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2/2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淺談日本的愛國教育

曾經歷過台灣的戒嚴時期(1949-1987)的朋友們應該記得這一幕,在電影院觀賞電影一定會在正片開始前播放國歌,觀眾也必須起立直到國歌結束。或者曾經在小學課本上學習偉大的領袖看到河裡的小魚逆流而上進而激起他奮發圖強的鬥志。(現在的台灣小學課本上應該沒有這一章節!?)

早年的台灣小學課本/自由時報

早年的台灣小學課本/自由時報

在日本並沒有這樣的電影院,也沒有類似台灣的愛國教育。小學教室內沒有懸掛領袖的頭像,甚至連國旗也沒有。學校裡連升旗台都沒有,當然也沒有升旗典禮,也就沒有唱國歌的環節。曾經問過正在讀小學的兒子,在學校聽過國歌嗎?反而被他問“國歌”是什麼!!

我也翻閱過目前即將升上小學五年級(日本的新學年由4月開始)的所有教科書,沒發現與愛國相關的教學內容。為什麼日本學校不進行愛國教育,我的認知是二戰戰敗後的日本在美國主導的GHQ(英語: General Headquarters)統治下,為了防止軍國主義復發所採取的措施。

曾經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愛國精神是不是在日本人身上看不到呢?那倒是未必,除開個別特例,我的觀察中大部份的日本人普遍來說是愛國的,他們以身為日本人為榮,喜愛著日本這個國家,尤其在國際體育賽事上更是明顯。

愛國精神的培養沒有從小開始“洗腦”,社會大環境也沒有這樣的愛國氛圍,日本人自身如何發展出愛國精神。

在我淺薄的認知中,即便是被稱為鎖國時代的德川幕府也會透過來往《出島》的荷蘭、中國的貿易船了解國際趨勢。明治天皇親政後,派遣使節出訪諸國,更加開啟日本人認識世界的眼界。進入現代,經濟飛速發展,曾經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國民的貧富差距極小,造就均富的社會。情報資訊的快速流通讓喜愛閱讀,熱愛追求新知(知名的英語著作多半會有日語版本)的日本人橫向對比世界各國,理解自身的國際地位。

即便1989年前後日本經濟泡沫破滅,進入長達30餘年的經濟停滯期,依靠先前攢下的殷實家底,海外遍地開花的投資回報,國內物價長年保持低利率,一般國民的生活水準依舊能維持一定水平。因此不需要特意培養,自然而然能發展出愛國精神。

知名電視節目/東京電視台

附帶提一下,或許是長期停滯的經濟成長,讓失落的日本人迫切需要由外人來肯定自己。約莫10年前開始的電視節目『YOUは何しに日本へ?』(英語:Why did you come to Japan?)受到歡迎,後續製作出很多類似節目『世界が驚いたニッポン! スゴ〜イデスネ!!視察団』、『所さんのニッポンの出番!』。這些電視節目的共通特徵,借由前來日本旅遊的外國人之口來稱讚日本。並且為了更凸顯外國人的身份,絕大多數選擇歐美國家的“白人”進行採訪。無形中讓日本觀眾不由自覺地更加以日本自豪。

2024/02/24 posted.

原文連結[日本幕後觀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