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新聞自我學習

如何從新聞自我學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現代人抱怨新聞零碎氾濫、媒體立場偏頗、記者學養不佳等等,幾乎已成為顯學,尤其近來又多了假新聞這個難題。不分國家、民族,現代人不太可能長期間逃離新聞,既然無從逃離永無休止的新聞轟炸,除了抱怨,一般人還能做什麼?

不妨讀讀艾倫、狄波頓《新聞的騷動》,從哲學的角度剖析新聞,鼓勵讀者以自己的角度由新聞學習。別擔心,艾倫、狄波頓未搬弄哲學名詞、哲學理論,他的生花妙筆,甚至讓讀者可能沒注意到,《新聞的騷動》理論基礎其實是西方哲學。這是一本容易閱讀,引領讀者進一步思考新聞,進而提昇自我的書。

艾倫、狄波頓年少成名,這位知名的英倫文化明星,號稱能為掃帚寫傳記(意即任何題材都能寫的風趣又言之成理)。他多年來致力普及哲學,將原本晾在學院的哲學,轉化為普通人提昇平凡人生的資產。一般人若想輕鬆吸收一點人文知識,艾倫、狄波頓是個不錯的選擇。

新聞為什麼重要?許多人離開學校之後,新聞是隨後漫漫人生最主要的知識來源,可說是所有人大半輩子的老師。我們對政治、社會現況的認識,甚至日常生活的相關知識,全都源自於新聞。不論願不願意,我們無時無刻都被新聞包圍,且深受影響。

哲學家黑格爾認為,新聞一旦取代宗教,成為人們主要的指引來源及權威標準,社會就進入現代化的階段。換句話說,倘若在某地,宗教依然是人們日常生活的權威,意味著該地尚未現代化。或許我們很難一口斷定,現代化社會一定比神權國度更好,然而,我想現代化社會和神權國度可說是兩套獨立系統,倘若社會一部分現代化,一部分神權至上,必然會出現很多對撞。

黑格爾對新聞、現代化的定義,讓我好奇黑格爾的生平,原來黑格爾(1770-1831)是神聖羅馬帝國臣民,那是神權雖動搖但仍堪稱主流,大眾媒體初初發展的年代。某些人確實智慧過人,預言了一、兩百年後的社會發展。

《新聞的騷動》將新聞分為政治、國際新聞、經濟、名人、災難、消費六大部份。艾倫、狄波頓提醒讀者,新聞之所以瑣碎,因其往往只是複雜事件的一部分,有如知名長篇小說的一頁,或名畫一小角。有些國家會製作專題報導,提供讀者更完整的資訊,可惜大馬較少見。書中以希臘悲劇與現代社會新聞對比,告訴我們,更多細節會影響我們對新聞人物的看法,例如許多家庭悲劇說穿了是一時的衝動、憤怒,以致傷人傷己。與其妖魔化犯錯犯罪的新聞人物,不如提醒大眾自制的重要,更有助於社會和諧。

面對新聞,我們無須全盤接受,艾倫、狄波頓提供一些切入的建議,讀者不妨酌取一二,以新聞自我學習、追求卓越。他也在書末結語提醒大家,偶爾該捨棄新聞,關注未發聲但重要的事物,並在有限的生命,奮力追求自己的目標。


avatar-img
YI Ping Chen的沙龍
21會員
35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I Ping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慈悲,教育部國語辭典如是說:佛教用語。慈指給予眾生安樂;悲指拔除眾生的痛苦。後俗訛為慈愛、悲憫的同義詞。聽起來是個偉大崇高的辭彙。 今(2005)年初郭強生將美國劇作家田納西.威廉斯的代表作「慾望街車」搬上舞台,由吳淡如、林煒分飾白蘭芝與史丹利。儘管對如斯組合不抱期待,熟悉田納西.威廉斯生平的
日前,和先生參加在雞場街舉辦的「鄉音考古」有聲書推介禮。兩位民間藝人拿汀河水娘(福建南音)、呂秀鸞(閩南童謠)的現場表演十分精彩。如有資源,應該為兩位長輩分別錄製專輯,讓她們的演出呈現較為完整的面貌,也便於流傳推廣,同時留下紀錄,畢竟熟悉民間口傳藝術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乍聽福建南音,我覺得很熟
詩詞中屢屢出現的蘋、蘋花、綠蘋、白蘋、靑蘋等等,理論上都是同一種植物。南北朝以後的文人,常將「蘋花」或「白蘋」用在詩中以寄寓情思。如南朝鮑照《送別王宣城》詩:「既逢青春獻,復值白蘋生」、唐劉長卿《負謫後登干越亭作》詩:「秦臺悲白首,楚澤怨青蘋」、唐杜審言《和晉陵路丞早春遊望》詩:「淑氣催黃鳥,晴
慈悲,教育部國語辭典如是說:佛教用語。慈指給予眾生安樂;悲指拔除眾生的痛苦。後俗訛為慈愛、悲憫的同義詞。聽起來是個偉大崇高的辭彙。 今(2005)年初郭強生將美國劇作家田納西.威廉斯的代表作「慾望街車」搬上舞台,由吳淡如、林煒分飾白蘭芝與史丹利。儘管對如斯組合不抱期待,熟悉田納西.威廉斯生平的
日前,和先生參加在雞場街舉辦的「鄉音考古」有聲書推介禮。兩位民間藝人拿汀河水娘(福建南音)、呂秀鸞(閩南童謠)的現場表演十分精彩。如有資源,應該為兩位長輩分別錄製專輯,讓她們的演出呈現較為完整的面貌,也便於流傳推廣,同時留下紀錄,畢竟熟悉民間口傳藝術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乍聽福建南音,我覺得很熟
詩詞中屢屢出現的蘋、蘋花、綠蘋、白蘋、靑蘋等等,理論上都是同一種植物。南北朝以後的文人,常將「蘋花」或「白蘋」用在詩中以寄寓情思。如南朝鮑照《送別王宣城》詩:「既逢青春獻,復值白蘋生」、唐劉長卿《負謫後登干越亭作》詩:「秦臺悲白首,楚澤怨青蘋」、唐杜審言《和晉陵路丞早春遊望》詩:「淑氣催黃鳥,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