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這個日益關注氣候變化的世界,低碳轉型不再僅是一種企業社會責任的象徵,而是成為企業長期生存和發展的關鍵策略。對於零售業而言,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當我們談論低碳轉型時,不僅是在談論設備的替換或者是做一些表面工作;是在談論一種全面的商業轉型,這涉及到供應鏈管理、財務報告、員工參與,乃至於企業的整體市場定位。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問題日益嚴峻,各國政府正通過更加嚴格的氣候相關法規來應對這一挑戰,企業必須適應這些變化,並在業務運營中實施相應的策略。例如,減少碳排放、採用環保材料和遵循低碳運輸標準等,將成為新的營運常態。
這些法規不僅影響產品製造和運輸,還可能涉及包裝材料、能源使用效率,甚至是廢棄物處理方式。因此,對於零售業而言,這不僅是一個挑戰,更是一個轉型和創新的機會。透過提前適應這些變化,企業可以在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同時達到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台灣計劃於2026年接軌國際永續財報準則,這對零售業來說是一項重大變革,代表企業不僅要在經濟效益方面進行報告,還要在環境和社會責任方面進行全面的財務披露,代表我們可能需要重新評估和規劃其業務策略和供應鏈。
這項變革促使企業必須考慮其操作的每一個環節如何影響整體的碳足跡和環境影響,從原料採購到產品製造,從物流運輸到最終消費者,每一步都需要進行精確的計量和管理,不僅是對外部報告的要求,更是一種內部管理和效率提升的機會,通過提前布局,不僅能夠遵守新的財報規範,還能發現新的節能減排和成本控制的機會。
台灣即將在明年開始徵收碳費,這對零售業,特別是跨國運營的企業來說,將帶來顯著的影響。碳費制度的實施意味著企業的碳排放將直接影響其經濟負擔,對於那些依賴重碳排放的傳統能源和運輸方式的零售企業來說,無疑將增加其運營成本,也就是綠色通膨。
歐盟已經開始實施碳關稅,美國也開始規劃要收稅,各國都在築自己的綠色長城,此舉對於境外投資尤其關鍵,因為必須需要考慮不同國家和地區碳政策的影響。因此這不僅是關於符合台灣的新規定,更是關於如何優化全球供應鏈以降低整體的碳足跡。企業需要通過投資於清潔能源、提高物流效率和採用可持續包裝等措施來應對這一挑戰。
根據經濟部的統計,商業部門的碳排放中,高達80%來自於電力消耗,這一數據凸顯了能源效率在低碳轉型中的重要性。對於零售業而言,從傳統能源往更加高效和低碳的能源解決方案轉變,不僅是一個環境責任,更是一項經濟上的策略決定。
提高能源效率和採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和風能,可以顯著降低電力成本。此外,也有助於減少依賴不穩定的化石燃料市場,從而提高企業運營的預測性和穩定性,這種轉型可以透過智能照明系統、高效率空調和暖通系統,以及優化的設備運營來實現。
此外,採用低碳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不僅有助於降低運營成本,也能增強企業的市場形象,吸引那些越來越關注環境問題的消費者。這在競爭激烈的零售市場中,將是一項不可忽視的競爭優勢。
講到淨零碳排的模範生一定要提到台灣本土中小企業「歐萊德」,它是全球第1家達到碳中和的美妝企業,全球第一個連續2年在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演講的中小企業,全球第一個進入「RE100」的中小企業、創造全球第一支零碳洗髮精,還有一座鑽石級碳足跡認證綠建築等等,其綠色供應鏈值得學習。
近期還有全家與全盈+PAY創立「碳資產帳戶」,凡購買店舖「友善食光」鮮食、指定碳足跡商品、借用循環杯、自備環保杯等綠色消費行為,即可於獲得由全盈支付提供的碳權至個人帳戶中,消費者可以在用碳權去兌換購物金或是回饋給店家,幫店家達到碳中和。碳交易的場景已經從碳交易所漸漸擴散到民生消費了。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嚴峻挑戰,低碳轉型已成為企業發展的不可逆趨勢,對零售業來說,這不僅是應對氣候變化法規的需要,更是一項長期的商業策略。從歐萊德等企業的成功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透過全面的策略規劃和員工的積極參與,低碳轉型可以帶來實質的經濟和環境效益。
因此,建議第一步應該先進行碳盤查,了解目前的碳排放情況和潛在的減排機會,這將為制定有效的減碳策略奠定基礎,並確保企業能夠在日益嚴峻的環境法規和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這些努力不僅將提高企業的環境績效,還將增強其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形象,從而實現經濟和環境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