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5|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2023歲末年終書單回顧與反省|2023 Reading Wrapped

蒼白的冬日是倫敦人的日常

蒼白的冬日是倫敦人的日常

又到了十二月,可憎的冬日天氣在倫敦已是家常便飯。愈近年末,原本就擁擠的城市更顯躁動不安,節慶的笙歌讓一切都戴上了縱情的眼鏡。即便再忙,依舊記得2022年末給自己的新年功課便是繼續維持閱讀的習慣,購入已滿一年的電子閱讀器讓身處異鄉的我看書不再是門檻。自覺今年是在閱讀體悟上頗為豐收的一個時期,也時時提醒自己重質不重量,不是眼睛瞥過就好。讀過的、讀一半的、讀壞的,都還是不厭其煩的拿回來啃。

何其有幸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房內的素心夜讀依舊領著我朝屋外走去,繼續上山下海。

因《跳舞的熊》決定飛去保加利亞尋找世紀末歐盟最後的訓熊師、因朱宥勳《堊觀》而當自己置身在滿是堊地苔原的冰島時卻想起了地球另一端那懊熱潮濕的台東加路蘭丘巒、因《斷裂的海》了解到我們習以為常的台灣本位主義如何一再傷透金馬人的心(明年願望之一就是要親自踏上金馬)、因蔣勳《捨得、捨不得:帶著金剛經去旅行》決定重新認識佛學與古文。

桑塔格《論攝影》汪正翔《旁觀的方式》兩書出版年代相隔近五十年,但對「觀看」二字的深刻體察卻以幽微的默契在當代繼續共振、因《真確》一書學習在社交媒體發達的今日不對眼前一切人事物妄下論斷,所有的資訊與歷史都不曾只是非黑即白。

因《比霧更深的地方》愛上張惠菁淺白空靈的筆氣、因《沒有女人的男人們》達成人生第一本村上的成就、因《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才知道我與大幾屆的林奕含其實都畢業自同一所國小,國高中也都在附近,而後發生悲劇的那些地點可能就離我上下學補習路線不過一街之隔(總以為自己在事發當年就會讀完,但拖到現在是因為很肯定自己一讀就會哭所以遲遲不敢拾卷)、因西蒙波娃《一場極為安祥的死亡》可能更懂了父母當初在面對喪親這種人生功課時是如何將自己好好安放的。

2023對於我是閱讀收穫滿滿的一年,各位朋友們今年讀了什麼書?請不吝分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台南人,棲居英國倫敦南岸一隅,溫徹斯特藝術學院藝術碩士,畫畫看展是大部分生活的形狀。以前喜歡橄欖綠,現在偏愛溫暖的酒紅。得過幾個跟畫畫有關的獎項,例如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夏季展。自由接案中,寫藝評、作翻譯、也作書封設計,商業合作請洽個人網站:galenchen.net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