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第三)。
孔子進太廟當差,東問西問。這就有人說閒話了,『誰說這個來自鄹(zōu)邑的年輕人知禮呀?他進了太廟,事事不懂,要求問他人』。孔子聽到後就高深莫測地回答道:『這就是禮呀!』。
『入太廟,每事問』一句再現於鄉黨篇中,為描述孔子在鄉里的情態、舉止和行狀之一例。這裡孔子的學生不僅想表現孔子好學,不恥於問;還記述了魯人當時比較輕視孔子,嘲諷他;進而稱讚孔子聽聞後淡然處之,不以為意的雍容態度。鄹是孔子的出生地,魯人以鄹人之子稱呼孔子,明顯有輕慢之意。太廟是供奉國君的祖宗的地方。魯國君主的祖宗是周公,魯國太廟就祭祀周公。孔子入太廟不是觀禮遊覽,而是在祭祀中當差。具體幹什麼無法得知,估計不會很重要,打下手的可能性大。
孔子好學是肯定的,他自己也自詡好學。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公冶長第五)。孔子認為,即使十戶人家的小地方,也必然有和他一樣忠信的人,但這些人卻趕不上他好學。暗示這是他能脫穎而出的突出原因。看來孔子認為,好學比忠信更難得。
前人估算,孔子這時大約三十好幾,介於『三十而立』和『四十不惑』之間。已在魯國有些名氣了;以好禮知禮著稱,有門徒前來拜師。照說不至於進了太廟事事頻頻求問。『每事問』說明問的問題很多。有少數個別不懂的地方倒說得過去。
『每事問』,問誰呢?當然是問比孔子先入太廟,參加過祭祀的執事。很可能孔子問的大多數關於祭禮的問題,他其實知道。他是新人,懂裝不懂,大智惹愚,不顯山不露水,一副很恭敬誠懇地樣子向前輩請教,以表達對前輩的尊敬,討前輩喜歡。前輩一看,這小夥不錯,這樣有名氣了還這麼虛心,不驕不傲,孺子可教也!如果小孔一個新來的年青人,做事很張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顯得比老傢伙們還行事,比他們知道得還多,比他們整得還明白,目無尊長,目空一切,那就討人厭了。
這樣理解,孔子後面的回應『是禮也』,就好理解了。孔子的意思是說,我虛心向上級和老同事請教問題,以此表示我的恭順,這就是禮呀!禮的本質不就是『分親疏,別尊卑』嗎?孔子肯定瞧不起譏笑他的人,認為他們對禮的理解不深。心裡想,你們這些人啦,太簡單太幼稚!懂得什麼呀?你們以為我真不懂這此禮呀!我這才是更高層次的踐行『禮』。
可見,孔子對『禮』理解得很透,對『禮』的遵守一絲不苟,能時時處處不忘『禮』。堪稱『守禮模範』。
2018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