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7|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您,破圈了嗎?

閱讀商業週刊1876期文章《破圈的威力》心得。

『破圈』,是一個網路流行語詞,由『出圈』一詞演化而來。意指某個人或其作品、職業、成就,突破了原有的同質圈子,被更多圈外人認識、接納甚至讚賞。

pixabay

現代人,花在製作、觀看『短影音』的時間與精力越來越多,或做生意、或休閒、或成就自我、或釋放自我、或學習…,不管投入原因為何?人群漸漸離不開短影音,而短影音竟也悄悄地,將人與人之間的圈圈,漸漸拉近甚至融合,認識的不認識的、需要的不需要的、喜歡的不喜歡的…在短影音的演算法之下,你只要點閱過一次影片後,陸續就會推送類似的影片給你。

這是個人與社會、經濟與組織、有形世界與虛擬世界都相互關聯、彼此交融、互聯互通的零距離時代。因此每個人的生活圈、就業圈與交際圈,無不息息相關;相反的,僅守住自己一方小天地,恐將不見容於互聯網時代了。

pixabay

蒔緣是臉書重度使用者,原本訊息多半來自親朋、好友、同事;近半年卻發現,臉書正默默地擴充我的認知領域。例如,我點閱了吳淡如的文章,之後張曼娟、于美人的文章陸續出現。我搜尋艾草,緊接著相關艾草條、艾草園、艾草粿等訊息襲來;點了吳磊粉絲團的貼文,陸續便能收到張凌赫、王鶴棣…的影劇新聞,這就是所謂的『興趣破圈』唯有破除原有的認知圈層,投入到更多圈層的世界,才能活出更豐富的人生。

如何破圈?

翻閱破圈相關書籍與文章,歸納出,

想要破圈,必先入圈;入圈後,還要出圈

你的圈是什麼?你真的有圈嗎?你必先自問自己有興趣、有才藝、有投入、有關注同溫層與不同溫層的圈嗎?比如,一個人在某個平台建立自己的帳號,也勤懇的上傳作品,但是觀看同平台其他陌生作者文章點閱率,可能上千上百,自己的僅有個位數。原因在於,別的作者與其他作者間有留言、按讚、轉傳、互加好友的互動,而你畫地為牢,就是所謂的『不出圈』,根據演算法,不出圈也是很難破圈的,出圈才能借助圈內用戶的易感染性,增加你破圈後的效能。

pixabay

圈子要經營的好,看燃度而不是精準度

經營一個圈子,首先要拜訪不同圈層、與多量圈層,自己的圈層才有可能得到回饋,雖不是絕對,但演算法就是這樣。舉例來說:

一篇文章貼在臉書,你必須原來就有臉書好友群,當他點閱文章,或在你的文章留言,他的好友群才有可能接收到你的訊息,但先決條件是你要設定,好友的好友也可以看到你的文章。如果你想更多人也可以看到,那麼設定就必須是,所有人都可以看到你的文章!這就是燃度,而非精準度。

如果你不是寫文章的,而是賣東西的就更應如此,因為圈子的真正威力不是精準度,而是燃度。我們不是要精細地設定買家,而是要實實在在地盤活用戶群,讓圈子裡有極高「活躍度」,便能激發更多圈層的買家出來。

pixabay

有人從生物學角度,看待互聯網上的一切話題熱搜、內容瘋傳,甚且將它們比喻如疫情肆虐般。而圈層的傳播力量,就像是疫情期間的群體性聚會,在這裡病毒的肆虐威力會更加迅速而強大,造成群聚感染是必然!

中國當代文學家南懷瑾先生寫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世上萬事萬物無非都是一個個小圈圈,本如鏡中影、晨間露;亦如泡泡瞬即破滅、或如雷電一閃即失。要讓自己短暫的生命多采又絢爛,或如牆角苔蘚,自顧翠綠,端看自己的活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