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宿怨》:就在近處的野蠻心智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宿怨》電影劇照/IMDb

《宿怨》電影劇照/IMDb

《電影中的驚聲尖叫:34 部經典恐怖片的驚嚇技法解析》(Book of Horror:The Anatomy of Fear in Film)由影評人麥特・格拉斯比(Matt Glasby)挑選橫跨近 75 年的 34 部經典恐怖片,並加以拆解、分析出電影中經常出現的七大項驚嚇策略。恐怖電影雖然最早可追溯至 1945 年的《深夜》(Dead of Night),但麥特・格拉斯比選擇以重塑觀眾對恐怖片之想像的 1960 年《驚魂記》(Psycho)作為開場。

直至今日,恐怖片題材已百無禁忌,可人類經過逾百年的電影史,卻依然為此感到驚懼,而恐懼之源頭究竟為何?在此,我們將以在上映時創下空前討論的作品《宿怨》(2018),為讀者深入淺出地探討關於「恐懼」的體現。

《宿怨》以一封訃聞,與一顆由窗框望見安在樹間的木屋的長鏡頭為始,隨著鏡頭往右橫移,是房裡疊亂的模型屋,在推進至其中一間模型屋後,便轉場成實像場景,模型人偶便成了活生生的人。搭配低頻噪音與鳴響聲,電影在前三分鐘就下足了暗示,神秘力量的觀看視角、影中人的任憑擺佈、觀眾的被操弄皆在幾分鐘內被揭示。

《宿怨》電影劇照/IMDb

《宿怨》電影劇照/IMDb

若說電影是另一個世界的連續鏡像投射,在電影前便先誕生的攝影術,即是將剎那的靈光給捕捉,當捉住真實瞬間的技術誕生,人類對於時間、死生的定義也因此有了新的詮釋。影像的本質是看似真實、實是再現的特質,且並非直接用雙眼,而是透過機械裝置的觀看,影像便會產生「詭異」。

麥特・格拉斯比於書中所提及的其一驚嚇技法「詭異不安」(The Uncanny),是以佛洛伊德所發表的〈詭異論〉(Das Unheimliche)為研究根基。德文的「unheimlich」為「heimlich」(homely)的反義詞──熟悉的相反,字首 un 可視為人類在此狀態中所產生的排拒、壓抑;也就是說,人類在初次體驗卻感到似是熟悉的事物時,所產生的不對勁、不安與困惑,實是不確定眼前所見之物是死是活、人或非人。

這是電影本身所勾起的恐懼,在電影誕生之後,真實成為可以被再製的,即使死亡也能留下足跡。可生命科學依然未能為死後世界下定論,人對死亡本身的態度本就是排拒的,在「人總難逃一死」的思考後,我們又加上了一句補充:但萬物皆有靈。「靈」成為當今恐怖片裡最重要的元素,凡是死了的人,成為了靈後便站到了生的對面,試圖影響生人,使生人也不可避免地赴死。

《宿怨》電影劇照/IMDb

《宿怨》電影劇照/IMDb

觀眾隨著鏡頭,從虛遁入到實,看著原先是死的卻活了起來,因為無法辨別,於是恐懼由此滋生。對死亡本身的恐懼,以及片中所圍繞的創傷、悲劇與宿命,是人在面對生命的重複時所產生的排拒,於是橫亙在一個家族裡無法逃脫的宿命和詛咒,就回到了觀眾身上,我們以全知的角度,看不對勁的情節,感覺到影中人是偶,進而連結到自身之對於死生的懼怕。

除了死生之外,《宿怨》也將精神創傷、人的惡意、閹割情結、巫術與獻祭、宿命的重複等多種元素放進片中,一代傳下一代的精神創傷是母親家族血緣的命定,查莉斷頭慘死後卻又返生成為另一智識的寄宿。在《新約聖經》中便出現過的復活,或《荷馬史詩》裡的諸神信仰──靈的存在比物質世界存在得更久,是在人類有了書寫、傳播技術後便假定的「事實」,此一只有在虛構敘事中才能成立的情節,所召喚出的是人對於自身存在可能被取代的畏懼──斷首還能擁有思想的機會,迷戀的母體則是人來到真實之前必經的洞口,「通過母體」的熟悉便是前文所述的似是熟悉卻又不那麼肯定的事物。

《宿怨》電影劇照/IMDb

《宿怨》電影劇照/IMDb

夾處在這樣的矛盾裡,觀眾對恆常世界的認識便一點一滴地被剝離,就連在電影的最後一幕,觀眾又再次回到了分不清楚是現實還是模型的謎樣場景中,這是《宿怨》在結束後植入觀眾腦中的暗示,除了看著活生生的人如何奇詭地去死,人看似只能重複性地邁向命運而且毫無解方,終極的結果便是,在抵達本無物的那方之前,人是只得踩著已經被前人給踩碎的白骨,繼續毫無希望地向前。

《宿怨》電影劇照/IMDb

《宿怨》電影劇照/IMDb

劇照提供/IMDb
責任編輯/張硯拓

《電影中的驚聲尖叫:34 部經典恐怖片的驚嚇技法解析》/天培出版(2023/9)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真實的記憶也關乎五感,在視覺之外仍有聽覺、觸覺、味覺與嗅覺,若身在更南邊的卡布里島與阿瑪菲海岸,空氣想必會瀰漫當地盛產的檸檬清香;但《羅馬假期》於不起眼處喚醒的記憶,便是那街頭巷尾尋常的昏黃路燈,瀑布般從屋頂傾瀉而下的紫藤花,以及夜裡閃耀糖霜色澤的石子路,洋溢著浪漫、甜美而自由的氣息。
已逾七旬的資深編劇荒井晴彥,近四年間連續執導兩部由當紅明星主演的大尺度作品──《火口的二人》和《花腐》,此舉顯然是為復甦其早年以「粉紅電影」起家的光景,更在改編既有文本之餘(註1),灌注社會時事與思辨,試圖勾勒出他眼中某種糜爛無望、蘊含毀滅慾望的「後三一一」式年輕世代眾生相。
如果有機會,我想和十多歲的我這麼說。持續呼喚著綠。因為你覺得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可能發生,就像你以為不會結束的悲傷終會結束,而當你發現且願意承認所有的鐵齒都只是鐵齒的時候,那將會是你最好的時候。森林仍在那裡,茂密而蓊鬱,或許還有點起霧。你可以隨時走進去,但也可以隨時走出來。
從《小行星城》所指涉且至今方興未艾的國族與戰爭敘事,到《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暗諷的資本遊戲,眼花撩亂的商品、各式認同與議題、乃至眾媒體平台上的人設,無處不是故事。而曾經的我們入戲多深,即使時常像劇中劇的奧吉及其演員一樣,納悶著為何要用烤爐燙傷自己的手,卻仍照做了,而導演說,你做得很好
看過電影再讀腳本,聲音就活了起來。這是劇場和電影交融之後所帶給讀者的,而齊勒在三部著作中不斷探問的,關於母親的空巢、父親的失智、兒子的憂鬱,所希望帶給讀者的和坂本龍一相仿──在尖銳的對話背後,為的是擁有更多的理解。
故事巧妙地運用倒敘的方式,在榮仔回到香港的第一天,以「第七天」的字卡為始,隨著故事進行倒數回到「第一天」。香港自九七回歸到 2021 年的反送中運動,七月總有大事發生,未曾平靜,而用鬼片論及七月的香港,欲影射的社會現況便不言而喻。
真實的記憶也關乎五感,在視覺之外仍有聽覺、觸覺、味覺與嗅覺,若身在更南邊的卡布里島與阿瑪菲海岸,空氣想必會瀰漫當地盛產的檸檬清香;但《羅馬假期》於不起眼處喚醒的記憶,便是那街頭巷尾尋常的昏黃路燈,瀑布般從屋頂傾瀉而下的紫藤花,以及夜裡閃耀糖霜色澤的石子路,洋溢著浪漫、甜美而自由的氣息。
已逾七旬的資深編劇荒井晴彥,近四年間連續執導兩部由當紅明星主演的大尺度作品──《火口的二人》和《花腐》,此舉顯然是為復甦其早年以「粉紅電影」起家的光景,更在改編既有文本之餘(註1),灌注社會時事與思辨,試圖勾勒出他眼中某種糜爛無望、蘊含毀滅慾望的「後三一一」式年輕世代眾生相。
如果有機會,我想和十多歲的我這麼說。持續呼喚著綠。因為你覺得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可能發生,就像你以為不會結束的悲傷終會結束,而當你發現且願意承認所有的鐵齒都只是鐵齒的時候,那將會是你最好的時候。森林仍在那裡,茂密而蓊鬱,或許還有點起霧。你可以隨時走進去,但也可以隨時走出來。
從《小行星城》所指涉且至今方興未艾的國族與戰爭敘事,到《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暗諷的資本遊戲,眼花撩亂的商品、各式認同與議題、乃至眾媒體平台上的人設,無處不是故事。而曾經的我們入戲多深,即使時常像劇中劇的奧吉及其演員一樣,納悶著為何要用烤爐燙傷自己的手,卻仍照做了,而導演說,你做得很好
看過電影再讀腳本,聲音就活了起來。這是劇場和電影交融之後所帶給讀者的,而齊勒在三部著作中不斷探問的,關於母親的空巢、父親的失智、兒子的憂鬱,所希望帶給讀者的和坂本龍一相仿──在尖銳的對話背後,為的是擁有更多的理解。
故事巧妙地運用倒敘的方式,在榮仔回到香港的第一天,以「第七天」的字卡為始,隨著故事進行倒數回到「第一天」。香港自九七回歸到 2021 年的反送中運動,七月總有大事發生,未曾平靜,而用鬼片論及七月的香港,欲影射的社會現況便不言而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鬼傳說與文化:恐怖電影、影集推薦與分享 鬼魂和靈異的傳說在全球各地的文化中都有著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在恐怖電影和電視影集中,這些元素被不斷探索和重新演繹。以下是一些與鬼魂、靈異有關的恐怖電影和影集的推薦與分享。
Thumbnail
鬼有多可怕?也許,人的想像力最可怕。
Thumbnail
《鬼才之道》是一部原創本土恐怖喜劇電影,以死後的世界為舞臺,展現惡搞傳統鬼片的全新視角。透過角色的競爭與幽默的情節,揭示了鬼魂存在的理由與過程。導演徐漢強和編劇乃賴的合作,讓臺詞更加符合現實語境,加上多個隱藏彩蛋,為觀眾提供豐富的觀影體驗。即使在恐怖的背景下,電影仍然充滿了喜劇的元素,值得多次觀賞。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相信大家都有過想要把電視給蓋起來的陰影吧!這是關於我以前曾有長期蓋住自己電視的心理恐怖陰影。
Thumbnail
在觀看《鬼才之道》時,我確實在觀影過程中感到恐懼,我的小心翼翼不是為了閃避哪個突如其來的驚嚇,而是鬼界運行的強烈既視感讓我害怕,我無法逃開自問是屬於哪一種類型的鬼?我上道了嗎?還是偏離航道?這些問題恐怕還會糾纏我一陣子。
Thumbnail
為什麼有人會喜歡與恐懼近距離相處呢?通常說到恐懼之物,大多數人都是能閃多遠閃多遠,偏偏有人就是樂於給自己製造驚嚇。想要知道為什麼有人會喜歡去高空彈跳、看鬼片、逛鬼屋……就得先瞭解,恐懼究竟是怎麼產生的……
我曾經聽過兩種關於鬼的說法。 第一種說法比較常見,他們說鬼是在人死後,由於靈魂對世間的執念太深,久不散去而變成鬼,成為在人世間徘迴的野鬼或含怨作亂的怨靈,大多數人所說的鬼都是這種。 而另一種說法則是認為,鬼是由活人演變而來的,是在人類追求慾望時超出了底線,因而墮落,或是修行之人不慎走火入魔的結果
Thumbnail
台灣鬼屋/凶宅傳說再度搬上大螢幕。不過「這系列」似乎都有重重拿起卻輕輕放下的缺點存在。有道師、有怨念、有鬼、有遺憾,所有恐怖片該有的元素都有了,《鬼天廈》仍然成為了一部淪為形式的恐怖電影。嚇人的部分僅音效及畫面上的Jump scary,
Thumbnail
重新審視影史經典《驚魂記》(1960),筆者再次為希區考克精心雕琢的驚悚世界感到目眩神搖,也感嘆那橫亙於光影長河中,最為原始的影像魔力。煙霧瀰漫的偏僻汽車旅館,佇立山坡頂端的古老陰森宅邸,捲款後的畏罪潛逃,死狀淒慘的謀殺案,荒棄的淤泥下堆積著逃亡者的恐懼與不安,以及藏於伊底帕斯內心最污穢的祕密。
Thumbnail
與一般人接觸不到的太空相比,本片霧氣的設定貼近生活,安全的日常元素被翻轉導致恐怖,熟悉而輕忽的結果是致命的。源自於克蘇魯的傳統,面對未知的心態,本片與《異形1》相似。
Thumbnail
鬼傳說與文化:恐怖電影、影集推薦與分享 鬼魂和靈異的傳說在全球各地的文化中都有著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在恐怖電影和電視影集中,這些元素被不斷探索和重新演繹。以下是一些與鬼魂、靈異有關的恐怖電影和影集的推薦與分享。
Thumbnail
鬼有多可怕?也許,人的想像力最可怕。
Thumbnail
《鬼才之道》是一部原創本土恐怖喜劇電影,以死後的世界為舞臺,展現惡搞傳統鬼片的全新視角。透過角色的競爭與幽默的情節,揭示了鬼魂存在的理由與過程。導演徐漢強和編劇乃賴的合作,讓臺詞更加符合現實語境,加上多個隱藏彩蛋,為觀眾提供豐富的觀影體驗。即使在恐怖的背景下,電影仍然充滿了喜劇的元素,值得多次觀賞。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相信大家都有過想要把電視給蓋起來的陰影吧!這是關於我以前曾有長期蓋住自己電視的心理恐怖陰影。
Thumbnail
在觀看《鬼才之道》時,我確實在觀影過程中感到恐懼,我的小心翼翼不是為了閃避哪個突如其來的驚嚇,而是鬼界運行的強烈既視感讓我害怕,我無法逃開自問是屬於哪一種類型的鬼?我上道了嗎?還是偏離航道?這些問題恐怕還會糾纏我一陣子。
Thumbnail
為什麼有人會喜歡與恐懼近距離相處呢?通常說到恐懼之物,大多數人都是能閃多遠閃多遠,偏偏有人就是樂於給自己製造驚嚇。想要知道為什麼有人會喜歡去高空彈跳、看鬼片、逛鬼屋……就得先瞭解,恐懼究竟是怎麼產生的……
我曾經聽過兩種關於鬼的說法。 第一種說法比較常見,他們說鬼是在人死後,由於靈魂對世間的執念太深,久不散去而變成鬼,成為在人世間徘迴的野鬼或含怨作亂的怨靈,大多數人所說的鬼都是這種。 而另一種說法則是認為,鬼是由活人演變而來的,是在人類追求慾望時超出了底線,因而墮落,或是修行之人不慎走火入魔的結果
Thumbnail
台灣鬼屋/凶宅傳說再度搬上大螢幕。不過「這系列」似乎都有重重拿起卻輕輕放下的缺點存在。有道師、有怨念、有鬼、有遺憾,所有恐怖片該有的元素都有了,《鬼天廈》仍然成為了一部淪為形式的恐怖電影。嚇人的部分僅音效及畫面上的Jump scary,
Thumbnail
重新審視影史經典《驚魂記》(1960),筆者再次為希區考克精心雕琢的驚悚世界感到目眩神搖,也感嘆那橫亙於光影長河中,最為原始的影像魔力。煙霧瀰漫的偏僻汽車旅館,佇立山坡頂端的古老陰森宅邸,捲款後的畏罪潛逃,死狀淒慘的謀殺案,荒棄的淤泥下堆積著逃亡者的恐懼與不安,以及藏於伊底帕斯內心最污穢的祕密。
Thumbnail
與一般人接觸不到的太空相比,本片霧氣的設定貼近生活,安全的日常元素被翻轉導致恐怖,熟悉而輕忽的結果是致命的。源自於克蘇魯的傳統,面對未知的心態,本片與《異形1》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