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 AI 作品 受著作權保護行不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生成式 AI 的出現,帶來很多工作和生活上的改變,人們使用 Chat GPT 撰寫文稿和生成圖片,這些 AI 所生成的作品,著作權該歸誰?對於創意及娛樂產業會有什麼影響?本篇我們將從立法沿革及產業影響,探討賦予 AI 作品保護的利與弊。
下篇我們將來看看美國插畫家對 Midjourney 提訴案例,觀察創作者如何主張 AI 作品侵權以及法院認定,探討現行法制面的困境和修法展望。

AI 巨獸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和產業

你用過 Chat GPT 輔助完成一篇文章或生成簡報的經驗嗎?在 AI 的輔助下,節省了我們不少時間。你或許也常常會懷疑,完成後的作品著作權屬於誰?會不會構成侵權?

不久之前,小陳珊妮問世的首部作品《教我如何做你的愛人》驚豔世人,陳珊妮承認自己也抖了一下,不排除未來將用 AI 創作的作品參與金曲獎,AI 已經是一條不可逆的道路,將影響創作之路。

相信不久的將來, AI 的運用將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及各個產業。

面對這樣的衝擊,創作者該如何因應?本文首先將探討 AI 創作著作權歸屬,接著從產業面和法政策面,就是否應予 AI 作品保護加以利弊分析。

AI 生成作品的著作權歸誰

這個議題在早在「機器學習」、「AI 人工智慧」 等名詞出現時,就曾經被熱議過。簡而言之,目前著作權法保護要件含括「人類精神創作」,只要不是人類加入創意所作成的,即不受著作權保護。

也因此先前的猴子自拍圖,因爲不是人類所為,自然不受保護,著作權法白紙黑字的要件,猴猴即便創意十足,也只能摸摸鼻子。生成式 AI 的原理為:「根據一系列人類創作內容的巨量資料,來掌握相關模式與關係,再運用學到的模式生成新內容。」由於在生成階段似乎沒有投入人類的心力與創意,因此在現階段,很可能在「人類精神創作」這個要件上,過不了關。

風靡一時的猴猴自拍圖,最後因不具「人類精神創作」要件,而被法院判定不受著作權保護。

風靡一時的猴猴自拍圖,最後因不具「人類精神創作」要件,而被法院判定不受著作權保護。

但是,AI 創作是否應給予保護?

這是一個還沒有答案的問題。

有人會說,就比照猴子自拍,非人創作一律不給保護就好啦,但目前 AI 已大量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威脅到創作者,如果不予以規範管理,AI 作品為無主物的情形將形同公共財、任何人皆得無限制地利用、且無需對誰負責(創作者不存在),不但跟真實人類的創作相競爭,未來也可能造成「不願投入資源創作」、「減低創作者的創作誘因」等情形。

從風險面來看,賦予 AI 創作權利,也可能會造成有良好運算能力、擁有最多數據資料的人/企業掌有主控權,形成一種贏者權拿的局面,屆時像是 Google、Netflix、Amazon 等資料大亨握有最多權利,是否將形成一種不公平競爭,也值得思量。

言而總之,AI 是否予以保護,毋寧是一種價值和法秩序的選擇。

科技日新月異,現在認為的爭議,以後可能見怪不怪

大家對於 AI 作品受保護,可能總覺得哪裡怪怪的(怕怕的?)。

我們再把時序往前拉一些,攝影著作(照片)是否受保護,也曾經是爭議之一;但現在應該沒有人會質疑攝影著作為什麼需要被保護了(吧)。

攝影技術一開始推出時,大家會認為快門一瞬所產生的圖面,不能和傳統畫師的繪圖相比擬,畢竟每張圖畫都是經過精雕細琢,質疑這樣藉由機器輔助所完成的創作,其是否受著作權法的保護? 但久而久之,會發現攝影其實還有角度、光影、跟構圖的技巧,也是一種人類精神創作和原創性的展現,所以如今才會有一堆男友攝影課(誤)。

另一方面, AI 創作是否真的不包含「人類精神創作」的層面在裡面?畢竟是機器學習,如何訓練和餵養資料也是需要技巧的(?),想想小陳珊妮可是訓練了一年之久,陳珊妮還透露過年期間天天都和 AI 相處。

未來會不會出現各自訓練出的獨特 AI 模型(畢竟某些人比較會教小孩?),而被認定為一種新興的著作類型,綠獅認為不無可能。

小結-AI 的未來與展望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面對巨獸與其坐視不管,倒不如正面迎戰。就像泰山經濟學一書中提到的,面對新興科技的關鍵贏家,是能明瞭所處局勢,判斷何時應放開舊藤蔓(傳統),改握向新藤蔓(創新)。

生成式 AI 作品是否受保護?綠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面向思考:

  • 從法政策面,隨著 AI 科技的進展,為了便於交易、管理及爭議處理等需求,應有予以保護之必要。(先有名份才能處分?)
  • 從市場面,如何透過適當的授權及分潤機制,讓使用者合理付費,亦避免科技巨頭贏者全拿的局面,需要好的制度配套設計。(就像如今 Spotify 與創作者的分潤機制,創作者和 AI 業者應可以建構新的分潤遊戲規則)

AI 已是一個不可擋的趨勢,對產業的影響與衝擊已是現在進行式,視而不見不但可能會錯失良機、甚至損及產業發展。目前現行著作權的保護是否足夠,需要更多實務法律見解加以辯證;面對這場科技變革,也期待法律從業人員與法政策能與時俱進,在制度面主動出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穎視娛樂法
3會員
12內容數
#智財律師 #影視法務 #藝人經紀 #地方創生政策研究員 #貓貓熱愛者 對於影視娛樂產業有高度熱忱,希望透過時事和趣味案例,提供智財法律視角觀察,希望能在這個小空間和創作者交流共好、互相學習!
穎視娛樂法的其他內容
2024/12/05
合理使用係著作權法為促進文化發展,平衡權利人與大眾利益而設,本文探討「轉化性合理使用」的概念,並緊扣多個知名案例,如【橘色王子】改作案和【危機倒數】商業利用權案(The Right of Publicity),進而回到【聽海湧】案之分析。
Thumbnail
2024/12/05
合理使用係著作權法為促進文化發展,平衡權利人與大眾利益而設,本文探討「轉化性合理使用」的概念,並緊扣多個知名案例,如【橘色王子】改作案和【危機倒數】商業利用權案(The Right of Publicity),進而回到【聽海湧】案之分析。
Thumbnail
2024/11/12
本篇文章透過《後弈棄兵》與《霍元甲》等著名的影視案件,研究了原型人物及其後代在影視創作中的權益及,創作者真人真事改編時應重視授權問題,以減少潛在的法律風險,兼顧創作者的創作自由與社會責任。
Thumbnail
2024/11/12
本篇文章透過《後弈棄兵》與《霍元甲》等著名的影視案件,研究了原型人物及其後代在影視創作中的權益及,創作者真人真事改編時應重視授權問題,以減少潛在的法律風險,兼顧創作者的創作自由與社會責任。
Thumbnail
2024/11/05
本系列將以公視劇集《聽海湧》引發的爭議為出發,分析真人真事改編之影視創作中,所涉及的著作權、人格權與合理使用等三面向議題,探討影視作品與相關利害關係人之間的法律關係,避免侵權風險。 本篇首先以著作權角度分析之。
Thumbnail
2024/11/05
本系列將以公視劇集《聽海湧》引發的爭議為出發,分析真人真事改編之影視創作中,所涉及的著作權、人格權與合理使用等三面向議題,探討影視作品與相關利害關係人之間的法律關係,避免侵權風險。 本篇首先以著作權角度分析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生成式AI的出現對作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改變了作家創作方式、市場生態和社會價值觀。未來可能出現市場壟斷、收入兩極分化、創作風格同質化等趨勢,也會引發政府幹預、創作市場的變革、社會運動與文化變革等事件。在這樣的環境中,作家需要不斷適應、創新,並挖掘新的市場需求。
Thumbnail
生成式AI的出現對作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改變了作家創作方式、市場生態和社會價值觀。未來可能出現市場壟斷、收入兩極分化、創作風格同質化等趨勢,也會引發政府幹預、創作市場的變革、社會運動與文化變革等事件。在這樣的環境中,作家需要不斷適應、創新,並挖掘新的市場需求。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這一兩年AI繪圖的技術一日千里,做圖變方便的同時當然也產生不少問題,除了顯而易見的版權、肖像權問題,身為創作者使用AI輔助繪圖,可能會面臨創作道德相關的輿論壓力,此外如果要拿作品參賽,有時還得先證明AI素材沒有版權問題,不然將喪失參賽資格,例如今年金漫獎就新增了AI規範。
Thumbnail
這一兩年AI繪圖的技術一日千里,做圖變方便的同時當然也產生不少問題,除了顯而易見的版權、肖像權問題,身為創作者使用AI輔助繪圖,可能會面臨創作道德相關的輿論壓力,此外如果要拿作品參賽,有時還得先證明AI素材沒有版權問題,不然將喪失參賽資格,例如今年金漫獎就新增了AI規範。
Thumbnail
文藝創作者透過AI技術進行創作,AI的快速生成能力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這也對文藝創作者的工作帶來了競爭和挑戰。翻譯工作也面臨AI的威脅,但AI協助創作也提高了作品的品質,對學術界和文藝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Thumbnail
文藝創作者透過AI技術進行創作,AI的快速生成能力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這也對文藝創作者的工作帶來了競爭和挑戰。翻譯工作也面臨AI的威脅,但AI協助創作也提高了作品的品質,對學術界和文藝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Thumbnail
人工智慧生成內容(AIGC)的崛起,AI在文字、圖像、產品文案等方面的應用正掀起波瀾。本文分享了使用ChatGPT進行文案撰寫以及對於咒語格式與最佳內容認知的觀察。不過,使用者的專業程度對合作成果至關重要。另外,文章觸及使用AI工具提供的功能性應用,以及在創作和發展方面的潛力。
Thumbnail
人工智慧生成內容(AIGC)的崛起,AI在文字、圖像、產品文案等方面的應用正掀起波瀾。本文分享了使用ChatGPT進行文案撰寫以及對於咒語格式與最佳內容認知的觀察。不過,使用者的專業程度對合作成果至關重要。另外,文章觸及使用AI工具提供的功能性應用,以及在創作和發展方面的潛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