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1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職場讀書人看電影】我們都曾經覺得自己糟到無可救藥—《世界上最爛的人》

處在資訊大爆炸時代,增廣的視野似乎並沒有讓我們變得富足,更多的反而是比較而來的患得患失,及百家爭鳴下對於人生看似無盡的迷惘。《世界上最爛的人》所描寫的,正是每一個身為徬徨世代的我們,並且就如同最後一個篇章——〈凡事都將迎來終點〉,在感受到無奈、惋惜的同時,它也將帶給觀眾撫慰的力量。

raw-image



整部電影由12個篇章所構成,故事起始於主角茱莉在30歲所面臨的認同危機、迷惘,終結在對於人生的體悟,或者可以說是「成長」的完成。過程中,觀眾會看著她輕率地犯錯、毫無理由地放棄既有的生活,只為了追尋自我與虛幻的未來,並且在一連串的巧合之下變得釋然。

老實說,一開始對於茱莉青春無敵、魯莽的行徑有些反感,甚至覺得幼稚到讓人無法忍受,但後來才發現,那些情緒其實是根基於自己相似於劇情的生命經驗。不論是因為缺乏耐性、焦慮,而難以累積的生命基礎,或者因為缺乏安全感,用豁達、自信的表象放棄掉的完美伴侶,主角的失去讓觀眾得以回憶那些人生中失敗的經驗,回憶起那些覺得自己很爛的時刻,並且藉由爬梳過去,看見當下自己已經獲得的成長。


如同主角的年齡設定,《世界上最爛的人》或許也正適合30歲左右,還沒有真正定型,卻已經由足夠的生命經驗能夠檢視的年齡層。儘管曾經愚蠢、懊悔、失去,但《世界上最爛的人》告訴觀眾,這些其實就是人生,同時也讓我們理解有過這些想法的自己並不孤單。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世界上最爛的人
5
/5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職場讀書人選書|每週書評更新📖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