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30|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自殺是自私行為—韓劇《死期將至》對自殺的反省與鞭撻

最近看了韓劇《死期將至》(Death's Game),共八集,感覺很不錯。此劇針對韓國年輕人內卷嚴重、就業艱難和自殺率高的嚴酷現實,立意頗高。同時借助於奇幻和懸疑的故事情節,主演和客串多是韓國當紅明星,顏值表演線上,又有很好的觀賞性。雖然個別情節不怎麼合理,總體上是一部上乘之作。豆瓣上打出8.4的高分。

 

男主崔怡出身普通家庭,不幸幼年喪父,由母親一人艱辛養大。好在他聰穎好學,以優異成績入讀名牌大學;加之長相俊秀,看似前途一片光明。畢業之即,就獲得大公司的面試機會。但在去面試的途中,遇著一中年男子撞車自殺,倒在了他的面前。這個突發事件讓他在面試中心神不定,答不上問題,中途就被刷了下來。之後,就一直不順,只能一邊打零工維持生活,一邊爭取去大公司的機會。交往多年、感情很好的女朋友也分手了。最後終於又爭取到那家大公司的面試機會。面試完後回到出租房,發現自己的電腦、行李被房東扔在屋外的露臺上。因未及時交納租金,被房東掃地出門。恰好這時接到短信通知,面試未通過。屋漏偏逢連夜雨,在巨大的雙重打擊下,萬念俱灰,萌生了輕生的念頭。遂寫下遺書、跳樓自殺。



不料因他藐視死亡,死後死神要懲罰他。罰他的靈魂12 次進入很快就會死的人身上,讓他經歷12次的痛苦。但給他一個機會,如果他能夠奮進全力活下來,就可以以這人的身份活下去。他先後附體富二代、極限運動員、受霸淩的學生、黑幫分子、殺手畫家、員警、乃至小嬰兒身上,最後一次附體到他母親身上,讓他承受他母親失去他的痛苦。

 


該劇的主題顯然是譴責男主的自私。自己一了百了,完全不顧及含辛茹苦把自己養大的母親在喪子之後的極端痛苦。兒子的自殺讓她本來就艱辛的生活又籠罩上一層陰影。一個人孤苦伶仃,甚至遭到同事的嫌棄,認為她是不祥之人,不願意和她交往,不願意接受她的禮金。同時從側面反映出韓國社會貧富懸殊,競爭激烈,普通家庭出身的年輕人沒有出路的殘酷現實。

 

韓國的自殺率一直居高不下,而自殺是年輕人中的第一大死因。2022年,韓國每10萬人中有25.2人自殺,算下來每天近50人死於自殺。相關分析認為,除了工作、學業、家庭等方面的競爭壓力極大之外,韓國傳統文化中對失敗和喪失面子的壓力也是造成自殺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針對這種極端現象,該劇的潛臺詞卻是,不管現實有多殘酷,都不應該自殺。那人是否有選擇自殺的權利呢?自古以來就有爭議和不同的答案。基督教是強烈反對自殺的,認為人的生命是上帝賜予的,人沒有權利了結自己的生命。自殺者死後不能進天堂。中國儒家《孝經》中則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要求子女愛惜自己的身體,不然就是不孝。那自然也是反對自殺的。但存在主義哲學大師加繆卻認為自殺是人自由意志的表現,是人區別於動物的本質行為。動物的行為受本能驅動,不會自殺。而人因為有自由意志,才會自殺。他在《西西弗神話》一書中開篇寫道,『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那便是自殺。判斷人生值不值得活,等於回答哲學的根本問題』。在存在主義那裡,自殺是超越荒誕現實的可行途徑。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該劇有一個好的結局。男主最後醒悟到他選擇自殺是錯誤的行為。於是死神給了他一次悔改的機會,讓他重新回到他臨自殺前的時間點。這次,他接了他母親的電話。鏡頭畫面暗示他放棄了自殺,寫好的遺書被風吹走。這樣的結局,對於經歷了十二次死亡的他而言,等於是做了一場又一場驚心動魄的夢。

 

2024年1月29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