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2/0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如果只有工程師賺錢,念文組要幹嘛?


raw-image

(《離開學術界:實用指南》)


每到學期的結束,學術圈的朋友見面總是會不約而同地聊起求職、找工作、論文、paper等等的壓力。作為文組PHD的大叔過來人,跟朋友聊到他們即將面臨的求職壓力,或是根本看不太到未來的學術就業市場前景,總是會讓自己重新想想,如果,只剩下工程師的工作賺錢,那文組的訓練還有什麼意義嗎?


先講我自己心中的答案,如果讓我有機會重新來想過,從生命的路徑來說,我雖然不見得會直接選擇另外一個專業領域攻讀博士(或可能會選一個再近一點的領域),但我應該會在自己念博士班的時候有更多元的學習或是工作專案經驗;而不會只將全部的心力都放在學術研究上。這當然有些機會成本。比方說,時間挪去做paper以外的事情,學術生產力就會下降。但同時,卻也有機會讓自己更產業或是社會動態有更多的連結。


在台灣,有不少學院裡的博士訓練,還是把研究生當作「學者」來訓練。這當然無可厚非。但前提是,畢業的學生也要真的找得到工作,才不會覺得這個訓練是浪費的...。文科博士多半少則五年,多則七到甚至十年起跳。念書時候又多半是人生最精華的時刻。然後,如果辛辛苦苦畢業之後,發現除了學校之外,在台灣,私人企業給文科博士的待遇,恐怕都不太能跟一個有經驗的碩士競爭(其他國家的經驗就暫時不討論了~)。更不用說不同產業極大的薪資差距了(沒錯我說的就是理工與文組的差距)...。到底要怎麼平衡,文科的學術訓練,又可以跟產業動態不至於太脫節呢。如果畢了業,無法在學校謀職教書,那進入私人公司到底可以做什麼養的活自己,卻又不太會對不起自己的「文科專業」訓練呢?


前陣子學術圈朋友流傳有一本書叫做《逃離學術界:實用指南》。談論一個美國的博士生如何從學院逃離到業界的過程,並給了這些想從學院進入到一般社會生活的人,中肯的建議。看完之後,最心有戚戚焉的一段,應該是,如果有志於到業界工作的學術圈朋友,應該第一個問自己的問題是,「你的學術訓練對一家私人企業的可能貢獻是什麼?」


你的學術訓練對一家私人企業的可能貢獻是什麼?

這個問題對每一個學門可能差別頗大,但如果越是理論,或是應用程度越低的領域,似乎就真的越來越難回答...。我覺得即便在西方的學院訓練裡,也很難有一體適用的答案。但這個問題,真的沒有什麼答案嗎?


我覺得,還是有。我自己會把學院裡的知識,區分為「硬知識」跟「軟知識」。這不是什麼偉大獨創的概念。但對文組的訓練來說,我自己覺得應該特別區別這些「應用性較強」,跟「理論性較強」的不同專門領域。前者,前者我覺得趨近於硬知識,後者較接近軟知識。而我自己覺得,硬知識是一種與時俱進的工具,他是一種可以很快跟企業、社會不同工作接軌的工具,例如會計、行銷、建築、電腦工程,或是最近的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等,但長遠來說,它未必能驅使你對一個專門性的工作有長遠的熱情或是興趣(當然很多人對工作的認知不一定是興趣或是熱情拉...),而發展的潛力可能也會有所限制。軟知識,相對來說雖然跟企業或是社會接軌較弱,但長遠來說,卻有較大的發展潛力。這回用理組的例子來說。


即便這幾年人工智慧領域似乎在各行各業領域大爆發。但市場上最炙手可熱的人才,卻未必都是資電領域的人才。我自己遇過蠻多數學系、物理系,統計系跳出去做程式開發的人大有人在。這些領域在傳統的學院理,反而是理論性極強的領域。他們過去的應用程度未必比文組高。但卻在新興科技裡,需要大量理論深度跟知識密度極強的投入,搭配一定程度的硬知識。這兩者之間的結合,反而造就既往學院知識未設想到的發展領域。

跳回來說文組的專門領域,也有很多是有硬知識層面跟軟知識層面的不同面向。歷史系找文獻檔案可能是其他專門領域很難超越的硬知識(有些人更偏好說是詮釋事件或是故事的能力)。外文系的跨語言學習能力可能是一種優勢。社會系,從自身的經驗來說,以計量方法推估人類的行為模式,算是到職場上目前為止都還很受用的思維跟工具。


總之,與其區隔文組與非文組的區別,不如說,人類社會所建構的學院知識領域,似乎正面臨一個新的衝擊跟挑戰。學院所提供的知識,或許跟職場的差距越來越大(過去或許本來就不是太近...)。但如果從更寬廣的職涯發展到路來說,這似乎反而讓更多有專門學術訓練的人,在掌握一些進入社會工作的巧門之後,得以讓他們的專門知識,更能發揮比過去更無窮的潛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