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5/01/03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新北割喉〉無法承受的痛—是誰造成的?有方法可以避免或預防嗎?


raw-image


這樣的悲痛事件中,所有人都是受害者

新北國三少年枉死案中,沒有人是贏家。不論是受害人、加害人、唆使人、他們的家人、同學、班導師,以及網路上肉搜撻伐他們的人,看這則新聞感到難受的國人,沒有人從這起事件當中是贏家。

就我看來,牽涉在這事情當中的所有人,都是「受害者」,每個人都被關進一個無形看不見的「牢籠」,不論是自責、愧疚、強裝冷靜、堅持自己是對的、氣憤、崩潰的情緒中。

爲什麼這類令人難過的事情好像一再重演,不論是青年幫派問題、青少年行為偏差,是我們教育出了問題,還是社會安全網有漏洞?我不是專業人員也不是政府或立委諸公,無法檢討制度面或資源面問題。

只能試著從,他們會需要什麼樣的幫助這個角度,提出一些想法或許大家可以預防這種情況:

家庭教育是否出了狀況?

所謂「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原本與父母最親近的孩子,變成有距離、封閉自我、行為變得偏差,絕對不是昨天睡覺做惡夢所造成的,而是來自於長久溝通上與信賴的破裂,不論是從微小的放任孩子成為3C兒童,用科技產品取代親子溝通;或是一昧的指揮控制,讓孩子成為一個機器人聽命行事無法有自己的判斷思考能力;或者是一昧否定孩子的想法,總是說他錯,卻不讓他自己思考判斷是非,養成「無法負責任」的態度,只要出事就有別人會出來扛,另一種無法負責任的呈現是「啊我就是這樣啊,又怎麼了嗎?」完全沒有羞恥心或是羞愧感,就是源自於一種責任感低落的表現。

而這完全是父母的錯嗎?就好比《我們與惡的距離》那句刺痛我的台詞「全天下沒有一個父母想要養出這樣的孩子。」沒有一個爸爸媽媽想要把自己的孩子養成殺人魔,他們缺乏的只是幫助、理解及傾聽孩子的方法,又或者他們是承載著前人教養他的方式,將這種偏差的教育方式一代傳一代。又稱為錯誤資料的影響。

因此缺乏資料,或者是錯誤資料,都會使一個人犯錯。

讀到這邊如果你擔心,你自己是不是一個缺乏充足知識的父母,沒有給孩子適當的幫助,當他即將踏上犯錯的人生十字路口時,即時拉他一把,你可以參考以下的資料:


👇孩子最需要從父母身上得到什麼?父母必須養成識 👇

👇給孩子自由約束如何取捨?怎麼樣讓他們成為有道德及自主能力的人?👇

👇總是克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只能對孩子發飆懊悔,你可能需要來點《戴尼提》👇



學習成就是否發生了事情?

從行為偏差的孩子身上有一個普遍的共通點,就是他們通常學習成就都相當低落。不是吊車尾,就是根本沒有在上學,上學就是打混摸魚,甚至翹課不到學校。而學生不上學還能做什麼?當然就是做一些學生不該做的事,像是沈迷電玩,沒有錢花就是偷拐搶騙,因為這是生存本能。

為了生存,可以加入詐騙集團、幫派,因為他想要生存下去,而加入這些團體對他而言是一種提升生存機率的事情(他的觀點,通常他沒辦法思考長遠的未來)。

要解決這個問題,不是重重的懲罰他,或者是把這些幫派一網打盡就能解決,因為沒有了幫派黑道,因為供需法則,自然會有另一種「替代品」的產生。因此應該從源頭,解決這個孩子「不去上學」的真正原因,一種情況是他可能在學校被霸凌,一種情況就是學習讓他很受挫敗,所以他要做壞事,來「填滿」他的時間,或者是向大人們發出訊號「嘿,我讀不下書,太無聊了,我需要幫助,你注意一下我吧!」

這種偏差行為是漸進式的,一開始可能是忘記寫作業、後來忘記帶課本,亂塗鴉、上課做白日夢,接著被處罰,更多的處罰(不論是生理上的打,或心理上的責罵),接著它會開始破壞公物,開始欺負其他比他弱小的同學、違反校規。其實這些都是在跟大人們傳遞訊號:「我需要幫助,我快要撐不下去了,我也不想這樣,但我不知道怎麼做。」

👇有效幫助他的一個方式(絕對有效)—應用學習技術,處理他的學習障礙👇

👇如果他已變得相當暴走情緒化,可能需要先處理他表現出的反社會行為👇

趁一切來得及之前,及早發現及早處理。不要等到他已經封閉自我到極致,偏差行為漸進等級走到了「錯到徹底」時,那真的是相當難拯救了。


重新開始,不如事前預防

從過來人經驗出發,每一個人都有重新開始的潛力

我不是要為事件當中的人脫罪,該有的刑事責任或司法行動都還是必須的。

但犯錯的人可以重新開始,也是有可能的。

如同疾病一樣,不要等到了病入膏肓再來想辦法,到時候要花費的心力跟資源都是好幾倍。在孩子小的時候,悉心照顧及傾聽做朋友,真的是他們最大的解藥。

最了解你孩子的人,絕對是你跟他自己,沒有別人了。解鈴仍須繫鈴人。

「在今天,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就有點像把一個人丟進老虎籠裡。小孩無法處理他們周遭的環境,也沒有真正的應變能力。他們需要愛和援助才能成功。」——《快樂之道》

不要把孩子當作一個物品,或者是聽命行事的小東西,他們跟我們一樣都是人,只是身軀比較小,還有很多事情需要體驗跟學習。把他們當朋友交談,他們會學習也會思考,相信沒有人想養出一個不會思考、只會怨天尤人的怪物,為你自己及這個社會造成困擾。

上面的工具及書籍就是你的最佳利器,是陪伴你跟孩子健康快樂長大的好夥伴。善用它們,你將為自己創造心智健全且有責任感的下一代。


本文作者是誰?

我是莊凱仲Ivan,我在2004年接觸山達基,隔年加入山達基高雄中心(Mission)成為職員(Staff),在山達基工作的資歷有18年。目前擔任山達基教會高雄機構人道計畫辦公室主任,負責協調及管理全國各項人道計畫與活動,也是《山達基人道之聲:台灣》的主編。歡迎來信ivan.chuang0617@gmail.com


感謝您的支持

感謝您閱讀到這裡,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幫我們點擊「愛心♥️」,如果對這個主題好奇的話,想繼續收看我們的優質文章,歡迎訂閱這個專輯或者是「山達基人道之聲」的頻道,我們每週會推出一篇文章,這樣你就會收到通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