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在文壇奠定台灣文學的基礎,就算在台大所學的是外語,但歷經國外的洗禮後才意外發現中文的的美感和冷冽。雖然是第一次寫小說,但角色的刻畫和世界的宏觀讓人髮指。歐陽子曾說:「白先勇才氣縱橫、不受拘束;他嘗試過各種不同樣式的小說,處理過各種不同類似的題材。難得的是,他不僅嘗試寫,而且寫出來的作品,差不多都非常成功。」
白先勇在《寂寞的十七歲》中運用不同角度,訴說中國人移居在台灣的生活,不論事各種身份,「年代」這個主軸貫穿整本書,讓書中雖然有不同的角度去看故事,但能夠很巧妙的連接起來。譬如書中的兩篇短篇小說《永遠的尹雪艷》和《王卿嫂》來對比,雖然書中的人稱角度不一樣,一個是在華燈初上的大都市中看盡人事已非的女子,一位是在動盪時代認人勞用的苦命女子。利用鮮明的身份對比,在時代的配合下,將「愛」這件事寫出有別以往的角度,可知白先勇在活中的洞察力過人。在文字的層面,「句句精闢、面面俱到」,這是我在閱讀過程中唯一的感想。白先勇雖然不用特別華麗的詞彙,但貼切的形容詞和接地氣的名詞造就出一份獨有的「台灣文學」韻味,就算是第一次看經典台灣文學的人也不用害怕字詞因為太過「古人」而難以下嚥。書本的紙張和排版重新改造,透過鵝黃色的紙張以及剛剛好的字行間距,讓讀者在視覺上不會有太大的負擔。(感謝允晨文化出版社啊~)。
雖然白先勇的文字都圍繞在中國人身上,畢竟出身於廣西桂林的他,還是少不了華人文化的血液。在美國讀書幾年後,還是回到台灣(源在1952年移居台灣)繼續研究最愛的小說《紅樓夢》和推廣崑曲。在小說裡,不免看見許多白先勇視角中的台北,那時候的台北並未現今的紅燈酒綠,反而多增加了一份鄉土感和惆悵。背景的描述沒有過多的形容詞,而是利用各種覺察技法,讓自己的眼睛成為相機的快門般躍動,筆則是他的媒介,讓讀者成為他相冊中的一部分。離開自己的家而來到台灣,白先勇也把自己移居他鄉的心情透射到小說角色身上。所以小說中的人物雖然是虛的,可是卻可以非常靈活且生動在讀者面前,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好眼力的白先勇,在亂世中也能找到一份屬於自己的清晰。
在這本書中,看到不少對於社會上不同的觀點和看法,在50年前的台灣或中國,社會風氣尚未如此開放、摩登,但就是因為白先勇赴美留學後得到不少對於自身國家文學的啟發。造就出不少犀利卻貼切「事實」的文字,些許像是青少年在慢慢轉向社會化的過程中,那樣的掙扎,那樣的吶喊。白先勇利用文字和對世界的感受,將那個時代沒辦法輕易說出的事化為一隻隻翩翩起舞的蝴蝶,色彩鮮豔,卻帶著濃厚的諷刺意味。
其實在看《寂寞的十七歲〉前,我先閱讀了也是膾炙人口的經典小說《台北人》。才意外發現,原來小說的格局可以如此之大,世界能夠如此宏觀。一樣都是中國人的主角,在差不多的時空背景探討千遍萬化的人心。文字的重量在白先勇的小說中完整的演繹出來,使讀者就算一看再看,也不會太輕、太淺而膩口。難怪,文壇上的所有人,不是推崇白先勇的書籍,更是口口聲聲喊他一聲「白老師」。
推薦怎麼樣的人去看?
推薦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