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也沒關係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與家人一同觀賞向圖書館借來的動畫,前幾年頗受歡迎的《天氣之子》。中途家人建議休息一下,人到中年精力日衰,喝點水稍歇也好。看完和家人表示有點尷尬,說好不好,說壞不壞,不太確定該如何定位。片中人物之間的照顧關懷相當動人,可是少年帆高為何離家出走,又為什麼一定要去東京?這些問題或許別人不在意,但缺了這些我無法理解帆高,連帶未能融入《天氣之子》。新海誠導演耗費龐大資源,說了一個不清不楚的故事,儘管票房亮眼,評價不錯,然而我還是覺得沒意思。


沒打算再看新海誠其它作品。就算錯失了什麼,頂多是我的遺憾,與他人無涉。喜好未能跟隨大眾也就算了,無須強求。暢銷、得獎的作品或許很好很好,然而這不表示我非得喜歡不可。

閒暇看看有興趣的作品,換取一段愉快時光,是平凡人日常生活的小確幸。不過對作品是否真有興趣,總得看完才揭曉,難免時有失望。刪去不失為篩選之法,放棄不喜歡的作家、導演,節省一些時間心神總是好的。世上精彩作品太多根本看不完,無須為了從眾折磨自己。

喜歡與不喜歡或為自我的展現。卻未必與品味相關,至少普通人如我,並不認為自己品味出眾,個人感受有時甚至不足為外人道。偶爾說一說喜歡和不喜歡,純屬消遣,別無他意。

先前家人邀我一同欣賞許鞍華知名電影《傾城之戀》,誰知看不到五分鐘,受不了開頭的呆板無趣,我宣告放棄,從此不再看許鞍華。某日隨口於社交媒體表示對許鞍華沒興趣,網友相當惋惜,提醒許鞍華是很棒的導演,有許多精彩電影,例如《女人四十》得獎甚多之類。當然網友並無惡意,然而不喜歡許鞍華只是個人一點點感受,沒礙著別人,為何卻好像我做錯了什麼,以致外人忍不住糾正?

倘若網友願意分享許鞍華作品為他帶來的觸發,才是真正的溝通,或能引發我的好奇,有機會順便瞧瞧也不一定。但若只是精彩、得獎很多等等空泛推薦,那就算了。你的精彩未必是我的精彩,說了等於沒說。不想看得獎巨作,可能顯示我慧根不足、缺乏上進心,然而我接受自己愚鈍不敏,不夠卓越優秀,無意改進。

或許在某些人眼中,討厭他喜歡的作品就是挑釁、不合群吧。我無意挑釁,惟不喜歡某些作品純粹是個人主觀感受,我寧願放任自己喜好,私生活無須講究客觀理性中立。至於合不合群對孤僻之人不是問題,天性如此,無可如何。

這是很小很小的事,期盼終能輕鬆說一說自己的喜歡和不喜歡,無須接受批評指教。


avatar-img
21會員
33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I Ping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日前出席古琴講座。家人原本缺乏興致,認為不會有什麼可聽(他是對的)。我覺得馬六甲難得有古琴講座,再說出門走走總是好的,硬拉他參加。 講座結束之前,講師表示彈幾曲讓參加者聽一下。問大家想聽古曲或流行曲?我說古曲。隨即講師回應,既然想聽流行曲,他就彈《小城故事》,聽到後排某人詫異的「啊」一聲,似乎認為
林文月《飲膳札記》出版近二十年,為飲食文學的佳作,好書不妨再三回味。她自幼家境優渥,自然嘗過不少佳餚美味。林文月自述婚後才開始學做菜,在繁忙的教書、研究、家務之間,雖有幫傭歐巴桑協助,生活想必忙碌,她卻在鍋鏟間鍛鍊出足以宴客的廚藝,可知確實喜歡下廚,而巧手蕙心,更是不在話下。 十九篇文章十九道菜,
現代人抱怨新聞零碎氾濫、媒體立場偏頗、記者學養不佳等等,幾乎已成為顯學,尤其近來又多了假新聞這個難題。不分國家、民族,現代人不太可能長期間逃離新聞,既然無從逃離永無休止的新聞轟炸,除了抱怨,一般人還能做什麼? 不妨讀讀艾倫、狄波頓《新聞的騷動》,從哲學的角度剖析新聞,鼓勵讀者以自己的角度由新聞學習
近年來,台灣出現部份關於大自然、土地和農業的紀實著作。歷經長年經濟發展至上之後,關心環境的人們,終於有少許機會發表觀點,相關議題逐漸讓社會看見、討論,《女農討山誌》為其中之一。熱愛山林的都會女子阿寶,痛心山林受創至深,決心上梨山種水果,將作物的收益扣除成本,或租或買土地自力造林,未來將還林於山。這是
不少知名作家的子女為文談論其父點滴,寫的好不好無所謂,反正粉絲、學者非買單不可,畢竟這些內容是第一手經驗,無從迴避又不可替代。子女印象未必讓文學作品出現嶄新的詮釋角度,但至少讓外人略為窺探作家生活的些許片段。若文豪後代文采斐然,其文或可流傳後世。 《父親的帽子》便是一本後人讀來仍有趣的書。森茉莉充
臉書友人發表他的退休大夢:買一輛貨車,沿途遊山玩水,順便賣二手書。大家紛紛消遣他一定買多賣少,我也忍不住插嘴,友人若不買書除非剁左手。一位網友好奇,為何剁左手,左撇子嗎?非也非也,友人並非左撇子,留他右手是為了繼續買書。一樣米養百樣人,世上確實有將買書視為吃飯喝水一般家常的癡人,買書,故我在。
日前出席古琴講座。家人原本缺乏興致,認為不會有什麼可聽(他是對的)。我覺得馬六甲難得有古琴講座,再說出門走走總是好的,硬拉他參加。 講座結束之前,講師表示彈幾曲讓參加者聽一下。問大家想聽古曲或流行曲?我說古曲。隨即講師回應,既然想聽流行曲,他就彈《小城故事》,聽到後排某人詫異的「啊」一聲,似乎認為
林文月《飲膳札記》出版近二十年,為飲食文學的佳作,好書不妨再三回味。她自幼家境優渥,自然嘗過不少佳餚美味。林文月自述婚後才開始學做菜,在繁忙的教書、研究、家務之間,雖有幫傭歐巴桑協助,生活想必忙碌,她卻在鍋鏟間鍛鍊出足以宴客的廚藝,可知確實喜歡下廚,而巧手蕙心,更是不在話下。 十九篇文章十九道菜,
現代人抱怨新聞零碎氾濫、媒體立場偏頗、記者學養不佳等等,幾乎已成為顯學,尤其近來又多了假新聞這個難題。不分國家、民族,現代人不太可能長期間逃離新聞,既然無從逃離永無休止的新聞轟炸,除了抱怨,一般人還能做什麼? 不妨讀讀艾倫、狄波頓《新聞的騷動》,從哲學的角度剖析新聞,鼓勵讀者以自己的角度由新聞學習
近年來,台灣出現部份關於大自然、土地和農業的紀實著作。歷經長年經濟發展至上之後,關心環境的人們,終於有少許機會發表觀點,相關議題逐漸讓社會看見、討論,《女農討山誌》為其中之一。熱愛山林的都會女子阿寶,痛心山林受創至深,決心上梨山種水果,將作物的收益扣除成本,或租或買土地自力造林,未來將還林於山。這是
不少知名作家的子女為文談論其父點滴,寫的好不好無所謂,反正粉絲、學者非買單不可,畢竟這些內容是第一手經驗,無從迴避又不可替代。子女印象未必讓文學作品出現嶄新的詮釋角度,但至少讓外人略為窺探作家生活的些許片段。若文豪後代文采斐然,其文或可流傳後世。 《父親的帽子》便是一本後人讀來仍有趣的書。森茉莉充
臉書友人發表他的退休大夢:買一輛貨車,沿途遊山玩水,順便賣二手書。大家紛紛消遣他一定買多賣少,我也忍不住插嘴,友人若不買書除非剁左手。一位網友好奇,為何剁左手,左撇子嗎?非也非也,友人並非左撇子,留他右手是為了繼續買書。一樣米養百樣人,世上確實有將買書視為吃飯喝水一般家常的癡人,買書,故我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長輩推薦《長相思》、《慶餘年》、《三十而已》是不錯的作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GH1xZaN3qU 然後,就開始說大陸現在的影視合作的作品如何如何~ 很多都表現不俗之類的。 這已經是不知道第三次還是第五次聽到長輩的推薦。 可我就是一點都不
Thumbnail
《在窗邊》是2022年的日本電影,講述了關於外遇及關係處理的故事。導演今泉力哉以及其作品均探討主題圍繞在人身上,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放大檢視及討論。整部電影完全使用兩人對談及接觸到的物件敘述和解釋,從細微的日常中,串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此作品是導演今泉力哉自編自導,展現他獨特的人物描摹及刻畫之細膩。
Thumbnail
綠光劇團的「台灣文學劇場」,一直是我的心頭好,去年改編小說家鄭清文的作品《清明時節》,尤其難忘金鐘視帝游安順的演出。游安順飾演看似內斂的已婚中年男子,實則內心藏著一座一觸即發的火山,當他發現自己承擔不了責任,也無法一輩子在美夢之中,選擇讓自己消融在自造的岩漿之中再無法返還。游安順的精彩,在於明明不是
Thumbnail
說起來,這本書已經是十多年前看的,動畫也是,不過前一陣子陪太太重看一次,想說來寫一點東西好了。 話說在前頭,新海誠的畫面我一向給予極高評價,但故事我真的不行…… 我是說,如果我年輕個三十歲或許會喜歡吧!但現在看來簡直到處都在無病呻吟。 當然,那種年輕人的苦悶我也不是沒有體會過,畢竟台灣的升學主
雖然很不想給人蹭「不夠善良的我們」熱度的觀感,但反正是這齣戲洗版的大量反響讓我有此感慨,所以就還是以這齣戲來起個頭。 首先,我沒追這齣戲,主因是平台訂閱在戲上檔前到期,到期前大概看了預告還是什麼劇情簡介之類,感覺會是齣人物情節讓人煩躁的陰沉劇碼,因此也沒為了它續訂串流平台,戲何時開播我不清楚,
某天同學A跟我說「我覺得你很像老的賀軍翔耶」 聽到的當下我只覺得高興,不管戲劇內的裝扮如何,老帥哥還是帥哥對吧(插曲是侯友宜?)? 直到前幾天我看到公視上的重播,是林依晨不斷探詢許瑋甯的下落片段,包含跟溜冰教練詢問其女友感情狀況、同事的保單名字上出現熟悉字眼...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是DA推薦我看的,雖然他推薦的理由只是因為這本書被翻拍成連續劇,他自己沒看過。接著我們跑了好幾間書局,店員都說賣光了,為了避免你們跟我一樣遭遇撲空的窘境!我推薦...bookwalker !!手機上就能及時買書,現買現看電子APP,絕對不會有缺貨問題!更棒的是,7/28~7/29兩天限時
Thumbnail
竟說我推薦的電影多是艷情片,還問我是不是喜歡看艷情電影?這問題不但廢話還很傻,誰不喜歡看艷情電影?我當然是喜歡才會推薦,重點是大家應該也喜歡吧! 其實我推薦的電影更多是因為電影裡的文學性,只是不知為什麼艷情的屬性比較會被注意到?再來介紹一部文學電影,之前聊過谷崎潤一郎,今天介紹另外一位日本耽美派文
Thumbnail
《大叔的愛-Returns-》挾著話題強勢回歸,原班人馬延續前作的瘋狂搞笑氛圍,每集都讓我噴笑。殷切等待on檔新集數播出的同時,我回頭複習第一季,憶起當時跟阿流推薦的短評:明明這麼胡鬧,演員卻真摰到讓我跟著又哭又笑。
去年12月26日,看到一則藝文新聞,是台灣的漫畫家簡嘉誠的作品-《青空下的追風少年》 得到了日本第17屆國際漫畫獎金獎。 於是,我便到圖書館借了這本書。 很久沒看漫畫了,甚至可以說對台灣漫畫不熟,所以也沒有什麼期待。 故事的背景在二戰後期,就讀高中的主角尹立森很熱愛田徑,一天一個日本少年宮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長輩推薦《長相思》、《慶餘年》、《三十而已》是不錯的作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GH1xZaN3qU 然後,就開始說大陸現在的影視合作的作品如何如何~ 很多都表現不俗之類的。 這已經是不知道第三次還是第五次聽到長輩的推薦。 可我就是一點都不
Thumbnail
《在窗邊》是2022年的日本電影,講述了關於外遇及關係處理的故事。導演今泉力哉以及其作品均探討主題圍繞在人身上,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放大檢視及討論。整部電影完全使用兩人對談及接觸到的物件敘述和解釋,從細微的日常中,串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此作品是導演今泉力哉自編自導,展現他獨特的人物描摹及刻畫之細膩。
Thumbnail
綠光劇團的「台灣文學劇場」,一直是我的心頭好,去年改編小說家鄭清文的作品《清明時節》,尤其難忘金鐘視帝游安順的演出。游安順飾演看似內斂的已婚中年男子,實則內心藏著一座一觸即發的火山,當他發現自己承擔不了責任,也無法一輩子在美夢之中,選擇讓自己消融在自造的岩漿之中再無法返還。游安順的精彩,在於明明不是
Thumbnail
說起來,這本書已經是十多年前看的,動畫也是,不過前一陣子陪太太重看一次,想說來寫一點東西好了。 話說在前頭,新海誠的畫面我一向給予極高評價,但故事我真的不行…… 我是說,如果我年輕個三十歲或許會喜歡吧!但現在看來簡直到處都在無病呻吟。 當然,那種年輕人的苦悶我也不是沒有體會過,畢竟台灣的升學主
雖然很不想給人蹭「不夠善良的我們」熱度的觀感,但反正是這齣戲洗版的大量反響讓我有此感慨,所以就還是以這齣戲來起個頭。 首先,我沒追這齣戲,主因是平台訂閱在戲上檔前到期,到期前大概看了預告還是什麼劇情簡介之類,感覺會是齣人物情節讓人煩躁的陰沉劇碼,因此也沒為了它續訂串流平台,戲何時開播我不清楚,
某天同學A跟我說「我覺得你很像老的賀軍翔耶」 聽到的當下我只覺得高興,不管戲劇內的裝扮如何,老帥哥還是帥哥對吧(插曲是侯友宜?)? 直到前幾天我看到公視上的重播,是林依晨不斷探詢許瑋甯的下落片段,包含跟溜冰教練詢問其女友感情狀況、同事的保單名字上出現熟悉字眼...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是DA推薦我看的,雖然他推薦的理由只是因為這本書被翻拍成連續劇,他自己沒看過。接著我們跑了好幾間書局,店員都說賣光了,為了避免你們跟我一樣遭遇撲空的窘境!我推薦...bookwalker !!手機上就能及時買書,現買現看電子APP,絕對不會有缺貨問題!更棒的是,7/28~7/29兩天限時
Thumbnail
竟說我推薦的電影多是艷情片,還問我是不是喜歡看艷情電影?這問題不但廢話還很傻,誰不喜歡看艷情電影?我當然是喜歡才會推薦,重點是大家應該也喜歡吧! 其實我推薦的電影更多是因為電影裡的文學性,只是不知為什麼艷情的屬性比較會被注意到?再來介紹一部文學電影,之前聊過谷崎潤一郎,今天介紹另外一位日本耽美派文
Thumbnail
《大叔的愛-Returns-》挾著話題強勢回歸,原班人馬延續前作的瘋狂搞笑氛圍,每集都讓我噴笑。殷切等待on檔新集數播出的同時,我回頭複習第一季,憶起當時跟阿流推薦的短評:明明這麼胡鬧,演員卻真摰到讓我跟著又哭又笑。
去年12月26日,看到一則藝文新聞,是台灣的漫畫家簡嘉誠的作品-《青空下的追風少年》 得到了日本第17屆國際漫畫獎金獎。 於是,我便到圖書館借了這本書。 很久沒看漫畫了,甚至可以說對台灣漫畫不熟,所以也沒有什麼期待。 故事的背景在二戰後期,就讀高中的主角尹立森很熱愛田徑,一天一個日本少年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