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七月返歸》:第一天,新世界

更新於 2024/11/30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七月返歸》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七月返歸》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七月返歸》作為「mm2 新導演計畫」的三部曲終作(前為《濁水漂流》、《窄路微塵》),導演謝家祺多年來以「中環塔倫天奴」、「離家奇遮」為筆名說鬼,他的首部劇情長片以九〇年代香港火車廣告的靈異故事為外核,舊瓶裝新酒,內核包裝了香港自離散後的政治、社會現況,更多的隱喻還在於面對無聲底下,對看似幻象的美麗新世界的揣懷。

自九七回歸後,因中國的電影審查制度禁止渲染怪力亂神,使港產鬼片的產量急劇下降,在這趨勢裡,這部片的出現無疑令人感到欣喜。綜觀全片,編導謝家祺也因小說家的身分,善於將多重隱喻包裝在片中,除了故事前段可以用驚悚元素滿足一般喜歡看商業類型片的觀眾,也能在電影後段滿足喜愛拆解符號的電影影迷,片中的喻言給了想像的空間,也讓電影的深度更難以參透。然電影中的演員演技卻令人感到有些遺憾,雖找了知名演員白靈出演鄧蕙蘭一角,可為配合粵劇演員的角色設定,白靈在片中展現極為用力、誇飾的表演方法,與其他演員的表演難以平衡;初次主演男主角的江𤒹生雖表現中規中矩,但也不至驚艷,整體而論都是電影中稍嫌可惜的部分。

《七月返歸》講述自幼有陰陽眼的榮仔,常受班上同學排擠,母親鄧惠蘭一直覺得榮仔是撞邪了,甚至帶他去宮廟欲關天眼,長大後的榮仔跟隨舅父移居加拿大,多年都未曾再回到香港。一天,榮仔突然接到從香港打來的電話,母親因為自殺而昏迷入院,榮仔決定回到香港探望母親,卻發現母親的舌頭被剪掉,令他感到十分疑惑。榮仔回到幼時舊居,接二連三的怪事卻不停上演。

《七月返歸》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七月返歸》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故事巧妙地運用倒敘的方式,在榮仔回到香港的第一天,以「第七天」的字卡為始,隨著故事進行倒數回到「第一天」。在看片當下,觀眾通常會直覺地認為這意指人死後靈魂會於頭七日返歸的習俗,但仔細推敲,便可層層拆解更深一層的故事隱喻。香港自九七回歸到 2021 年的反送中運動,七月總有大事發生,未曾平靜,而用鬼片論及七月的香港,欲影射的社會現況便不言而喻。

片中第一段以回憶的方式講述榮仔幼時因為陰陽眼被同學欺負,連帶導致母親蕙蘭被鄰居街坊側目,並使用帶有「分離」之意的水梨連結母子之間的關係,以滾落一地的水梨預示兩人將走向分道的結局。另一場戲裡,榮仔被蕙蘭帶到宮廟關天眼,在法事的過程中,廟方人員不斷用燒燙的法器打在榮仔身上,換得榮仔哀嚎著:「我再也不敢亂說了。」揭示出榮仔將在噤聲中與母親形而上地分離,同時也隱喻著「即使看見了,也絕不能說出口」的社會現況。

現已成為大人的榮仔回到小時的住處,在隔日目睹了住在對面的胖叔叔疑似中邪自殺的慘狀,鄰居議論著胖叔叔是因為去了七樓才受到詛咒。

關於七樓的詭異傳說也讓他不斷想起可怕的回憶,年幼的榮仔也曾上過七樓,看見小朋友手搭肩膀玩著火車遊戲和「狐狸先生幾多點」。火車遊戲源自 1992 年的九廣鐵路廣告,當時傳出畫面上的孩子比實際拍攝的兒童演員多一個的都市傳說,成為當年港人共同的恐懼。《七月返歸》於片中再次搬演當時的鬧鬼傳言,「狐狸先生幾多點」則是更深一層的政治意義。

《七月返歸》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七月返歸》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遊戲一開始由狐狸先生從一點到十二點選定時間,其他小朋友則按照狐狸先生喊出的時刻走步數,步伐可大可小,但都得向前,直到狐狸先生喊出十二點時,狐狸先生會開始抓人,小朋友得跑回遊戲的起始線,若被狐狸先生抓到,即成為下一輪的狐狸先生。

以遊戲回望近年的香港,正如身在極權統治下,欲起身反抗的人民,而這似乎也意味著在統治者的倒數下,試圖靠近自由的青年們的大限已到,那隻跑得最遠的領頭羊,便會成為秋後算賬、殺雞儆猴的第一人。可當反抗者被統治者(狐狸先生)抓到後,只要決定與片中的多數人一樣,割掉舌頭,加入新世界,他便能如同遊戲般,成為下一隻狐狸先生,讓權力永遠輪迴下去。集權統治的恐懼,便將永無消散之日。

如果恐怖片必然帶著一種超現實的荒謬感,那影中人所遇的荒謬便和現世相同。像《香港製造》指涉著時代底下的反抗,更像《大象席地而坐》裡韋布和于城的一場對話,韋布說:「我還能怎麼辦呢?」,這句話正是時代底下的香港人面對人間所遭遇的荒謬,而香港人正是在一個過於殘酷的人間裡,翅膀折斷,卻仍欲站起的無腳鳥。

《七月返歸》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七月返歸》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長大後的榮仔出了七樓電梯,看見的卻是五光十色的幸福場景,如改編自赫胥黎著作的同名影集《美麗新世界》所呈現的上流社會的交歡之景。這是否也代表著《七月返歸》實為一部反烏托邦電影?

回到片中,面對死去的胖叔叔,大樓房客皆表示驚恐與哀悼,唯獨鍾伯與鍾婆仍笑得光明,經營紙紮店的鍾氏夫婦,在連年出事的鬼大樓生意興隆,面對榮仔的回歸,鍾婆也熱情地招呼榮仔,並說自己從小就認識榮仔,可榮仔卻完全不記得這對夫婦。

看著鍾家店內的紙紮屋裡幸福美滿的一家人,榮仔心生羨慕,這似乎也在鍾婆的盤算中,隨著故事進行,觀眾得知鍾伯希望榮仔遠離大樓內的小男孩宇仔,然榮仔卻發現宇仔與他有著相同的能力與際遇。

《七月返歸》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七月返歸》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在故事後段,蕙蘭甦醒了,榮仔帶著母親一起回家,卻迎來一場大型的人柱祭典,這場充滿邪教感的大型聚會,揭示了整部片所有隱喻,也確立了這是一部反烏托邦電影。回溯全片七日內所發生的事情,自榮仔回歸的第一日,他只是大樓的訪客,是擁有自我意識,如異質般的存在。可如同《美麗新世界》的設定,烏托邦並不允許「自我」的存在,只能是「我們」。於是胖叔叔上吊自殺、發瘋的女人跳樓尋死,一再揭示著必須將「自我」獻祭,才能換得走進新世界的門票。直到第六日,所有死去的人都回到祭典上,一齊喝下如《美麗新世界》「soma」藥丸的熱湯,麻痹痛覺後再剪下自己的舌頭,完成獻祭。

這讓筆者想起佛教經典《十八泥犁經》中提及的「拔舌地獄」,倘若在世之人挑撥離間、誹謗害人、巧言相辯以及說謊,在死後將墮入此層地獄,被小鬼用鐵鉗夾住舌頭給拽下。與傳說不同的是,拔舌地獄是為了讓罪人在贖罪後能重獲新生,因此以痛苦的折磨作為懲罰,而祭典中則是直接將舌頭剪斷以成就失語,使新世界的居民不再擁有「說」的能力。然而,加入新世界的居民看似是獲得了新生,可如此的世界,究竟是新生還是真正的人間地獄?

最終,在祭典上成為人柱的宇仔,亦代表著新希望的死去,而眾人喝下代表新生的血液,也將在「新世界」裡獲得永生與安定。

《七月返歸》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七月返歸》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相較前段故事中各種類型恐怖片的嚇人技法,這場祭典更讓人毛骨悚然。也是在這場戲中,身穿白衣套裝的鍾婆,第一次喚鐘伯為「鍾哥」──如果將「鍾哥」以粵語發音,其音譯近似「中國」,而鍾婆的造型,似也影射著前香港特首林鄭月娥。

但我們還有最後一個問題,也是最後一個令恐懼無法消散的安排:電影從開頭的「第七天」隨著劇情倒數至「第一天」,七天內所揭示的香港現況,是從身處異世界(外國)來到新世界(香港)的第一天(字卡第七天),歷經自我殞滅,在認清現實後決心抵抗的第六天結尾(字卡第二天)。望著最後一張「第一天」的字卡,仿若正告訴身處新世界的我們:隨著影廳燈亮,人該如何面對屬於我們的「第一天」?

《七月返歸》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七月返歸》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提供

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責任編輯/黃曦
核稿編輯/張硯拓

!釀電影金馬六〇專題,請往此去!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愛情這個題材比起電影本身,歷史更為悠長久遠得多,即使是在 1948 年,那也已經是個被反覆說得薄如蟬翼的主題了。而尼可拉斯・雷依然選擇它作為第一部作品的題材,讓電影中的逃亡與愛情互為彼此的阻礙,卻也同時讓兩者因為碰撞而綻出火花。
《填詞撚》是一次亮眼而清新的嘗試,關於如何在台灣進行粵語保育、如何向台灣翻譯香港,以及港人本已複雜,但在他鄉更形矛盾的身分認同可以成就什麼樣的創作,變化出什麼樣的可能性。重點並不在於確認「撚」字的國語讀音,而在於粵語的「撚」原來也可以是國語的「人」──當這個「人」是以帶有廣東腔的國語讀出時。
本屆新北市紀錄片獎的其中四部優選紀錄片:《伊諾物語》、《德日尚》、《野生之路》和《除蛙記》,或多或少都與個體身處的自然環境有所勾連,這些紀錄片所留下的影像,使得身處台灣社會當中的我們得以去關注那些看似平凡不顯眼、同時又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小事。
畢竟表演不完全在演員個人的掌握範疇,而是整個團隊在電影本身的基調上,做出最符合創作者理想的表現方式──內斂或外放,寫實或戲劇性,也都是對應電影的內在精神,契合電影本身的特質,才是成功的表演。
從翻開日記的那刻起,他便開始撿拾過往破碎的自己,將年少男孩四散的靈魂慢慢打撈回來,拼湊過往的同時,終有一天也能完整現在的自己。獻給所有勇敢茁壯的生命。
這次新北市紀錄片獎有三部優選的作品,同時用一種深情卻遠遠眺望的眼光,記下臺灣這座寶島上人們對「家」的種種念想,而這些景致與我們息息相關,觀者甚至可能與被攝者有類似的經歷,因此即使不 drama,仍舊很讓人共情。
愛情這個題材比起電影本身,歷史更為悠長久遠得多,即使是在 1948 年,那也已經是個被反覆說得薄如蟬翼的主題了。而尼可拉斯・雷依然選擇它作為第一部作品的題材,讓電影中的逃亡與愛情互為彼此的阻礙,卻也同時讓兩者因為碰撞而綻出火花。
《填詞撚》是一次亮眼而清新的嘗試,關於如何在台灣進行粵語保育、如何向台灣翻譯香港,以及港人本已複雜,但在他鄉更形矛盾的身分認同可以成就什麼樣的創作,變化出什麼樣的可能性。重點並不在於確認「撚」字的國語讀音,而在於粵語的「撚」原來也可以是國語的「人」──當這個「人」是以帶有廣東腔的國語讀出時。
本屆新北市紀錄片獎的其中四部優選紀錄片:《伊諾物語》、《德日尚》、《野生之路》和《除蛙記》,或多或少都與個體身處的自然環境有所勾連,這些紀錄片所留下的影像,使得身處台灣社會當中的我們得以去關注那些看似平凡不顯眼、同時又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小事。
畢竟表演不完全在演員個人的掌握範疇,而是整個團隊在電影本身的基調上,做出最符合創作者理想的表現方式──內斂或外放,寫實或戲劇性,也都是對應電影的內在精神,契合電影本身的特質,才是成功的表演。
從翻開日記的那刻起,他便開始撿拾過往破碎的自己,將年少男孩四散的靈魂慢慢打撈回來,拼湊過往的同時,終有一天也能完整現在的自己。獻給所有勇敢茁壯的生命。
這次新北市紀錄片獎有三部優選的作品,同時用一種深情卻遠遠眺望的眼光,記下臺灣這座寶島上人們對「家」的種種念想,而這些景致與我們息息相關,觀者甚至可能與被攝者有類似的經歷,因此即使不 drama,仍舊很讓人共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第 61 屆金馬獎死亡之組落在影后提名名單中,五位入圍者傳神表述出五種亞洲女性困境與姿態,包括喪女的母親、受感情詐騙的女菁英、喪侶女同志不受法律保護的處境、弱勢族群適應社會的旅程,以及受困於親情的年輕靈魂模樣。本文介紹五位準影后在片中所飾演的角色故事、以及表演亮點。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瀑布》的故事十分私密,親近的人出現身心疾病,那種消耗精神的無力感,我相信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不要想辦法治療它,而是理解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與之共存,似乎就是如何在失序中找回秩序的最好方式;不管是片中所提到的思覺失調,還是現在的疫情,都是。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第 61 屆金馬獎死亡之組落在影后提名名單中,五位入圍者傳神表述出五種亞洲女性困境與姿態,包括喪女的母親、受感情詐騙的女菁英、喪侶女同志不受法律保護的處境、弱勢族群適應社會的旅程,以及受困於親情的年輕靈魂模樣。本文介紹五位準影后在片中所飾演的角色故事、以及表演亮點。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瀑布》的故事十分私密,親近的人出現身心疾病,那種消耗精神的無力感,我相信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不要想辦法治療它,而是理解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與之共存,似乎就是如何在失序中找回秩序的最好方式;不管是片中所提到的思覺失調,還是現在的疫情,都是。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21 歲的臨終記事》因疾病和非疾病的視角不同,而產生不一樣的時間維度和行進方式——意即,儘管我們以觀看的角度,發現時間在艾蜜莉身上是有限又快速流動的,但在她的家人與朋友身上,卻又幾乎是非線性的、能被暫停的,那似乎可以永遠活在仍有他們存在的平行時空,是死亡似乎不代表消逝的可能性。
Thumbnail
第 61 屆金馬獎死亡之組落在影后提名名單中,五位入圍者傳神表述出五種亞洲女性困境與姿態,包括喪女的母親、受感情詐騙的女菁英、喪侶女同志不受法律保護的處境、弱勢族群適應社會的旅程,以及受困於親情的年輕靈魂模樣。本文介紹五位準影后在片中所飾演的角色故事、以及表演亮點。
Thumbnail
第 61 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喜翔於《春行》將從影五十年來的生命淬鍊融於角色中,演出可說是無懈可擊;首次入圍的泰國籍演員 Wanlop 在《白衣蒼狗》近乎真實地詮釋出非法移工夾在生與死之間的逼仄,極具渲染力,來勢洶洶。
Thumbnail
同樣的白,同樣的詩意,同樣的荒謬,同樣的東北味,卻有不一樣的孤男尬怨夫——在《漂亮朋友》中,耿軍難得說了一段「庸俗」的浪漫愛情故事。這裡的庸俗,絕非評論電影庸俗,而是純粹意指大眾文化以販售娛樂為目的,所形塑的普遍愛情套路。它在耿軍獨有的闡述風格包裝下,成了嘲諷社會的最佳武器。
Thumbnail
婁燁真正看見了他人的目光與他人硬挺站立的地方,他看見了李文亮,看見了烏魯木齊中路,且不忘余虹以及周偉,亦不忘北京大學與天安門。婁燁明白愛,亦知曉應當如何去愛,才真正地找到屬於電影的靈光,穿越時間與空間,將《一部未完成的電影》編成了試劑,測出了人性中的勇敢,堅定,慈悲,也測出了愚昧,盲目,醜陋。
Thumbnail
岩本奈緒嘗試結合多種元素,避免本作淪為千篇一律的愛情故事,光是兩國的場景設計就煞費苦心:金之國以伊朗、土耳其為原型,水之國則是匯融蒙古、尼泊爾、西藏等地,在動畫電影裡由曾經負責《千年女優》、《夏日大作戰》的知名製作公司 MADHOUSE 操刀,極為細膩地還原之後,異域風情顯得更為濃郁。
Thumbnail
世界的樣子,算是「故事之外」、「家之外」但並非不存在。同樣的故事操作模式,在同樣由東昊影業發行,南尼莫瑞提的《非甜蜜家庭》或許是更好的例子,在此不岔路贅言,然而通過三個家庭、三段時間,所有的變化、批判,都在故事情節之內,世界的樣子,在「故事之外」、「家之外」,但並非不存在。世界就在家旁邊。
Thumbnail
起先帕克找奇異博士幫忙時,奇異博士曾說他的問題在於希望過兩種不同的人生,時間過得越久,一切就變得更危險。帕克最後終於明白,奇異博士說得對,人只能選擇一條路,然後承受這個選擇帶來的重荷。大人得做選擇與取捨,小孩才會天真地以為自己可以全都要。
Thumbnail
透過「柏林」一詞的字源,我們可以追溯到斯拉夫語系中的berlo,意旨著沼澤、水澤、污泥或潮濕的地方──於是,溫蒂妮和柏林產生了最直接的關連:她誕生於水中,終將回歸水裡,形成封閉的生命迴圈。水是孕育萬物的起始點,是生命、是母親、是羊水。當溫蒂妮回歸水裡、與水結合,她便成為了水,成為了柏林與德意志。
Thumbnail
打從早期作品開始,諾蘭一以貫之地於虛構故事加入現實力道,透過影像的魔法一層一層深入探問人性與信念之光芒,掙扎過程可能是悲哀的,灰暗的,醜陋的,不光彩的,然而在這些人來回擺盪的焦慮底下,會看見他們努力面對生活的方式,他們踏破鐵鞋意圖開拓的並非虛無夢境,也不是海市蜃樓,而是得以支撐己身生存意志的一處現實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21 歲的臨終記事》因疾病和非疾病的視角不同,而產生不一樣的時間維度和行進方式——意即,儘管我們以觀看的角度,發現時間在艾蜜莉身上是有限又快速流動的,但在她的家人與朋友身上,卻又幾乎是非線性的、能被暫停的,那似乎可以永遠活在仍有他們存在的平行時空,是死亡似乎不代表消逝的可能性。
Thumbnail
第 61 屆金馬獎死亡之組落在影后提名名單中,五位入圍者傳神表述出五種亞洲女性困境與姿態,包括喪女的母親、受感情詐騙的女菁英、喪侶女同志不受法律保護的處境、弱勢族群適應社會的旅程,以及受困於親情的年輕靈魂模樣。本文介紹五位準影后在片中所飾演的角色故事、以及表演亮點。
Thumbnail
第 61 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喜翔於《春行》將從影五十年來的生命淬鍊融於角色中,演出可說是無懈可擊;首次入圍的泰國籍演員 Wanlop 在《白衣蒼狗》近乎真實地詮釋出非法移工夾在生與死之間的逼仄,極具渲染力,來勢洶洶。
Thumbnail
同樣的白,同樣的詩意,同樣的荒謬,同樣的東北味,卻有不一樣的孤男尬怨夫——在《漂亮朋友》中,耿軍難得說了一段「庸俗」的浪漫愛情故事。這裡的庸俗,絕非評論電影庸俗,而是純粹意指大眾文化以販售娛樂為目的,所形塑的普遍愛情套路。它在耿軍獨有的闡述風格包裝下,成了嘲諷社會的最佳武器。
Thumbnail
婁燁真正看見了他人的目光與他人硬挺站立的地方,他看見了李文亮,看見了烏魯木齊中路,且不忘余虹以及周偉,亦不忘北京大學與天安門。婁燁明白愛,亦知曉應當如何去愛,才真正地找到屬於電影的靈光,穿越時間與空間,將《一部未完成的電影》編成了試劑,測出了人性中的勇敢,堅定,慈悲,也測出了愚昧,盲目,醜陋。
Thumbnail
岩本奈緒嘗試結合多種元素,避免本作淪為千篇一律的愛情故事,光是兩國的場景設計就煞費苦心:金之國以伊朗、土耳其為原型,水之國則是匯融蒙古、尼泊爾、西藏等地,在動畫電影裡由曾經負責《千年女優》、《夏日大作戰》的知名製作公司 MADHOUSE 操刀,極為細膩地還原之後,異域風情顯得更為濃郁。
Thumbnail
世界的樣子,算是「故事之外」、「家之外」但並非不存在。同樣的故事操作模式,在同樣由東昊影業發行,南尼莫瑞提的《非甜蜜家庭》或許是更好的例子,在此不岔路贅言,然而通過三個家庭、三段時間,所有的變化、批判,都在故事情節之內,世界的樣子,在「故事之外」、「家之外」,但並非不存在。世界就在家旁邊。
Thumbnail
起先帕克找奇異博士幫忙時,奇異博士曾說他的問題在於希望過兩種不同的人生,時間過得越久,一切就變得更危險。帕克最後終於明白,奇異博士說得對,人只能選擇一條路,然後承受這個選擇帶來的重荷。大人得做選擇與取捨,小孩才會天真地以為自己可以全都要。
Thumbnail
透過「柏林」一詞的字源,我們可以追溯到斯拉夫語系中的berlo,意旨著沼澤、水澤、污泥或潮濕的地方──於是,溫蒂妮和柏林產生了最直接的關連:她誕生於水中,終將回歸水裡,形成封閉的生命迴圈。水是孕育萬物的起始點,是生命、是母親、是羊水。當溫蒂妮回歸水裡、與水結合,她便成為了水,成為了柏林與德意志。
Thumbnail
打從早期作品開始,諾蘭一以貫之地於虛構故事加入現實力道,透過影像的魔法一層一層深入探問人性與信念之光芒,掙扎過程可能是悲哀的,灰暗的,醜陋的,不光彩的,然而在這些人來回擺盪的焦慮底下,會看見他們努力面對生活的方式,他們踏破鐵鞋意圖開拓的並非虛無夢境,也不是海市蜃樓,而是得以支撐己身生存意志的一處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