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興起的現代主義深深地影響了全世界的城市發展,以效率為導向的城市設計,使車輛、大型公路取代過去的人行街區、街場市集,城市的多元功能因此失衡,城市提供給人們的停留空間嚴重遭到侵蝕。然而,隨著70年代歐洲社會運動開始,歐洲各城市首先將城市空間設計概念回到人群本體,丹麥哥本哈根利用40年的時間改造成為行人天堂;倫敦則在2004年因為倫敦奧運,捨棄車本主義,現在倫敦為世界行人友善城市之一。但令人遺憾的是,絕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城市仍深受交通混亂、行人安全建設嚴重不足之苦。包含台灣,城市規劃的概念巨幅落後40年來的經濟成長,人本城市的路還很漫長。
人本城市到底是什麼? 不僅僅是行人最大,車要讓人的狹義解釋,而是人們想要賦予城市什麼樣的功能。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民國111年11月止,全台灣汽機車輛登記 2,282.9 萬輛,台灣的總人口也不過約2350萬人,而且未來可望超過總人口數。台灣各城市的功能定位,沒有人說得清楚,都市的整體空間 (民眾可依靠徒步、自行車的需求)幾乎看不見。反之,個別建築 (定點商場、地標)搭配大型停車場在台灣卻越來越流行。這種情況出現時,城市需要不斷擴張,各種有效率的公共運輸就難以發揮功能。為何台灣被稱座車本主義在於,各種城市建設大部分為了車輛服務,只有興建更多的交流道、寬敞馬路連接重劃區與商業區,卻鮮少重視老舊城區的安全空間,以提升大眾運輸效能。
除了交通安全以外,城市中的休憩空間,例如河岸徒步區、人群休憩與社交用的長椅、集會的廣場都是創造人本城市的要素,因為城市能夠邀請人停留在公共空間,使有限的城市資源集中人群,進而創造商機、慢活、安全。以英國布萊頓新街 (New Road, Brighton)為例,2007年這條路改為行人徒步區後,步行交通提升了62%,停留在此處的人數增加了600%,市容也獲得很大的提升。
在快速移動的車輛出現之前,我們可以想到的城市如威尼斯、羅馬,早期都有服務於人群的市集、大小適中的廣場,以配合人類時速5公里的行走速度。在沒有車輛的年代中,55,000人居住在7.8平方公里的城區顯得輕鬆自在,歐洲城市為何吸引人,與人性化的設計有關。在判斷何種城市更加符合適居之前,需要先釐清「感官尺度」。
人類感官中最能感受城市的是視覺,且偏好的視覺角度,水平視角會大於垂直視角,能夠看出動作變化輪廓的有效距離為100公尺,縮減到10公尺時,可以感受到對方的情緒。同理運用於建築設計上,足球場觀賞的方圓距離大約為100公尺,各式活動則因功能而異。將之套用在城市尺度感知,五層樓以內的建築可以提供人類視覺上更多有趣、密集的資訊,緊湊的街道設計會促使人們走動,寬闊的廣場則讓人停下來觀察。
人類與自行車時速5-20公里的尺度中,面對間隔短的商店招牌、人物、周遭環境,我們的感官可以快速的掌控。如果尺度提升到時速60公里以上,也就是汽機車的移動速度時,空間、廣告號誌都需要加大,會使得開闢空間的需求倍增,人類的感官也會因為適應高度變化的景象感到疲累。
上述的整理會呼應到現代新興都市的發展,客觀地來說,人類的感官適合小而緩的尺度,太大、太快、太高都會造成破碎的尺度。太大,在台灣的城市中,狹小的街道充滿了車輛,錯誤的東西出現在錯誤的地方,迫使小街道托寬只為了服務於車輛,捨棄了提升自行車與步行效率的機會。太快,約來越多的高速路、高架橋,城市的速度由時速5公里提升至60公里以上,空間尺度大幅增加,城市會無限擴張。太高,建築越來越高、越來越大,巨大的商場與密集的高樓會讓人感到壓迫、空虛。
創造城市的目的是滿足人的視覺、空間感受。
世界上的都市,有些總是充滿活力,時刻充滿人群從事休閒活動,有些卻除了上下班時間外,冷冷清清,充滿深鎖的鐵門。因為好的城市規劃會配上人們的日常活動,創造安全便捷的空間,規劃失敗的城市則浪費太多空間,沒有找到空間安排的合理性。
判斷城市的活力並非僅以人潮判斷,還需計算「停留時間」。同樣的面積、人數,通勤的快速經過與駐足在路邊長椅、咖啡廳有很大的區別。快速的車流移動會造成視覺的快速流逝,就是住宅郊區的風景人文貧乏的原因。反之,一個充滿安全步行街道、商家互動的區域,人潮的聚集會使各種活動、多元文化蓬勃發展。舉台北的例子,西門町商圈為何比東區更吸引人? 行人徒步區的規劃會使固有人潮停留得更久,對比東區忠孝東路旁的車潮與違停,西門町更具逛街的魅力,有更多元的商家、活動出現。和緩的步行與自行車,對比車輛移動帶給人們的擔心、害怕,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城市體驗,可想而知。
走在臺灣的路上,人行道寥寥可數、自行車道幾乎為零,路障、違停、違法占用,加上大多數駕駛沒有行人優先的觀念,行人空間如同跑酷般困難。2023年,台灣交通死亡人數維持約三千人,強制性的行人優先建設勢在必行。
交通安全與運輸效率可兩全其美,筆直寬廣的人行道搭配自行車專用道,促使人們轉換交通方式。舒適的步行路線會提升人們使用地鐵、公車的意願;騎乘腳踏車通勤能免去塞車之苦,又能大大減少事故發生率。
談到永續,步行交通和自行車交通所消耗的能源,分別只有汽車的5%與2%,一條寬3.5公尺的人行道,就能消化2萬人次的交通量,步行與自行車交通更能有效利用空間,降低碳排。此外,交通出行方式也與健康高度相關,高度仰賴汽車的城市無法自然而然地在日常生活中從事運動,一座有完善人行空間與自行車道的城市,不需要特別前往健身房使用跑步機、飛輪,在車本主義國家中,通常也有較高的肥胖率。根據OECD數據,美國有36.2%的高度肥胖率,法國僅21.6%,肥胖率或許也與飲食、基因相關,但比較相似性較高的北美、歐洲,北美國家普遍有更高的肥胖盛行率。
改變城市健康政策,邀請人們步行、騎自行車,所需投資成本不高,更能提升生活品質降低醫療負擔。
一座城市有各式各樣的人群,有年輕人、老人、身心障礙者、觀光客、商人,要創造自由、讓人呈現自我的空間,無論什麼樣的人都能從容、優雅、平等的在城市中通行並解決生活需求。對於行人來說,不喜歡狹窄的人行道、充滿時項號誌、各種車輛通道,行人空間設計應該要是最自然的方式直線前進,和層次豐富的地景。
階梯對於行動不便者、搬重物者是很大的打擊,在心理層面會使人產生心理壓力,甚至有很差的運輸效率,因為大部分人會選擇繞道避開,或排隊搭乘電梯,這也是現代城市漸漸淘汰天橋的原因。
大多數的亞洲新興城市的城市發展邏輯次序為: 建物群、空間、生活,從上方俯瞰視角出發,創造大尺度的建築與空間。或許從遠方、高處眺望像是新加坡、香港這樣的高樓都市非常有趣,但是回歸到居民的生活角度,失去溫度,了無新意。如果城市先從建築群破壞了城市尺度,再想以城市生活作為彌補,將會困難重重。
如果轉變規劃以生活、空間為先,建築群為次要,即便新建社區的建築群有較大的尺度,城市所帶給居民的感受會非常不同。 城市導向生活時會促使建築與道路貼近人群,例如住宅區有密集的各式商店、小型綠地與賞欣悅目的景觀設計。對比重劃區動輒需要駕車採買的情形,造成空間浪費、剝奪人文體驗,小尺度的城市規劃能更加符合生活需要。
本文是作者閱讀了揚·蓋爾 (Jan Gehl)── 人的城市 (Cities for People)這本書後的歸納,非常推薦給城市、交通議題有興趣的讀者們。
人本城市的改造初期由歐洲幾座中型城市1980年代開始,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等,1990年代歐洲大型都市如倫敦、巴黎也相繼因應城市的永續做出改變,2000年代後則有北美、東北亞城市吸取歐洲經驗。過去的城市設計邏輯中,認為汽車的行進速度可以幫助交通效率,縮減城鄉差距。但是沒有想到城市經濟規模帶來的人口集中,使汽車嚴重侵蝕居民的生活,車輛至上的觀念改變了都市規劃的邏輯,人類在車輛、高樓對比下越來越渺小。
這本書的概念很明確地指出城市改造的各種方法原理,但我認為作者更重要的概念是,城市設計與交通建設的改造,成本不高,而且效益遠比我們認為的更多。比如更改標線,鋪設行人徒步區地磚,甚至不須變更用地設計,可惜在台灣許多的建設只能說不能做,人為因素遠大於預算考量。
作者揚·蓋爾 (Jan Gehl)說: 「體貼、關懷和同情心是最重要的城市原料。」要看出一座城市是否有人的溫度,從城市的各種設施,樣貌就可以得知。一座只有車輛至上的城市,談論保障弱勢族群權益,都是空談。
作者/ 許晉榮
歡迎訂閱,並小額贊助支持創作者持續推出更好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