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生值得好好活: 淡如姐的人生哲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大家在買東西的時候,會不會因為它外表包裝精緻,而下意識的購買了那件商品。

我也會,起初看到天下文化官網在宣傳淡如姐的這本新著作時,我也是深受這本書的書籍封面照所吸引!

書本封面拍得好美!好賞心悅目!再者,書籍名稱也是讓我毫不猶豫地買這本書來細細品味!書名《這一生值得好好活》不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生活嗎?

我想好好的把這一生,活好,而不留遺憾!往事已矣!來者可追!相信擁有豐富人生閱歷的淡如姐,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增添養分!

接下來,我想和大家分享書中特別有感觸的吳淡如的人生哲學。

最該節儉的是情緒成本的浪費

書上提到人應該甩掉沉沒成本,才能專注未來。在心理學上稱做「沉沒成本的偏誤」就是人們太在意過去發生的事情,把已經不可能挽回的損失當成重要成本來計算。

明明自己現在過得好,卻偏偏一直緬懷曾經的不幸。比方一個童年過得很苦的創業者,當他成功之後,會有兩種極端反應:一種極端揮霍,想填補過去情緒的洞,它已不存在於現實。另一種是極端小氣,怕苦日子再度來臨,認為只有自苦才會會成功,所以對待自己仍非常小氣。

過度對自我節儉,並不會讓自己快樂。小時候的我家境並不優渥,曾經醬油配稀飯過一天。所以我再面臨消費選擇上常吃苦頭。比方說捨不得搭計程車回娘家,選擇轉乘公車多花3倍時間成本。或是在旅遊選擇上,總選擇可以當天來回的行程,捨不得住飯店,因為住飯店所費不貲!因此少了些在外地旅遊的美好回憶。

因此從現在起,我要拋開過去辛苦的童年生活,展望未來,在自己的往後的生活儲存美好回憶成本,而不要在不可逆的時間上,浪費寶貴的回憶財富。

別被杏仁核綁架,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我想人的這一生,如果可以好好和自己的情緒當好朋友,應該會過得較快樂吧!作者在書上提到自己是個情緒成本相當高的人。也深受母親的情緒波動而影響日後人際交往。

我也是位容易受到別人情緒影響的人,常因為別人一句不經意的話,思考許久,難道我做錯了什麼嗎?而讓自己整天悶悶不樂,連帶影響我身邊的人!

心理學上,作者分享她學過一個技巧,就是不要讓你的憤怒傳達到你的杏仁核。如果你有察覺,在來得及的時候,快要被點火前的六秒鐘,阻斷這個通路的話,應該不會到達理智完全無法控制的盛怒狀況。這個叫做不被杏仁核綁架。

作者還提到情緒波動比較大的人,在杏仁核發揮作用時,常常變成綠巨人。

而杏仁核綁架是《EQ:決定一生幸福與成就的永恆力量》作者丹尼爾.創造的名詞,說的就是「杏仁核」的重要性。

有一個有效方法:當我們火冒三丈,情緒無法平復,可能會做出錯誤判斷時,可以默念「不要讓杏仁核綁架了」六次,或許能幫助恢復你的理性。

「綁架」這兩個字在這裡用的很好,因為你因此不得自主,控制你的不是你,而是情緒。

如果我們能不被任何人、任何情緒綁架,我們才能活得好。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顛峰已過,做自己人生的主角

作者在書上提到不管你努力或不努力,你的人生畢竟會走向終點,雖然殊途同歸,但是要走什麼路、如何走這條路、走得高不高興,都是你的選擇。

有限人生,就當來地球體會一遭,那你也該負責讓自己用想要的方式過得好,何況只有你能負責。

每個人都是生命的主宰者,我們有權選擇如何過生活,作者提到我們都必須讓自己的未來比過去更有趣。所以把自己活得愈來愈好,是我們可以為自己做主的。

楊紫瓊在奧斯卡盛會領獎時說:「女士們,千萬別讓任何人告訴你顛峰已過。」在那個以外貌當成最重要資產的演藝圈,這句話饒富深意。

鍛鍊自己的路、提升自己的路,都是難走的路,但當中必有一種被幸福感充滿的悸動。人生就是在不斷看到自己的改變而有趣。

最後,作者吳淡如提醒大家!相信你值得好好的活,不要為任何人的期望而活,也不需要成為誰的理想。

這個世界上最在意你的,只有你,只有你能定義人生,然後,帶著你的勇氣朝著你要的方向奔去,越難的路,會帶給你更多的禮物。

閱讀這本書,彷佛朋友般向我們訴說生活中,我們要好好愛自己!才能不枉此生!願你我都能過好我們這一生,活得自在精釆!活出自我!

#吳淡如

#這一生值得好好活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讀書心得

#珍妮老師真心推薦

#2024第12本閱讀筆記

avatar-img
38會員
121內容數
大家好! 我是珍妮閱讀筆記坊粉專經營者 我是珍妮老師 熱愛閱讀 熱愛寫閱讀筆記 興趣是唱歌、看電影、畫畫、聊天……. 歡迎大家多跟我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賦予女性力量,幫助女性突破傳統的框架,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樣子。
Thumbnail
我們時常聽到一句話是「女性應該要為自己而活」,但通常女性只要有了家庭及孩子之後,似乎就不再只是為了自己而活。 過去的傳統觀念對女性有諸多期待,比如從小被教導要學習煮飯及料理家事,為的就是以後結婚能照顧丈夫及孩子,即便小時候聽到這些觀念感到頗不以為然,但真的步入家庭之後,仍然不自覺地把這些工
Thumbnail
還記得,才剛讀完《致富覺察》,怎麼在這麼短的時間,郝哥又出新書了! 那天,在Podcast聽到郝哥談論一個主題,是關於郝哥的小妹,婚後的她,一直是一位非常稱職的全職的家庭主婦。然而,在育兒的空巢期,她開始對自己存在價值產生疑問。
Thumbnail
喜歡閱讀各式故事的Sunny,近期閱讀完一本以「什麼活法最適合你」為主題的書,尤其以「女性」為視角來探討許多生活中、工作上的挑戰。 《這一生值得好好活》這本書,是由Sunny很欣賞的一位作家吳淡如所寫的,她出書、錄podcast多年,她很犀利、很會說故事,同時也把她的人生活得很精彩,以快領老年
Thumbnail
這本書的封面吸引了我,因為書名《這一生值得好好活》不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生活嗎?這篇文章分享了淡如姐的人生哲學,包括對情緒成本的浪費和不被情緒綁架的建議,以及關於選擇人生路的主動權。閱讀這本書,彷佛朋友般向我們訴說生活中,我們要好好愛自己!
Thumbnail
今天早上說服我起床的就是可以拿到吳淡如剛剛出的新書吧!可以帶來昨天發現的咖啡店,並且把書給看完。 寫作加上看書應該是我最幸福的一件事吧!
Thumbnail
過去,我一直認為事業成功是人生最重要的追求。事業成功帶來了地位、財富,也是個人價值的體現。然而現在的我知道,生活中有其他更美好的事物值得我去珍惜和感激。而愉悅感的高低,關鍵不在價格,而在於是否擁有把生活過得好玩的創意。 當人生進階到了這個階段,我明白現階段對我而言最珍貴的無非是時間、空間和健康。
Thumbnail
來也匆匆,卻也匆匆,生命一陣風。 為何而來? 為何而走? 為何生命蹉跎? 1.減少混亂 熱情沒那麼重要 每個人都在四處尋找熱情,坦白說,它被高估了。 在霧裡開車,與其找前方5公尺的路標,不如先了解自己的目的地。 外尋夢想是空泛,內尋願景是清醒。 太滿了! 創意就在我們心中,只
Thumbnail
我們常被外界的規則定義, 好像完成了什麼成就、滿足了什麼條件,才是所謂的成功,可是這些真的是我們要的嗎?
服藥的歲月有2年多了吧 不知道是內心真的釋懷?抑或是藥效的關係? 面對這一連串的事件 還算能平靜面對 也許在心裡對於某些事情仍會有抱怨、有情緒 但至少強度都減少了很多 盡量不帶情緒的工作與生活 不會大笑,但也慶幸不會大哭 偶爾心情低落至極才會落下一些淚水 但至少,不會無時無刻落淚 我想人生大概就會這
Thumbnail
賦予女性力量,幫助女性突破傳統的框架,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樣子。
Thumbnail
我們時常聽到一句話是「女性應該要為自己而活」,但通常女性只要有了家庭及孩子之後,似乎就不再只是為了自己而活。 過去的傳統觀念對女性有諸多期待,比如從小被教導要學習煮飯及料理家事,為的就是以後結婚能照顧丈夫及孩子,即便小時候聽到這些觀念感到頗不以為然,但真的步入家庭之後,仍然不自覺地把這些工
Thumbnail
還記得,才剛讀完《致富覺察》,怎麼在這麼短的時間,郝哥又出新書了! 那天,在Podcast聽到郝哥談論一個主題,是關於郝哥的小妹,婚後的她,一直是一位非常稱職的全職的家庭主婦。然而,在育兒的空巢期,她開始對自己存在價值產生疑問。
Thumbnail
喜歡閱讀各式故事的Sunny,近期閱讀完一本以「什麼活法最適合你」為主題的書,尤其以「女性」為視角來探討許多生活中、工作上的挑戰。 《這一生值得好好活》這本書,是由Sunny很欣賞的一位作家吳淡如所寫的,她出書、錄podcast多年,她很犀利、很會說故事,同時也把她的人生活得很精彩,以快領老年
Thumbnail
這本書的封面吸引了我,因為書名《這一生值得好好活》不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生活嗎?這篇文章分享了淡如姐的人生哲學,包括對情緒成本的浪費和不被情緒綁架的建議,以及關於選擇人生路的主動權。閱讀這本書,彷佛朋友般向我們訴說生活中,我們要好好愛自己!
Thumbnail
今天早上說服我起床的就是可以拿到吳淡如剛剛出的新書吧!可以帶來昨天發現的咖啡店,並且把書給看完。 寫作加上看書應該是我最幸福的一件事吧!
Thumbnail
過去,我一直認為事業成功是人生最重要的追求。事業成功帶來了地位、財富,也是個人價值的體現。然而現在的我知道,生活中有其他更美好的事物值得我去珍惜和感激。而愉悅感的高低,關鍵不在價格,而在於是否擁有把生活過得好玩的創意。 當人生進階到了這個階段,我明白現階段對我而言最珍貴的無非是時間、空間和健康。
Thumbnail
來也匆匆,卻也匆匆,生命一陣風。 為何而來? 為何而走? 為何生命蹉跎? 1.減少混亂 熱情沒那麼重要 每個人都在四處尋找熱情,坦白說,它被高估了。 在霧裡開車,與其找前方5公尺的路標,不如先了解自己的目的地。 外尋夢想是空泛,內尋願景是清醒。 太滿了! 創意就在我們心中,只
Thumbnail
我們常被外界的規則定義, 好像完成了什麼成就、滿足了什麼條件,才是所謂的成功,可是這些真的是我們要的嗎?
服藥的歲月有2年多了吧 不知道是內心真的釋懷?抑或是藥效的關係? 面對這一連串的事件 還算能平靜面對 也許在心裡對於某些事情仍會有抱怨、有情緒 但至少強度都減少了很多 盡量不帶情緒的工作與生活 不會大笑,但也慶幸不會大哭 偶爾心情低落至極才會落下一些淚水 但至少,不會無時無刻落淚 我想人生大概就會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