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去做,做不好,就再修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看了”做,就對了”這本書,作者提到,新的事情,不是不會,只是還不會。所以當自己有一個想法,那麼就去做吧!不要先評估做這件事情,會有什麼得失,因為這個想法會在你的腦袋裡生根發芽,自然是有它的道理存在,多聽聽你內心的聲音,不要用現實的問題去打壓、否決它。

開始做了之後,凡事也不用一次到位,第一次做不好也沒關係。

有一次聽到高年級不打烊這個podcast節目,有位50+的來賓說了一句很讚的話,年紀大了,學習新事物,並不是技術的問題,而是次數的問題。是啊!熟能生巧啊!這麼簡單的道理,隨著年齡的增長,都被我們遺忘了。

我是個想得很多但執行力不夠的人,自從看了”原子習慣”這本書,我開始翻轉了這一個不好的習慣。我在健身房已經持續運動了6年,其實之前大概想了好幾年,但一直沒有勇氣及自信,深怕繳了會員費之後,去一個禮拜就放棄了。剛加入時,本來只想著每天下班後去游泳,但游著游著,好像也沒有感覺有什麼變化,光是換泳衣,就好麻煩,才游半小時,再加上洗澡吹頭髮,還要半小時,實在很想算了。

後來姑且試著照書上說的,不去計算得失,就先不間斷持續去一個月再說。果然,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下班途中,很自然地會騎進健身房停車場、走進去換衣服、然後開始運動,一切就好像開了自動導航,根本不用思考,原來一個好習慣的養成,是真的不能用腦袋思考啊!

現在我不但上瑜珈、跳Zumba、也練重訓,身體、心理獲得的好處更是不勝枚舉。所以人,只要願意嚐試做一個小小的改變,踏出第一步,後面就會有一連串的蝴蝶效應,奇蹟似的發生在你身上。

avatar-img
3會員
52內容數
Jo是愛聊天,聊什麼呢?聊理財、聊工作、聊生活,什麼都能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o是愛聊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0年3月19日是新冠肺炎疫情股市的低點,股票漲時驚驚漲、跌時像是溜滑梯,一下子會跌掉所有幾年來的獲利,所以大家會思考要不要先賣,等低點再買回來。 其實沒有人知道低點在哪裡,當初2008年金融風暴,崩盤後在低點盤了3個多月才反轉向上,所以這一次我也準備了一佰萬,想在低點撿便宜。因為金額不多,需
大家都知道,長者要的不是財富,也不是物質上的饋贈,其實他們要的很簡單,就是陪伴。一起追劇、聽podcast、然後再一起討論心得,或許大家會想,追劇、聽podcast,不是獨自一個人就可以做的事?幹嘛需要人家陪,那你就是不懂人心,重點就是後面那個討論心得的部分了。 子女與長者之間,常因為年代不同,生
有鑑於身邊的同事、親人們,不論年紀多大,理財觀念的薄弱,成為我想寫下這篇文章的動機。 我目前身邊的人,有分為以下幾種人: 一、曾經在投資的路上跌過跤,怎麼聽信名牌,都賠的人,所以年老後,不敢再心存幻想投資能致富。 二、剛在社會立足,生吃都不夠的月光族,哪來的曬乾用的閒錢投資。 三、正當壯年、
很多小資族存股一年,便寫了長長的心得,我想說,我已經存了10年了,那我是不是也應該分享一下呢? 其實我在存股的道路上,並沒有很大的痛苦,一開始很簡單,就先判斷殖利率的高低,每年3-5月公司會開始陸續發佈配息,只要殖利率高於5%,我就看看財報,沒有什麼負債就買2張試水溫,通常配完時,貼息的公司居多,
今天去歐兔吃早餐,居然都沒客人,用餐環境相當舒適,剛好把要還的書拿出來再看看,想到以後,若去爬半屏山前,也可以先來吃頓舒服的早餐再運動,這樣的話,還是騎機車比較方便。 之前想創業,所以都特別關注這種自營小生意的存活率,現在的早餐市場雖然是非常大的餅,但過於廝殺,實在是個紅海生意,每每看到這種個人出
職場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 每一個進入職場的人, 開始感受到不合理的被對待, 不快樂時, 前輩都會告訴後輩, 這很正常啊! 工作那有快樂的。咦! 可是我明明是個很愛工作的人, 我很享受那份成就感, 工作怎麼會不快樂呢? 我每次為了一個專案苦思如何架構時, 都可以自發性的不眠不休完成, 因為當時是我最快
2020年3月19日是新冠肺炎疫情股市的低點,股票漲時驚驚漲、跌時像是溜滑梯,一下子會跌掉所有幾年來的獲利,所以大家會思考要不要先賣,等低點再買回來。 其實沒有人知道低點在哪裡,當初2008年金融風暴,崩盤後在低點盤了3個多月才反轉向上,所以這一次我也準備了一佰萬,想在低點撿便宜。因為金額不多,需
大家都知道,長者要的不是財富,也不是物質上的饋贈,其實他們要的很簡單,就是陪伴。一起追劇、聽podcast、然後再一起討論心得,或許大家會想,追劇、聽podcast,不是獨自一個人就可以做的事?幹嘛需要人家陪,那你就是不懂人心,重點就是後面那個討論心得的部分了。 子女與長者之間,常因為年代不同,生
有鑑於身邊的同事、親人們,不論年紀多大,理財觀念的薄弱,成為我想寫下這篇文章的動機。 我目前身邊的人,有分為以下幾種人: 一、曾經在投資的路上跌過跤,怎麼聽信名牌,都賠的人,所以年老後,不敢再心存幻想投資能致富。 二、剛在社會立足,生吃都不夠的月光族,哪來的曬乾用的閒錢投資。 三、正當壯年、
很多小資族存股一年,便寫了長長的心得,我想說,我已經存了10年了,那我是不是也應該分享一下呢? 其實我在存股的道路上,並沒有很大的痛苦,一開始很簡單,就先判斷殖利率的高低,每年3-5月公司會開始陸續發佈配息,只要殖利率高於5%,我就看看財報,沒有什麼負債就買2張試水溫,通常配完時,貼息的公司居多,
今天去歐兔吃早餐,居然都沒客人,用餐環境相當舒適,剛好把要還的書拿出來再看看,想到以後,若去爬半屏山前,也可以先來吃頓舒服的早餐再運動,這樣的話,還是騎機車比較方便。 之前想創業,所以都特別關注這種自營小生意的存活率,現在的早餐市場雖然是非常大的餅,但過於廝殺,實在是個紅海生意,每每看到這種個人出
職場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 每一個進入職場的人, 開始感受到不合理的被對待, 不快樂時, 前輩都會告訴後輩, 這很正常啊! 工作那有快樂的。咦! 可是我明明是個很愛工作的人, 我很享受那份成就感, 工作怎麼會不快樂呢? 我每次為了一個專案苦思如何架構時, 都可以自發性的不眠不休完成, 因為當時是我最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幸福是什麼呢? 幸褔,是一種內在的體驗,也是一種精神狀態。 知名演員金凱瑞曾經這麼說:「我想,每個人都該變得有錢有名,然後做所有他們曾經夢想的事,於是才會知道名利不是答案。」 年輕時,每個人的內心都充滿了抱負與夢想,無論實現了什麼,我想,那些嘗試過的痕跡,都是每個人追尋如何活得
Thumbnail
這個時代確實是一個「人人想做什麼」就有機會完成什麼的時代,但前提是,總是要花一點時間主動去了解吧!不要被動的等人教(還不爽別人給自己意見)這就枉費活在這個時代,也浪費了自己相信自己做得到的意念了!
Thumbnail
認識朱承天好些年,看到她從媒體、行銷、公關,一路走來不斷的成長,可以說是達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境界。說她是女強人又沒有那種女強人犀利的外表,卻像鄰家媽媽一樣的親和,要不是看她做起事來俐落、果斷、靈巧還真是感受不出那股女強人的霸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做能做的,別在乎不能做的。 慢慢地,將心思收回,專注於日常的規律,逐漸重拾合宜的節奏,即使再瑣碎、再無趣,沒有關係,沈浸於做事就好。別太去在乎外在的變化,不管多麽驟然,多麽不堪。 即便烏雲籠罩天空,請邁開步伐,走出自己的姿態,放鬆如昔。 這種專注於當下的態度
有時候反向操作或背離原常、習慣的行為模式而轉向以不同形式方法做
Thumbnail
近期因工作事務繁瑣,也開始正視自己也是創業者,不能像過去那樣只管一股腦兒創作,品牌定位和永續發展同樣得顧,感性揮灑,理性架構。 第一本書和讀者提到,想走創作,首要別想太多,做就對了。只是會這麼建議,是觀察到現代人多數想太多,看到周遭失敗例子,就缺乏勇氣、恐懼嘗試
最近看了”做,就對了”這本書,作者提到,新的事情,不是不會,只是還不會。所以當自己有一個想法,那麼就去做吧!不要先評估做這件事情,會有什麼得失,因為這個想法會在你的腦袋裡生根發芽,自然是有它的道理存在,多聽聽你內心的聲音,不要用現實的問題去打壓、否決它。 開始做了之後,凡事也不用一次到位,第一次做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幸福是什麼呢? 幸褔,是一種內在的體驗,也是一種精神狀態。 知名演員金凱瑞曾經這麼說:「我想,每個人都該變得有錢有名,然後做所有他們曾經夢想的事,於是才會知道名利不是答案。」 年輕時,每個人的內心都充滿了抱負與夢想,無論實現了什麼,我想,那些嘗試過的痕跡,都是每個人追尋如何活得
Thumbnail
這個時代確實是一個「人人想做什麼」就有機會完成什麼的時代,但前提是,總是要花一點時間主動去了解吧!不要被動的等人教(還不爽別人給自己意見)這就枉費活在這個時代,也浪費了自己相信自己做得到的意念了!
Thumbnail
認識朱承天好些年,看到她從媒體、行銷、公關,一路走來不斷的成長,可以說是達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境界。說她是女強人又沒有那種女強人犀利的外表,卻像鄰家媽媽一樣的親和,要不是看她做起事來俐落、果斷、靈巧還真是感受不出那股女強人的霸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做能做的,別在乎不能做的。 慢慢地,將心思收回,專注於日常的規律,逐漸重拾合宜的節奏,即使再瑣碎、再無趣,沒有關係,沈浸於做事就好。別太去在乎外在的變化,不管多麽驟然,多麽不堪。 即便烏雲籠罩天空,請邁開步伐,走出自己的姿態,放鬆如昔。 這種專注於當下的態度
有時候反向操作或背離原常、習慣的行為模式而轉向以不同形式方法做
Thumbnail
近期因工作事務繁瑣,也開始正視自己也是創業者,不能像過去那樣只管一股腦兒創作,品牌定位和永續發展同樣得顧,感性揮灑,理性架構。 第一本書和讀者提到,想走創作,首要別想太多,做就對了。只是會這麼建議,是觀察到現代人多數想太多,看到周遭失敗例子,就缺乏勇氣、恐懼嘗試
最近看了”做,就對了”這本書,作者提到,新的事情,不是不會,只是還不會。所以當自己有一個想法,那麼就去做吧!不要先評估做這件事情,會有什麼得失,因為這個想法會在你的腦袋裡生根發芽,自然是有它的道理存在,多聽聽你內心的聲音,不要用現實的問題去打壓、否決它。 開始做了之後,凡事也不用一次到位,第一次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