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篇] 回顧與展望
avatar-img
曾箏

[修身篇] 回顧與展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每到歲末年初,回首過去展望未來,似乎成為一種習慣,去年底,我前所未有認真地思考過去與未來,想想,自己的二○二三似乎還挺不錯的。

二○二三年換了新工作,雖不是高大上為人稱頌的行業,卻是能讓我安心能永續經營的公司,50+的年齡能順利轉換職場,是開心的。平時有感而發時,就喜歡寫寫文字,曾有人說過文風很適合家庭版,二○二三年在福報家庭版刊出十九篇文章,也算是一個里程碑吧!對了,還試過兒童作文教學,二○二三年,應該是我最勇於嘗試的一年。

二○二三年最後一場讀書會共讀的是《刻意暫停》,裡面提到人生設計圖,那是目的,也是方向。書友們都很棒,對自己的人生都有意識的計畫、安排,有人在喜歡的工作領域中繼續深耕,有人挑戰自己選擇碩士在職專班,拓展廣度與深度,我問自己,有什麼想法呢?

我相信,所有的經歷與相遇,都是最好的安排,因為遇過所以明白,愈是想掌握一切,愈是留不住,唯有放棄執念,反而會有意外收穫。可以有計畫,但不需要勢在必得,人生唯一不變的就是無常,用合適自己的力道往前走,走向每一個敞開的大門。

三年前家有國中考生,二○二四年成為高中考生。她們是我心中之重,端茶遞水當啦啦隊,後備補給是必須的,這一役,媽媽是後盾。雖然六十五歲前不可能退休,無法工作後的生活基金需要及早準備,無法大富大貴,但得有基本生活的活水源泉,理財計畫必須認真對待。懶得運動的我告訴自己,最節省開支的方式就是身體健康。一筆一劃寫在記事本上,二○二四年不能再偷懶了,要向二○二三年看齊,突破自己。

如果左右聯是親情、健康與理財為主題的話,橫批就是「潤物細無聲」,如陽光空氣水般的存在,一點一滴地影響周遭,傳遞善的能量,以言行,也以文字。

二○二四,我準備好了,只要活著,就有力量。

人間福報刊登於2024/2/2

avatar-img
曾箏
62會員
358內容數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曾箏 的其他內容
說起緬甸,不知別人會想到什麼,我的關鍵詞是軍政府、翁山蘇姬、貧困與詐騙集團等負面印象,自然也不會想多去了解。女兒班上有位僑生同學來自緬甸,聽到新鮮事女兒就會講給我們聽,我也開始對這個國家有了興趣。 三月二十八日,緬甸發生規模7.7級地震,連帶影響一千公里外的泰國曼谷,一棟未完工三十層樓建築瞬間夷為
因為一則貼文,認識了蒔芳,聽說那則貼文,在不大的水池裡,激起了不小的漣漪,水面上的漣漪會隨著時間消逝,但心上的漣漪不會,它會慢慢消融,刻在骨子裡,化在血液裡,改變或重整未來的生活。那則貼文是這樣寫的: 「我見過一個溫和有禮的青年,陽光下的他,熠熠生輝。
孩子小的時候,像小蝸牛般慢條斯理,對身邊事物漠不關心,那時,我希望她們學會熱情、堅持與勇氣,能有熱愛的興趣或專業,遇到困難能多堅持一下,有勇氣面對人生突來的困窘或難關,如此,我也能不擔心太多。上了大學的她們,讓我驚豔,比我想得還要好,能堅持自己所想,有勇氣一遍遍嘗試突破自身困境,讓身為母親的我,忍不
說起緬甸,不知別人會想到什麼,我的關鍵詞是軍政府、翁山蘇姬、貧困與詐騙集團等負面印象,自然也不會想多去了解。女兒班上有位僑生同學來自緬甸,聽到新鮮事女兒就會講給我們聽,我也開始對這個國家有了興趣。 三月二十八日,緬甸發生規模7.7級地震,連帶影響一千公里外的泰國曼谷,一棟未完工三十層樓建築瞬間夷為
因為一則貼文,認識了蒔芳,聽說那則貼文,在不大的水池裡,激起了不小的漣漪,水面上的漣漪會隨著時間消逝,但心上的漣漪不會,它會慢慢消融,刻在骨子裡,化在血液裡,改變或重整未來的生活。那則貼文是這樣寫的: 「我見過一個溫和有禮的青年,陽光下的他,熠熠生輝。
孩子小的時候,像小蝸牛般慢條斯理,對身邊事物漠不關心,那時,我希望她們學會熱情、堅持與勇氣,能有熱愛的興趣或專業,遇到困難能多堅持一下,有勇氣面對人生突來的困窘或難關,如此,我也能不擔心太多。上了大學的她們,讓我驚豔,比我想得還要好,能堅持自己所想,有勇氣一遍遍嘗試突破自身困境,讓身為母親的我,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