書的過程裡,我觀察到自己的變化,其中有幾項現在想想我都覺得很神奇,也就是: 1. 一直以來我對「吸引力法則」毫無熱情,理解的太少讓我先對未知
Thumbnail
本篇分享如何讓自己的生活達到平衡的節奏。取自書籍《起床後1分鐘的魔法提問筆記:不只是回答問題, 更是吸引好事的超強儀式_第一篇》之摘要。
Thumbnail
本篇分享練習將明天再做也無妨的事延後,以達到工作與生活平衡。取自書籍《起床後1分鐘的魔法提問筆記:不只是回答問題, 更是吸引好事的超強儀式_第一篇》之摘要。
Thumbnail
本篇分享透過找出自己的最佳狀態時段,以提升工作成效。取自書籍《起床後1分鐘的魔法提問筆記:不只是回答問題, 更是吸引好事的超強儀式_第一篇》之摘要。
Thumbnail
本篇分享透過找到感到幸福的事,來開啟每一天,以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及充實感。取自書籍《起床後1分鐘的魔法提問筆記:不只是回答問題, 更是吸引好事的超強儀式_第一篇》之摘要。
Thumbnail
當我覺得沮喪、被卡住時,我就會拿起這本書,翻起其中章節,充電、提醒自己。 看著那些問題問自己:接下來,我該怎麼做? 這些答案都與外界無關,而是誠實的面對自己。
其實吸引力法則是源於國外的一本叫秘密的書, 我有看過, 他是說你的想法是好的, 吸引的東西就會是好的, 可是這個吸引力法則在我身上沒有用, 我在兩三歲的時候就發生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 而且一次比一次嚴重, 到現在已經得了沒有藥可以醫的轉化症的解離式的失憶症, 難道這些都是我自己
Thumbnail
這是一本很經典的書,但看完之後我馬上就理解為什麼他的地位一直屹立不搖,其實整本書想傳達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吸引力法則」。你就像一個人體磁鐵一樣,吸引著你想要的事物,如果你也對這個神奇的法則感興趣,或想重溫一次這本書背後的魔力,歡迎你跟我一起開啟今天的閱讀 你能夠吸引一切你想到的事物,但這
Thumbnail
在開始閱讀吸引力法則之後 這一類新時代或是吸引力法則相關的書籍數量真的不勝枚舉, 有些是通靈、有些是靠感恩、有些是利用書寫, 種類繁多,到底該如何去做選擇 或是新手該從哪裡下手,今天就幫大家好好的介紹以及我喜歡的幾本書。 如果是新手,眾人皆知的「秘密」系列 是一個入門的好選擇,大多都是用感恩帶領你
Thumbnail
Manifesting:the practical,simple guide to creating the life you want. 長時間記錄讀書的過程裡,我觀察到自己的變化,其中有幾項現在想想我都覺得很神奇,也就是: 1. 一直以來我對「吸引力法則」毫無熱情,理解的太少讓我先對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