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心智.你不可能是理智的-誤判心理 (3-1-上)選擇的偏見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擁有心智是人類最特別的地方。透過心智,每個人都能感知與思考這世界上所有的事物,然後透過認知的過程,去習得一種想法。這個想法,有時決定了我們一天短暫的心情;有時,則長久改變了我們未來的行為。「這世界就是你想的那樣」,你怎麼想,世界就會變成那個樣子。

書籍完成目錄

大多數的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明明每年每月大多時候都很快樂,但偶爾某一天遇到鳥事,就覺得這輩子很糟,人生很悲慘。其實,就整個人生來說,根本沒那麼慘,是我們把它想得很慘,影響了一天的心情。

投資的時候也是一樣,大多數主流市場的主要股票,每年每月大多時候都是不斷波動,緩步上漲的。平時沒有人想持有股票,但偶爾市場出現某一個熱門議題,帶動某類族群股票飇漲時,散戶投資人卻忙著進場。由於總是在情緒高漲時買股票,一旦出現悲觀論調使股市下跌時,就覺得經濟要完蛋了。其實,就整個股市來說,根本沒那麼糟,是因為散戶投資人「初始」就不該追逐(熱門)股票,所以緊張的心情把事情想得更糟,也影響了未來的投資行為。

當腦中的想法很負面時,試著正向思考,或是凡事反過來想,往往心隨境轉,想法會完全不同。心境安穩,就不會隨意做出錯誤的決定。因此,想法很重要。想法除了第一章討論的,常常受外在商業世界的影響,也取決於個人心智在認知過程中所得出的結果。

你的認知決定你的想法,你如何想,就決定怎麼做。問題是:人常常把事情想錯,心智就是那麼麻煩,人不是理智的,我們會誤判。當我們想錯時,就會做出錯誤的行為、錯誤的決定。所以我們必須理解內、外在的世界,如何影響我們的想法,才不會做出錯誤的投資決策。

人是不理智的,能否理解自己的心智,決定投資會不會成功。

人是不理智的,能否理解自己的心智,決定投資會不會成功。

你不可能是理智的-誤判心理

有些時候,認知的過程非常短暫而直覺,很快就產生一個(錯誤的)想法,但如果靜下心來理解,或進一步思考,又常常會有不同的想法。

行為經濟學家丹尼爾‧康納曼在其著作《快思慢想》中,將一個人的思維模式分為兩個系統:系統一和系統二,也就是快與慢。系統一是本能反應的思考,速度快,能量消耗少,而且在無意識中進行,無法自主控制。相反地,系統二則是仔細的思考,速度較慢,並且要集中精神才行。

快思與慢想:系統一與系統二

你可以把系統一想像成是第一層思考,不加思索,你就會得到答案(即使是錯的),系統二則是第二層思考,需要花費些心力,才可能得到答案(即使還是有可能是錯的)。

系統一不費力的思考,例如:判斷聲音的來源、解答2+2等於多少、完成簡單的句子像是「傲慢與…」、(會彈琴的人)看樂譜彈鋼琴、在無人的道路上開車…等等,這些都是非常直覺反射式的行為,不加思索就能得到答案。不相信的話,可以試著查看下面的二張圖片,你不需要思考,就會發現圖片中的二個物件並不一樣長。

圖中的兩個物件,其實是等長的。我們都知道是錯覺,但卻無法自主控制,怎麼看還是不一樣長。

圖中的兩個物件,其實是等長的。我們都知道是錯覺,但卻無法自主控制,怎麼看還是不一樣長。

偏偏,它們其實都一樣長。糟糕的是,我們也都知道這是一種錯視覺,但就是無法自主控制我們的眼睛,讓它看起來一樣長。只能透過系統二的思考,想辦法花費點力氣,例如實際拿尺去測量,才能進一步理解,原來它們是等長的。

在這個認知過程中,我們快速地透過本能反應,直覺且無意識地,就得到了一個答案(錯誤的想法)。幸好這種錯視圖形,只要看過的都知道,沒有人會傻傻的下注,和別人打賭它們不一樣長(錯誤的行為)。

心理學最有趣的地方,是即使知道了也沒有用。你知道上圖兩個物件等長,但眼睛還是會給你錯誤的答案。就像有點經驗的投資人都知道,股市不理性下跌時絕對不能賣股票,但大多數人還是會跟著市場一起不理性。

研究人類經濟決策背後因素的行為經濟學,是結合心理學、認知科學與經濟學的學門。即使它告訴我們人在做決策時,經常是不理智的,但就算我們知道了,還是一樣會不理智。無法控制我們的心智,是股市投資最困難的一部份。

處置效應:選擇的偏見

許多人常幻想,只要在十年前買進台積電、特斯拉或輝達,然後一直持有到現在,就能成為富翁。我們已在第二章提及這件事之所以困難的一些原因,而且簡單的事實是,大多數人連持有股票一年的時間都很困難,更別說特斯拉和輝達都曾瀕臨倒閉的邊緣。通常散戶投資人一定是「有賺趕快跑,賠錢卻拼命抱」,這就是行為經濟學裡的「處置效應」(Disposition Effect),一種在股市投資時最常見的認知偏誤。

處置效應是1985年由Hersh Shefrin 及Meir Statman 在他們的論文中所命名,不過相關發現已在康納曼和阿摩司‧特沃斯基(Amos Tversky)1979年的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 有充份的論述。這個效應是指投資人在處置股票時,傾向賣出賺錢的股票,繼續持有賠錢的股票。也就是說,當某檔股票賺錢時,投資人喜歡獲利了結,不願再承擔風險;但賠錢的股票卻寧可續抱,有時甚至還加碼攤平。

許多研究都證實這個現象的存在,而且不管是法人還是散戶投資人,都一樣會選擇賣出投資組合中獲利的部份。這意味著,如果投資組合中,不管曾長期持有台積電、特斯拉或輝達多久的時間,一旦它們獲利顯著時,例如(區區)50%~100%,就有可能被賣出,投資人根本不可能持有超過10年,而獲得百倍的報酬。(除非依循第二章的投資原則:長期持有,不然就不要持有。)

為什麼我們會這樣?為什麼人們要惜售虧損中的股票,不願意實現損失,卻要賣掉獲利中的股票?康納曼和特沃斯基的展望理論給了些答案,他們認為原因是人們厭惡損失,對於損失的痛苦感受,高於獲得收益的快樂。人們不願意賠錢,有時甚至催眠自己「沒賣就不算賠」。若是把獲利的股票賣掉,至少還有點成就感,代表自己的投資是成功的。(這也是第二章曾經提及過的:停損是困難的事。)

但是,知道處置效應的存在,也知道原因,並沒有辦法解決問題,讓投資人不掉入這個認知偏誤的心理陷阱。一如先前提及,心理學有趣的地方,是即使知道了也沒有用,人們還是會選擇賣出帳面上獲利的,留下仍然在虧損中的股票。

若以2015年股價5美元為起點,持有五年後會有10倍的報酬,繼續持有至今則會有100倍的報酬。投資人有辦法獲利10倍後,仍願意長期持有嗎?

若以2015年股價5美元為起點,持有五年後會有10倍的報酬,繼續持有至今則會有100倍的報酬。投資人有辦法獲利10倍後,仍願意長期持有嗎?

此外,這個效應並沒有辦法告訴我們,它是造成投資人賠錢的主因,我們只知人們會這麼做,那又怎樣呢?難道因為有這個效應,投資人在選擇賣出股票時,就應該把賠錢的賣掉,保留獲利的股票嗎?結果會比較好嗎?同樣的,行為經濟學家也沒有辦法解答,這些投資人對投資標的的理解程度為何?哪種特徵的投資人,投資哪些屬性的股票,即使賠錢仍然不賣,到頭來仍然會獲利。

許多討論處置效應的文章,簡單地就把散戶投資人賠錢的原因,歸究於散戶總是「有賺趕快跑,賠錢卻拼命抱」。不,我們只能說這個現象存在:人們在選擇賣出股票時,會傾向賣出賺錢的股票,但不能說它是賠錢的原因。

散戶投資人賠錢的主因,永遠,總是,因為:

  • 無法理解投資標的而無所依循,
  • 而且打從一開始就沒打算長期持有,
  • 以為投資等於孤注一擲,買低賣高的投機交易。

這些才是主因。處置效應只是在這種慣行的投資行為(其實是投機交易)下,必然出現的不理智(因為無法理智)。畢竟投資理財世界,有如此多的網紅達人和投顧老師,不斷地告訴散戶投資人,(例如)賺10%就可以獲利了結,賠10%就要停損。試想:假設投資人擁有A和B股票,A獲利10%,B虧損-10%,此時若被要求必須停損停利時,自然相對容易賣出獲利的股票A,而對於認賠虧損的股票B會有所遲疑。因為,人們厭惡損失

再次,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讓問題發生。投資人為什麼要做這樣的選擇呢?如果不需要做選擇,就不會有誤判發生的可能。因為:

  • 如果投資人能理解投資標的,自然就有所依循,只會賣出不該持有的股票,無需理會股票是處於獲利還是虧損中。例如:在利率不高於現金殖利率的情況下,採用存股策略以股息為目標,投資相對穩定的金融股、電信股的投資人,就不需賣出短期出現虧損的股票;理解指數化投資的投資人,也不會賣出虧損中的市值型ETF;投資有正直專業經理人的績優公司,也不需賣出任何虧損中的股票。因為這些都是可以持有的股票,理解就會有所依循,倘若都無法理解股票A和B,二選一,當然選擇賣出獲利的A。
  • 如果投資人打從一開始就計劃長期持有,根本不會擁有虧損的股票。因為上述這些屬性的股票,長期而言,都不會虧損。沒有股票會虧損,就不需在獲利的A,與虧損的B之中做選擇。
  • 如果投資人不進行孤注一擲,買低賣高的投機交易,自然就不會產生虧損。試圖低買高賣,通常會鎖定熱門股,因為熱門股才會有漲跌,才會有波動的價差,也才會賠錢。我們在第二章說過:買熱門股就是投機。短線投機自然會被套到而處於虧損之中,此時才會需要做選擇。當投資人受制於處置效應選擇保留虧損-10%的B,愈攤愈平或長期套牢的情況,就非常可能發生。

總之,沒有套牢,沒有虧損,處置效應就不存在。

萬一,計劃趕不上變化,原本預計長期持有的投資組合,突然之間需要賣股票,但因持有時間不夠長,而使部份股票處於虧損狀態。此時只需專注理解投資標的來決定哪檔股票應該繼續持有,而非依其獲利或虧損的狀況(或比例)來決定,就能避開處置效應可能帶來誤判的影響。這很難,投資人只要明白短期股市漲跌無法預測,即使賣錯股票,也不需後悔或惋惜。

書籍完成目錄

avatar-img
20.6K會員
111內容數
投資就是人生。這大概是我唯一能想出的一句話,來詮釋為什麼投資找不到正確答案的原因。因為每個人都可以有他自己的答案,不管是投資,還是人生。只要選擇良善、正直的企業,或是人生的道路,雖然會有不同的結果,但結果一定不會太糟,而且通常是甜美的。永遠,也不要妥協。不要因為短期的利益,而忽略了長期會帶來的效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股票價格的波動性與交易量的變化,一直是投資者和研究者關注的核心議題。閱讀兩篇論文後的重點摘要與操作心得。 這兩篇論文分別探討了股票價格突破 52 週高低點時的交易量模式與價格走勢,並深入分析了高價與低價的預測性,這些研究不僅揭示了短期市場動能的特徵,也提供了長期價格均值回歸的實證證據。
加入免費👉Discord群組/TG Channel接收市場要聞、產業動態和更新通知。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在高股息ETF的投資中,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的買入時間和賣出時間。一般來說,計算股價和股利的比值可以判斷是否適合買入,而在賣出時,可以以總股利收益作為參考。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的買入和加碼,以及在合適的時間出場,以最大化收益。
股票價格的波動性與交易量的變化,一直是投資者和研究者關注的核心議題。閱讀兩篇論文後的重點摘要與操作心得。 這兩篇論文分別探討了股票價格突破 52 週高低點時的交易量模式與價格走勢,並深入分析了高價與低價的預測性,這些研究不僅揭示了短期市場動能的特徵,也提供了長期價格均值回歸的實證證據。
加入免費👉Discord群組/TG Channel接收市場要聞、產業動態和更新通知。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在高股息ETF的投資中,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的買入時間和賣出時間。一般來說,計算股價和股利的比值可以判斷是否適合買入,而在賣出時,可以以總股利收益作為參考。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的買入和加碼,以及在合適的時間出場,以最大化收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心智是好東西,可以使用它,卻不要被它控制。
Thumbnail
這本書強調心智對現實的影響力,並說明我們可以如何通過控制思想、信念和情感來改變生活。作者也有提供實際的運用和心理訓練方式,幫助讀者可以運用技巧提高自信、改善情緒和實現目標。如果你對心理學和如何通過心智力量來影響生活感興趣,那麼這本書是蠻值得一讀的。
Thumbnail
無論處境如何,我們都有多種選擇。通過心靈的創造力,你可以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選擇失敗或成功。你可以選擇如何感受周圍世界,你也可以選擇如何看待個人生活。 改變視角以服務自己,這並不是否認正在發生的一切,而是臣服於一個真相,那就是一個更大的結果正從一個未知的更高地方展開。 時刻懷著興奮與期待的心
Thumbnail
我們從小到大所攜帶的情緒記憶及社會的集體意識形塑了我們內在的信念,而這些信念影響了我們投射於外境的思想與言行,也逐步影響我們對內在自我的認知。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有時候看錯人,不是因為你瞎,而是因為你善良。有時候相信人,不是因為你蠢,而是因為你把感情看得太重。有時候忍下,不是因為沒理,而是不願去爭了。有時候不是因為你不夠好,而是你判斷錯了。人心真是無法看透。但是我會一直善良無悔,因為我始終相信,心靈美麗,世界就美麗。你給自己一個高度,世界總會還你一個尺度!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各種不同的思維,讓生活中有各種可能。 從不同的思維去思考自己為何這麼想,也是一種更認識自己的方式,當知道為何有這樣的思維與行為的時候,也是一種對自己的確認。 我們都有自己的選擇,也無需用力去影響他人,尊重每個選擇,也讓自己的心保持開放的態度,接納。
Thumbnail
嘗試解釋三個身心靈相關的基本概念,包括集體意識的佔據、對於未知的最佳解、世界終究是二元的。通過這些基本概念的探索,希望讀者能種下一個對內探索的種子,回歸真實和平衡的心態。
Thumbnail
人們相信的東西真是令人難以置信。畢竟,抽象就是這樣過生活的。它生活著,它是人類的方式。抽象的聲音淹沒了我們,使我們相信與真理無關的各種東西。哦,瞭解你在設計中的權勢是如此美好。這是你唯一的機會。因為你的權勢將在遠處嗅到一個想法。因為對一個人來說,最不健康的事情就是在不知道有地方可去的情況下離開流動。
心智是好東西,可以使用它,卻不要被它控制。
Thumbnail
這本書強調心智對現實的影響力,並說明我們可以如何通過控制思想、信念和情感來改變生活。作者也有提供實際的運用和心理訓練方式,幫助讀者可以運用技巧提高自信、改善情緒和實現目標。如果你對心理學和如何通過心智力量來影響生活感興趣,那麼這本書是蠻值得一讀的。
Thumbnail
無論處境如何,我們都有多種選擇。通過心靈的創造力,你可以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選擇失敗或成功。你可以選擇如何感受周圍世界,你也可以選擇如何看待個人生活。 改變視角以服務自己,這並不是否認正在發生的一切,而是臣服於一個真相,那就是一個更大的結果正從一個未知的更高地方展開。 時刻懷著興奮與期待的心
Thumbnail
我們從小到大所攜帶的情緒記憶及社會的集體意識形塑了我們內在的信念,而這些信念影響了我們投射於外境的思想與言行,也逐步影響我們對內在自我的認知。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有時候看錯人,不是因為你瞎,而是因為你善良。有時候相信人,不是因為你蠢,而是因為你把感情看得太重。有時候忍下,不是因為沒理,而是不願去爭了。有時候不是因為你不夠好,而是你判斷錯了。人心真是無法看透。但是我會一直善良無悔,因為我始終相信,心靈美麗,世界就美麗。你給自己一個高度,世界總會還你一個尺度!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各種不同的思維,讓生活中有各種可能。 從不同的思維去思考自己為何這麼想,也是一種更認識自己的方式,當知道為何有這樣的思維與行為的時候,也是一種對自己的確認。 我們都有自己的選擇,也無需用力去影響他人,尊重每個選擇,也讓自己的心保持開放的態度,接納。
Thumbnail
嘗試解釋三個身心靈相關的基本概念,包括集體意識的佔據、對於未知的最佳解、世界終究是二元的。通過這些基本概念的探索,希望讀者能種下一個對內探索的種子,回歸真實和平衡的心態。
Thumbnail
人們相信的東西真是令人難以置信。畢竟,抽象就是這樣過生活的。它生活著,它是人類的方式。抽象的聲音淹沒了我們,使我們相信與真理無關的各種東西。哦,瞭解你在設計中的權勢是如此美好。這是你唯一的機會。因為你的權勢將在遠處嗅到一個想法。因為對一個人來說,最不健康的事情就是在不知道有地方可去的情況下離開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