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運動、高蛋白兩關鍵,讓長輩健康活百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根據國內調查資料顯示,65歲以上國人罹患「肌少症」比例為7-10%,80歲以上男性罹患率更高達近30%。醫學專家表示,要預防及改善「肌少症」,就必須從飲食與運動這兩方面著手。 許多中高齡者因長期擔心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或是已有三高的人,高達6成5的長者有控制食量或熱量的現象,卻讓肌少症有機可趁。


「看著床上的阿嬤越來越瘦,需要被照顧的時間越來越長,心底其實很難過,到底要怎樣才能讓阿嬤好起來呢?」王小姐在好朋友的LINE群組突然有感而發,引得其他好友也紛紛表示意見:「好像很多上了年紀的阿公阿嬤都好瘦喔?」、「是不是老了都會這樣呀?」正好在照顧平台兼職的小花馬上說,「長輩越來越瘦,才不是正常現象,這叫做『肌少症』!」


長輩跌倒、長期臥床的元兇:肌少症


「肌少症」是老年失能的原因之一,隨著年增長,肌力衰退與肌肉量的流失會一年比一年嚴重,一旦發生肌少症不僅容易跌倒骨折,也可能造成代謝方面的問題,或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等等。可是長輩往往開始出現「肌少症」的狀況,就更容易減少活動,久而久之,又會導致骨質疏鬆,因此我們常聽到長輩不小心跌倒、骨折;而一旦骨折意外,有些長輩更是因此長期臥床。所以我們不僅要預防肌少症,也要在居家照護中協助長輩減緩、恢復肌力。


若長輩有以下的生活習慣,就有可能是肌少症的高危險份子:

1.偏食、不愛吃肉:例如許多長輩習慣吃清粥小菜、一碗陽春麵,缺少蛋白質來源。

2.只散步沒其他運動:例如年輕到老都沒有運動的習慣,因此把勞動或散步當成運動。

3.不愛曬太陽:有機會曬太陽總是要全副武裝,缺少曬太陽的機會

4.減肥過度:因為害怕肥胖,而過度節食或偏食。

5. 缺乏就醫意識:不覺得肌肉流失有什麼大不了,身體不舒服也會盡量避免就醫。



先提醒大家,可以從以下幾點觀察長輩是否有肌少症,以進一步採取對策:

1.長輩走路越來越遲緩

2.手部的握力逐漸下降

3.很容易累、行動吃力

4.反覆經常的跌倒

5.短期間體重減輕



仔細看以上的整理,你會不會覺得肌少症其實就是飲食知識與運動習慣待調整,因此我們也提供兩個預防肌少症的對策:預防肌少症應多攝取優質蛋白質


正常人每天攝取每公斤體重0.8-1公克的蛋白質,老年人則要每公斤體重1.2-1.5公克的蛋白質。若有其他慢性病,例如洗腎長輩,就需要請醫師、營養師給予長輩需要的蛋白質量。牛奶、豆漿、雞蛋、起士也都是蛋白質,肉類又有分紅肉、白肉等。若你不知道要怎麼調配,或是生活太忙碌而無法每日提供長輩足夠的營養蛋白質,目前照顧平台有提供「肌少優復」方案,以改善「肌少症」的風險為宗旨,讓專業人員到府評估、指導服務,加上復能運動設備送到家,優質蛋白質營養素,務必要讓長輩遠離肌少症。



預防肌少症應多做阻抗性運動

緩輕鬆的散步、爬山、太極拳、跳跳舞等等,固然有長輩身心健康,但若要預防「肌少症」,專家建議最好最好採取「阻抗性運動」或是適度的重量訓練,對於維持肌力及增加肌肉量會比較有效果。


肌少症的高危險份子

肌少症的高危險份子


「優照護」短期居家照護第三方預約照護平台

avatar-img
8會員
121內容數
「優照護」是全台第一家,針對短期居家照護、居家看護需求成立的第三方預約照護平台,核心價值是: 一、讓有需求的家庭能夠方便尋找到安全又合適的照顧服務員、護理人員、治療師等。 二、讓照護人員能自主管理個案,安全地提供服務,並且增加收入來源。 最終目的是讓台灣照護市場的資訊更加流通,創造優質照護環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優照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這個充滿忙碌和壓力的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家庭面臨著照顧年邁長輩的挑戰。無論是因為身體不適還是失智等問題,長輩們需要有人來照顧和陪伴。然而,隨著家庭結構的改變和工作壓力的增加,許多家庭不得不尋找外部幫助來應對這一挑戰。   對於多數人來說,所先想到的解決辦法不外乎是聘請外籍看護。但這真的是唯一
「上班壓力大、下班後還要處理家裡的事,蠟燭兩頭燒,實在吃不消......」 「我不知道原來照顧爸爸的時間就這樣一年年過去,累積也有十年了,我實在無法想像,以後是否能回到職場。」
仁雄下班後,匆匆奔向日照中心接父母回家,稍微安頓後再趕回自己家跟妻兒吃晚飯,這幾個月來他在公司、父母家、自己家三地來回奔波,這輩子從來沒有這麼強烈的無力感。在許多人眼中,屬於人生勝利組,小時候家世好、功課好,長大後事業順遂、妻子美麗賢慧。他自己也認為上天對他很眷顧,直到媽媽失智後,他才知道生命中總會
當您的外籍看護在齋戒月期間提出請假,尋找臨時的居家照護變得迫切且必要。齋戒月,作為伊斯蘭教中最神聖的時光,要求穆斯林從黎明至日落期間禁食,專注於祈禱、施捨和對他人的關愛。   開齋節標誌著齋戒月的終結,是一個關於家庭團聚、慶祝與反思的日子。然而,這也可能是需要居家照護服務家庭的一大挑戰時刻,特別
失智症是什麼? 有些人會將記憶力減退、認知力下降等症狀視為老化的現象,但其實有可能是失智症的徵兆。失智症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因為腦部病變、腦功能下降所引起,且組合了多種症狀。 除了記憶力、認知能力受影響,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注意力等功能也會逐步退化。
當家中的長輩年紀漸長,身體漸漸衰弱,病痛與其他問題難免會找上門。但是子女們往往被忙碌的工作搞得兩頭燒,無法及時照顧長輩,所以很多家庭會尋找臨時看護服務,但市面上的價錢與項目鄰瑯滿目,讓人看得眼花撩亂,許多臨時看護大都沒有受過照服員訓練,更不用說領有合格證照。
在這個充滿忙碌和壓力的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家庭面臨著照顧年邁長輩的挑戰。無論是因為身體不適還是失智等問題,長輩們需要有人來照顧和陪伴。然而,隨著家庭結構的改變和工作壓力的增加,許多家庭不得不尋找外部幫助來應對這一挑戰。   對於多數人來說,所先想到的解決辦法不外乎是聘請外籍看護。但這真的是唯一
「上班壓力大、下班後還要處理家裡的事,蠟燭兩頭燒,實在吃不消......」 「我不知道原來照顧爸爸的時間就這樣一年年過去,累積也有十年了,我實在無法想像,以後是否能回到職場。」
仁雄下班後,匆匆奔向日照中心接父母回家,稍微安頓後再趕回自己家跟妻兒吃晚飯,這幾個月來他在公司、父母家、自己家三地來回奔波,這輩子從來沒有這麼強烈的無力感。在許多人眼中,屬於人生勝利組,小時候家世好、功課好,長大後事業順遂、妻子美麗賢慧。他自己也認為上天對他很眷顧,直到媽媽失智後,他才知道生命中總會
當您的外籍看護在齋戒月期間提出請假,尋找臨時的居家照護變得迫切且必要。齋戒月,作為伊斯蘭教中最神聖的時光,要求穆斯林從黎明至日落期間禁食,專注於祈禱、施捨和對他人的關愛。   開齋節標誌著齋戒月的終結,是一個關於家庭團聚、慶祝與反思的日子。然而,這也可能是需要居家照護服務家庭的一大挑戰時刻,特別
失智症是什麼? 有些人會將記憶力減退、認知力下降等症狀視為老化的現象,但其實有可能是失智症的徵兆。失智症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因為腦部病變、腦功能下降所引起,且組合了多種症狀。 除了記憶力、認知能力受影響,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注意力等功能也會逐步退化。
當家中的長輩年紀漸長,身體漸漸衰弱,病痛與其他問題難免會找上門。但是子女們往往被忙碌的工作搞得兩頭燒,無法及時照顧長輩,所以很多家庭會尋找臨時看護服務,但市面上的價錢與項目鄰瑯滿目,讓人看得眼花撩亂,許多臨時看護大都沒有受過照服員訓練,更不用說領有合格證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體重管理與健康的關鍵:運動如何改善代謝症候群?🚶‍♀️🍎 隨著全球肥胖問題日益嚴重,這種流行病正在加重社會的疾病負擔,並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肝臟相關疾病的風險。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能量平衡不足,這通常是由於過度攝取能量和缺乏身體活動.....
Thumbnail
相信現在大家因為疫情的關係,已經經歷過在家或戶外,簡單徒手運動的過程。今天要來探討,比較輕鬆簡單的,室內或室外的徒手運動,為何對於身體抗老化的效果不佳? 一、便利生活的隱憂 : 身體退化失能潮 首先想說這個主題是因為,我們正處於一個超高齡少子化的社會,也就是說年紀超過60歲以上的長輩是越
Thumbnail
運動對於維持高齡者生活品質至關重要。要保持自主生活能力,這些肌力、柔軟度、平衡感、心肺功能的訓練皆須持續運動。運動可幫助減緩肌力、耐力、骨骼活動度的退化速度。瞭解5種適合高齡者的運動可以幫助選擇適當的運動方式。選擇適合和喜歡的運動是持之以恆建立良好運動習慣的關鍵。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抗老化與大重量訓練的關聯,從老化引起的問題,現代生活對於老化的影響,以及大重量訓練的定義和意義進行探討。
Thumbnail
老年時期,保持肌肉力量對於整體健康和獨立性至關重要。一項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揭示了一種有效增強老年人肌肉力量的方法。通過深入探索無監督、以身體重量為基礎的抗阻力訓練,研究人員揭示了運動速度對肌肉表現和結構的影響,這為老年人重拾青春活力帶來了關鍵性的啟示!💪🏋️‍♂️
Thumbnail
當新聞媒體的報導都在盛讚某某明星很「凍齡」的時候,似乎只會讓我們先意識到保持外表年輕的重要性,卻忽略了身體也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日益衰老,在我們亟欲探詢讓我們能保持年輕外貌的同時,更需要為了老後的生活品質而預做準備。 我們時常聽到許多長輩以自己已經年老當作理由來拒絕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及持續
Thumbnail
如果愛吃肉的美國人都常常蛋白質攝取不足,那台灣人可能也會有這方面問題,值得注意。 關鍵問題是老年之後的「肌少症」,或雖然沒到達「肌少症」嚴重程度,但肌肉力量就是不足,這在做事情或爬高爬低時容易跌倒,跌倒後容易骨折,骨折後死亡率就會增加。 人類肌肉質量在30幾歲還可維
Thumbnail
隨著超高齡社會的來臨,衰弱與失能人口逐漸增加,我國已有400萬名老年人口,其中12.7%有失能狀況,17.5%有衰弱風險。為了預防延緩長者衰弱失能,我國參考世衛「長者整合式照護」(ICOPE)策略,發展出「長者量六力」,藉由認知力、行動力、營養力、視力、聽力、情緒力評估,及早介入,以預防或延緩長
Thumbnail
運動、飲食及情緒調整都是延緩老化的重要因素。臺灣工時長、生活忙碌,導致人們難以實行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及規律運動,但只要每天積累一點點,就能看到成果。
Thumbnail
在2024年的開始,祝福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我們來討論全方位健康管理,並分享一些有趣的健康議題。 首先,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運動管理的重要性。 您知道嗎?每天只要運動15分鐘就能降低14%死亡風險,壽命延長三年!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60歲經常運動的人,體能比40歲不運動的人更好。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體重管理與健康的關鍵:運動如何改善代謝症候群?🚶‍♀️🍎 隨著全球肥胖問題日益嚴重,這種流行病正在加重社會的疾病負擔,並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肝臟相關疾病的風險。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能量平衡不足,這通常是由於過度攝取能量和缺乏身體活動.....
Thumbnail
相信現在大家因為疫情的關係,已經經歷過在家或戶外,簡單徒手運動的過程。今天要來探討,比較輕鬆簡單的,室內或室外的徒手運動,為何對於身體抗老化的效果不佳? 一、便利生活的隱憂 : 身體退化失能潮 首先想說這個主題是因為,我們正處於一個超高齡少子化的社會,也就是說年紀超過60歲以上的長輩是越
Thumbnail
運動對於維持高齡者生活品質至關重要。要保持自主生活能力,這些肌力、柔軟度、平衡感、心肺功能的訓練皆須持續運動。運動可幫助減緩肌力、耐力、骨骼活動度的退化速度。瞭解5種適合高齡者的運動可以幫助選擇適當的運動方式。選擇適合和喜歡的運動是持之以恆建立良好運動習慣的關鍵。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抗老化與大重量訓練的關聯,從老化引起的問題,現代生活對於老化的影響,以及大重量訓練的定義和意義進行探討。
Thumbnail
老年時期,保持肌肉力量對於整體健康和獨立性至關重要。一項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揭示了一種有效增強老年人肌肉力量的方法。通過深入探索無監督、以身體重量為基礎的抗阻力訓練,研究人員揭示了運動速度對肌肉表現和結構的影響,這為老年人重拾青春活力帶來了關鍵性的啟示!💪🏋️‍♂️
Thumbnail
當新聞媒體的報導都在盛讚某某明星很「凍齡」的時候,似乎只會讓我們先意識到保持外表年輕的重要性,卻忽略了身體也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日益衰老,在我們亟欲探詢讓我們能保持年輕外貌的同時,更需要為了老後的生活品質而預做準備。 我們時常聽到許多長輩以自己已經年老當作理由來拒絕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及持續
Thumbnail
如果愛吃肉的美國人都常常蛋白質攝取不足,那台灣人可能也會有這方面問題,值得注意。 關鍵問題是老年之後的「肌少症」,或雖然沒到達「肌少症」嚴重程度,但肌肉力量就是不足,這在做事情或爬高爬低時容易跌倒,跌倒後容易骨折,骨折後死亡率就會增加。 人類肌肉質量在30幾歲還可維
Thumbnail
隨著超高齡社會的來臨,衰弱與失能人口逐漸增加,我國已有400萬名老年人口,其中12.7%有失能狀況,17.5%有衰弱風險。為了預防延緩長者衰弱失能,我國參考世衛「長者整合式照護」(ICOPE)策略,發展出「長者量六力」,藉由認知力、行動力、營養力、視力、聽力、情緒力評估,及早介入,以預防或延緩長
Thumbnail
運動、飲食及情緒調整都是延緩老化的重要因素。臺灣工時長、生活忙碌,導致人們難以實行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及規律運動,但只要每天積累一點點,就能看到成果。
Thumbnail
在2024年的開始,祝福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我們來討論全方位健康管理,並分享一些有趣的健康議題。 首先,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運動管理的重要性。 您知道嗎?每天只要運動15分鐘就能降低14%死亡風險,壽命延長三年!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60歲經常運動的人,體能比40歲不運動的人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