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寫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今天心血來潮在方格子上面閱讀其他作者的文章,看看大家都在寫什麼。

先前在平台上看文章,多半是從首頁的「精選內容」進入,或者是某些被掛在單篇文章底下的「你可能也想看。今天,從曾經留言或互動的格友連出去,意外連到許多之前未曾看過的作者。而檢視在一些留言板時常出現與互動的作者名字,似乎可以感覺到,其實作者群之間有個隱而未顯的社群連結——一個靠著文字與內容建造起來的網絡關係。

於是,原先只點開了幾篇文,讀完文章接著看底下的留言討論,看到了有趣的留言,就連到留言者的頻道,再往下接著讀。就這樣,一個連一個,視窗愈開愈多。原本只打算讀個半小時,後來差不多刷了兩小時,直到準備要出門了才暫停。

讀到好些篇喜歡的內容,有的呢,充滿畫面感,帶你身歷其境;有的呢,不僅有畫面,還是動畫哩,摘要在下面跟大家分享。


熟齡文青的悲情城市:

未曾想,過去存在於課本或書籍裡的內容,活脫脫在知道的人身上發生過,會是什麼樣的感觸。原來,歷史沒有很遠。

文中描述景美軍事看守所接見室的場景,特別是在文章的最後,當原來的看守所,變成了「紀念園區」之後,作者看著前面一群熱鬧的參觀人群,背景襯著導覽員對該處背景的聲音,而他就站在那裡,一個帶著歷史與家族記憶的人,就站在那裡。

(╥﹏╥)(╥﹏╥)(╥﹏╥)(╥﹏╥)



小日光的烏龍事件簿:

ㄟ,簡直跟動畫一樣的情節。

雖然,作者寫的似乎是一件生活「小事」(是說,能遇上這麼一連串的連環不湊巧,其「日常皆如演大戲」的體質似乎不容小覷 XD),但是,當作者寫出了內心的瘋狂OS,對照她實際的應對方式,那個反差啊,讓每個環節皆充滿戲劇張力。

還會讓讀者跟著緊張:「啊,機車臨停在紅線嗎?」「啊!居然沒有趕上嗎?」還想跟著一起罵:「啊啊啊!阿伯走開,關你屁事啊!」還有還有,最後出現的那位堅持不懈要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媽媽……,完全可以從文字中感同身受作者的「老天爺啊!」

或許是因為經驗相似:我也不愛那樣的阿伯、也曾經在火車站為了送人接人臨停在馬路邊,還有一個,日夜不停持續24小時開張營業的內心小劇場。



再分享一個,陽台觀察者的陽台:

對於植物完全陌生的我,無法對陽台的小動物與小植物提出任何有深度的心得,頂多是超級膚淺的「圖片也拍得太漂亮了吧!」「那個山蘇的嫩葉QQ的好可愛!」或者「那綠繡眼綠得好鮮活、生得好精緻,化妝技術比我強XD」。

在這幾年的生活中,我唯一好好養過的植物只有虎尾蘭,從一盆變六盆(挺胸)。

總之,讀陽台觀察者,就是學習來著,不管是從來沒見過,或者可能有見過但不知道其芳名與性格的小朋友們。如果不是陽台觀察者,我大概還不知道,原來,陽台可以這麼熱鬧呀!他的陽台,或許時刻都在上演著熱鬧精彩的小短劇吧!



啊還有,黃璧怡的新章節:

作者從自己的生活經驗與觀察出發,捕捉日常的靈光乍現,分享感受與思考。

我特別喜歡「做一個連自己也喜歡相處的人」這篇,作者從自身的體驗中反思,打開了另外一雙眼睛,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

雖然乍看標題時,我想到的是:透過做一個「自己也喜歡的人」能夠讓自己不至於討人厭,能夠更好地與外在世界相處。



還有 小倖的自我揭露:

透過個人經驗分享,讀者更能貼近真實的患病狀態,也比較理解了真正患有「強迫症」的人,他們所面對處境或日常挑戰是什麼。

「強迫症」在社交平台上頻繁出現,到後來似乎更常被作為一種形容詞使用,如同「社恐」,都是用來表達一種感覺、一種形象,一種在某些場合方便溝通的「自我標籤」。




最後,想分享幾位我在真實世界中認識的朋友寫的文章:

  • 和月亮一樣溫柔的存在的 瑄月

還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ylvie的移動城堡
71會員
111內容數
我和我的日常觀察、讀書筆記,還有基於個人生活經驗的反思與體驗; 我和你和他的互動、以及跨越不同社會關係網絡而激起的煙花、水花與火花。
Sylvie的移動城堡的其他內容
2024/06/29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寫作對她和朋友的改變,從如何組織文字到擁有更多創意點子。她透過寫作找到了日常生活的節奏,並深刻體會到寫作的益處。同時也分享了在吐司會中擔任幹部的經歷,對新成員的接納和組織的協調。整篇文章溫暖感人,充滿正能量和鼓舞人心的信息。
Thumbnail
2024/06/29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寫作對她和朋友的改變,從如何組織文字到擁有更多創意點子。她透過寫作找到了日常生活的節奏,並深刻體會到寫作的益處。同時也分享了在吐司會中擔任幹部的經歷,對新成員的接納和組織的協調。整篇文章溫暖感人,充滿正能量和鼓舞人心的信息。
Thumbnail
2024/06/23
最近的日常似乎也逐漸趨於平穩,或許可以開始嚐試把原來想做的事情納入到平穩的日常中,建立一點點紀律。如在工作中每週三都發電子報,每個月的最後一個週五和朋友一起舉辦讀書會等等。時間過得愈快,如何讓自己立的flag落地實踐呢?
Thumbnail
2024/06/23
最近的日常似乎也逐漸趨於平穩,或許可以開始嚐試把原來想做的事情納入到平穩的日常中,建立一點點紀律。如在工作中每週三都發電子報,每個月的最後一個週五和朋友一起舉辦讀書會等等。時間過得愈快,如何讓自己立的flag落地實踐呢?
Thumbnail
2024/04/15
今天是連續第60日的日更,明起暫停,調整發文方式。 原先在日常的運轉中,一直想盡各種方式要維持日更的原因是:深知自己一旦停下來或者幫自己放水之後,就很難再維持或者重新進入到一個有紀律的輸出狀態。 甚至,在遇到周末或者節假日整天不在家裡時,還會預設排程,維持每日發文。 不過,如果以第一性原理回頭
Thumbnail
2024/04/15
今天是連續第60日的日更,明起暫停,調整發文方式。 原先在日常的運轉中,一直想盡各種方式要維持日更的原因是:深知自己一旦停下來或者幫自己放水之後,就很難再維持或者重新進入到一個有紀律的輸出狀態。 甚至,在遇到周末或者節假日整天不在家裡時,還會預設排程,維持每日發文。 不過,如果以第一性原理回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感謝最近支持訂閱 越來越有繼續創作分享的動力! line 裡可以直接交留 歡迎加入! 記得要方格子名稱一樣比較好喔! 我比較好對名單 感恩 兩個群組
Thumbnail
感謝最近支持訂閱 越來越有繼續創作分享的動力! line 裡可以直接交留 歡迎加入! 記得要方格子名稱一樣比較好喔! 我比較好對名單 感恩 兩個群組
Thumbnail
最近和一些長期追蹤的創作者互動後,發現他們在文字表現上雖然很厲害,但在真實對話中卻顯得有點溝通不良。這讓我擔心這樣的情況可能會對那些追蹤他們的人產生影響。我知道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但還是想要抒發一下。
Thumbnail
最近和一些長期追蹤的創作者互動後,發現他們在文字表現上雖然很厲害,但在真實對話中卻顯得有點溝通不良。這讓我擔心這樣的情況可能會對那些追蹤他們的人產生影響。我知道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但還是想要抒發一下。
Thumbnail
像臉書、IG,或是Threads等,這些可以迅速獲得反饋的社群平台,為了快速輸出、交流,所以講重點;和所謂的部落格,像是痞客邦、方格子、UDN等平台,在閱讀或寫作時,不論是作者還是讀者,都能夠好好吸收、消化、整理內容,這類的平台非常適合長文章。從寫作的角度上來看,我覺得兩者中間差距在「沉澱」。
Thumbnail
像臉書、IG,或是Threads等,這些可以迅速獲得反饋的社群平台,為了快速輸出、交流,所以講重點;和所謂的部落格,像是痞客邦、方格子、UDN等平台,在閱讀或寫作時,不論是作者還是讀者,都能夠好好吸收、消化、整理內容,這類的平台非常適合長文章。從寫作的角度上來看,我覺得兩者中間差距在「沉澱」。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前言] 哈囉大家,這是本熊在方格子的第一篇文章la~ 重點說明:這邊會陸續把之前在社群帳號的文章轉貼過來,想回顧舊文的話歡迎追蹤^.< 至於為什麼要轉貼過來呢?詳細可以看這篇:https://www.plurk.com/p/3fhbr02c8g 那因為都是一年多前舊文的關係,有些文章會有時效
Thumbnail
[前言] 哈囉大家,這是本熊在方格子的第一篇文章la~ 重點說明:這邊會陸續把之前在社群帳號的文章轉貼過來,想回顧舊文的話歡迎追蹤^.< 至於為什麼要轉貼過來呢?詳細可以看這篇:https://www.plurk.com/p/3fhbr02c8g 那因為都是一年多前舊文的關係,有些文章會有時效
Thumbnail
今天從曾經留言或互動的格友連出去,意外連到許多之前未曾看過的作者。而檢視在一些留言板時常出現與互動的作者名子,似乎可以感覺到,其實作者群之間,隱約有個隱而不宣的卻又十分牢靠的社群網絡在裡面——一個靠著文字與內容建造起來的網絡關係。
Thumbnail
今天從曾經留言或互動的格友連出去,意外連到許多之前未曾看過的作者。而檢視在一些留言板時常出現與互動的作者名子,似乎可以感覺到,其實作者群之間,隱約有個隱而不宣的卻又十分牢靠的社群網絡在裡面——一個靠著文字與內容建造起來的網絡關係。
Thumbnail
醜話先說!不喜勿入~純屬個人想法,所有建議僅供參考。 這篇文章被我壓了很久,想想…還是發了吧!本來是要發沙龍的,但我話實在太多~ ٩(๛ ˘ ³˘)۶ 所以只能發文章啦~ 我想只要是創作者都逃不開這幾個魔咒。追蹤數、按喜歡、留言和點閱率!別說你只想寫給自己看,只想寫給自己看的話就是私人日誌了,
Thumbnail
醜話先說!不喜勿入~純屬個人想法,所有建議僅供參考。 這篇文章被我壓了很久,想想…還是發了吧!本來是要發沙龍的,但我話實在太多~ ٩(๛ ˘ ³˘)۶ 所以只能發文章啦~ 我想只要是創作者都逃不開這幾個魔咒。追蹤數、按喜歡、留言和點閱率!別說你只想寫給自己看,只想寫給自己看的話就是私人日誌了,
Thumbnail
創作者留言互動的處理與重要性 創作者發表文章後,常常會面臨不同形式的互動,例如瀏覽數、收藏數、引用數、按讚和留言。這些數據提供了一些文章受歡迎程度的參考,但留言是其中一項直接且深層的互動方式。留言不僅是對文章提出看法的途徑,更是一種深入討論的機會。 留言的價值超越其他的互動 在進行留言互動時,
Thumbnail
創作者留言互動的處理與重要性 創作者發表文章後,常常會面臨不同形式的互動,例如瀏覽數、收藏數、引用數、按讚和留言。這些數據提供了一些文章受歡迎程度的參考,但留言是其中一項直接且深層的互動方式。留言不僅是對文章提出看法的途徑,更是一種深入討論的機會。 留言的價值超越其他的互動 在進行留言互動時,
Thumbnail
最近加入了這個有趣的地方 ,收到了系統關切 ,怎麼還沒看到你的創作 文字,是人們用來溝通交流的工具。 常常會很佩服能把文字依照自己想法,打成一大串文章的創作者。 總是想像,能一直不斷的創作文章,以此維生的人,到底是如何文思泉湧的。 也許真的需要不斷的大量閱讀,才能有更多的文字素材可以隨時讓大
Thumbnail
最近加入了這個有趣的地方 ,收到了系統關切 ,怎麼還沒看到你的創作 文字,是人們用來溝通交流的工具。 常常會很佩服能把文字依照自己想法,打成一大串文章的創作者。 總是想像,能一直不斷的創作文章,以此維生的人,到底是如何文思泉湧的。 也許真的需要不斷的大量閱讀,才能有更多的文字素材可以隨時讓大
Thumbnail
這陣子方格子通知都會看到格友詢問“如何讓更多人看到我的文章?”、“如何增加流量?之類的發文。格友們也會熱情給予建議這些,我是認為秉持著自己初衷去發表,終會遇到喜歡自己作品的同好的。 因為我用了不同於長期以來較多網友知道的SNS 暱稱帳號,也沒打算做任何宣傳,讓自己在方格子是個從零開始的新人。
Thumbnail
這陣子方格子通知都會看到格友詢問“如何讓更多人看到我的文章?”、“如何增加流量?之類的發文。格友們也會熱情給予建議這些,我是認為秉持著自己初衷去發表,終會遇到喜歡自己作品的同好的。 因為我用了不同於長期以來較多網友知道的SNS 暱稱帳號,也沒打算做任何宣傳,讓自己在方格子是個從零開始的新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