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的關鍵人物,其實是孫尚香?】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在三國時代,政治婚姻是非常常見的行為。常見到根本就不存在聯姻換取盟約的價值在。

呂布曾經打算把女兒嫁給袁術的兒子來換取援軍。曹操也曾經跟袁譚商議娶他的女兒當媳婦,來穩固盟約。這兩個都是後來失敗的案例。根本就沒結成。

而有結婚成功,後來又跑回娘家,最著名的政治婚姻,當屬劉備與孫尚香。

當然,孫尚香是戲曲給的名字。孫淑是火鳳燎原裡頭的。


三國演義中很是刻劃了這個孫權嫁妹的故事,給予後世人不少聯想。特別是那句千古名言:「賠了夫人又折兵」。

在正史中,孫權周瑜是不是真的賠了夫人又折兵呢?三國志吳書的部分,其實沒有提到過這位孫夫人。按照一般判斷陳壽寫作的邏輯,多半會認為吳國覺得這件事情很丟臉,所以略過不記。

我們已知的記載都來自蜀書。

先主劉備傳:權稍畏之,進妹固好。
穆皇后傳:先主旣定益州,而孫夫人還吳,羣下勸先主聘(穆)后。
法正傳:初,孫權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侍婢百餘人,皆親執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凜凜。

在判斷孫尚香離婚的時間點,多半會抓非三國志的記載,認為是在趙雲張飛入蜀之前的建安十七年。

趙雲,雲別傳註:先主入益州,雲領留營司馬。此時先主孫夫人以權妹驕豪,多將吳吏兵,縱橫不法。先主以雲嚴重,必能整齊,特任掌內事。權聞備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內欲將後主還吳,雲與張飛勒兵截江,乃得後主還。

但法正傳提到,當劉備在公安的時候,孫尚香還在荊州。

法正傳:「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彊,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

有法正劉備又在公安,必然是建安二十年,劉備帶大軍回荊州抵抗孫權入侵。

對陳壽而言,這兩種記載想必是衝突的。於是陳壽只取建安二十年的記錄,大概就是孫劉訂定盟約順便辦離婚這樣。

也有一種可能,是孫尚香十七年並沒有離開。

漢晉春秋說「乃得止」,也可以解作孫夫人停止了離開的舉動

。事實上就算是雲別傳,也沒有說明白孫夫人是不是就此離開荊州。

雲與張飛勒兵截江,乃得後主還。

另外我想,合併雲別傳跟法正傳的記載,我們可以知道,孫尚香不是嫁來荊州洗衣煮飯的。她根本是來發展外戚勢力箝制劉備的!

原本劉備希望任命趙雲掌內事,可以壓制孫尚香的氣燄。但到了建安二十年,孫尚香明顯還是很囂張。因為趙雲截完阿斗就入蜀啦……留守的關羽又是個「嫂子賣餃子,實在好吃耶」的人物。

沒,被盜。

關羽敬重嫂子出名的,所以孫尚香越發的囂張,吳將在南郡的勢力也更是壯大。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呂蒙打過來,寫了兩封信吹了個牛,荊州三郡就全部淪陷。然後關羽又得離開公安前進益陽跟魯肅對峙。

所以肯定在劉備出發前,諸葛亮跟法正必然就討論過「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的問題。而法正很有可能提出了解法:割地,離婚,撕破臉。


建安十七年,孫權派船來接孫尚香,其實真正最主要的用意,應該是拿劉禪當人質。

對孫權來說,這是非常稀鬆平常的做法。江東許多部曲跟大族的子弟都在張昭底下讀書,其實跟人質也沒兩樣。

劉備入蜀,身分是孫權底下的一個同盟,跟大族沒兩樣。孫權想買個保險,劉禪,大概就是這樣。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橋梯,諸葛亮自然是出手阻止了這件事。同時也在心中有了防備

。但無論如何,孔明也好趙雲也罷,就算是關羽也不能直接得罪孫尚香。

大哥的女人,懂?

這件事情,交給跟孫吳完全沒接觸的蜀地新臣最佳。

戲大概是這樣演的。

劉備回到公安,就把孫尚香跟主要的吳將叫出來興師問罪。

「你哥什麼毛病?還有妳整天搞事,是想害死誰?」

孫尚香也不是那種被人罵了就哭哭 Say sorry 的角色,當場就跟劉備對嗆。

「反正你整天不在荊州,讓我哥跟我的部下來幫忙管理不好嗎?」

劉備軍的荊州戰將都跟著關羽上前線了,在場的多是吳軍將領,跟著鼓譟起來。這時劉備身邊的法正臉色一變:「大膽,要造反了是嗎?全都給我拿下了!」

法正一揮手,埋伏多時的蜀地刀斧手一擁而上,管他是圓是扁是姓孫還是姓吳,全部都給抓了起來。法正道:「現在我們手上有這麼多吳軍的人質,就有談判的空間了。」

是的,湘水之盟,單看歷史局勢,劉備其實完全處在絕對的弱勢。荊州四郡有三都已經被攻下。

從呂蒙勸降郝普來說,吳軍也已經掌握曹操入侵漢中的情報。

首尾無法兼顧的劉備,壓根沒有跟人家談判的空間。

但是如果劉備先丟幾個孫夫人親信將領的人頭給孫權,嗆聲「要嘛談判要嘛給你妹收屍」,大家就可以約個時間來聊天了。

前面去整理判斷孫尚香的離婚時間,差別就在這裡。

要是孫尚香十七年已經離開,那劉備這時候半點籌碼也沒有。頂多就是擺出個魚死網破的態勢。

其實不談陰謀論,孫權在三國志上來說,初期都是很重視家人的。不過那些什麼殺父之仇啥的,放在政治跟經濟的利益面前,其實頗是可笑。

特別東吳是軍閥合眾國,以當時至少三線在攻擊荊州來看,想要為了一個人撤退,很拚。但就政治面來講,孫權絕對需要保住妹妹。

孫權收了很多世族的子弟當人質,同時也跟各個世族聯姻。今天打劉備,是因為劉備身為合眾國的一員,卻不跟大家共享利益。

但如果合眾國可以為了利益,不管孫尚香跟在荊州的吳將吳兵,那維持合眾國表面的姻親關係就會隨之崩潰了。

今天孫權可以犧牲孫尚香來強取荊州,明天何嘗不能犧牲孫策的女兒毀陸家?

東吳合眾國的這種結合關係,迫使他們必須將保護人質放在優先位置。不然到了建安二十年,天下軍閥剩沒有幾個,誰還怕違背禮法道義被公幹啊。

事實上,沒意外的話,兩年後孫權也是為了保護在濡須塢被圍的眾多吳將,才決定對曹操稱臣。

愛才有之。愛護親人有之。

維繫勢力集合體,更是孫權絕對不能放手的事情。

是以,劉備跟法正在這個絕境當中,非但讓孫吳撤兵,更兵不血刃取回了部分荊州土地。非常棒不是嗎?

這是個大哉問。

建安二十年其實已經是劉備軍碰上的最大危機了,不拿孫尚香這張牌出來,三國志劉備傳可能演到還沒當上漢中王就結束了。但這張牌一打,就正式宣告劉備軍脫離江東合眾國了。

我們常常說,隆中對的崩壞,來自於關羽「失荊州」。

如果建安二十四年,劉備手裡還有孫尚香這張牌可以打,孫吳還會背刺關羽嗎?

喔,其實應該還是會。因為當時東吳合眾國滅亡了,隨著對朝廷稱臣,東吳的結構正在緩慢地走向中央集權。當大將軍陸遜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宣告了東吳主政權與地方政權達成了一個新的共識。

所以,拿事後諸葛亮來戰諸葛亮,隆中對的最大問題是,對於東吳體系的了解不夠深刻。

諸葛亮不停的想方設法跟東吳結盟來維持三分天下之局。但卻不斷的要面對東吳的反反覆覆。

關鍵就在湘水之盟「前」。

如果劉備始終是合眾國的一員,如果劉備一早讓出部分南荊州給東吳合眾國一起享用。東吳非但可能根本不會一再的搞背刺,甚至還會跟劉備一起進行三線北伐。

可歷史沒有如果。也沒有任何一個軍閥會放棄到手的領土。除了「被」退位的傢伙。

因為放掉了領土,對下面出生入死分得利益的夥伴們,是無法交待的。

不過可以有二創。

大家都二創了一個愛劉備比愛哥哥更多的孫夫人。要是歷史上真有這樣一個孫夫人,隆中對或許就真的可以實現也說不定。任憑諸葛亮神機妙算,還是猜不懂女人心啊。不然趙雲你給力點也行啊(笑)。

avatar-img
255會員
899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方今朝士山積,髦俊成羣,猶鱗介之潛乎巨海,毛羽之集乎鄧林,游禽逝不為之尠,浮魴臻不為之殷。」 優秀的人才這麼多,我郤正不過是其中一個小小小咖。朝廷有任何建樹或有任何缺失,都不是我所能影響的。 「且陽靈幽於唐葉,陰精應於商時,陽盱請而洪灾息,桑林禱而甘澤茲。」 開始耍典故了,得請裴松之解說。
上一回,郤正吹捧了一下蜀漢的安定繁榮,同時也綿裡藏針,暗諷朝政敗壞的原因。 他不直接挑明罵黃皓,接著卻說,你們都那麼棒,我卻是個廢物,在朝廷數年,寄託在天子腳下…… 心,卻不在這裡。 郤正的心在哪呢?
郤正開始講劉備政權入蜀。他表示,朝廷跟百姓相處都十分融洽。 朝中能臣,像元凱一樣。 元凱不是一個人,是指五帝時期的十六大族:八元八凱(愷)。 這個司馬遷的原文寫得極妙:「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謂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濟其美,不隕其名。」
大舜如果碰到當面順從他的臣子,會引以為戒。孔子如果碰到討好他的人,會生氣氣。如果你們願意聽聽我真正的想法,就讓我來說一下吧。 天地洪荒之始,人們的智慧剛開。 三皇五帝承繼了上天的旨意(原文寫符籙,很有趣),夏朝跟商朝也按照著過去的經典行事。 然而……
過去的人說,時跟事是併記的,功與名是搭配的。然而名與事,是過去的賢者刻不容緩必須達成的。他們所制定的規範,因為在那個時代而有價值。留下來的名號,也是因為他們的功勞才千古不朽。 如果只是跟隨時代的潮流,揚名一時身死名滅,那倒是讓君子們感到羞恥的事情。 所以達人鑽研大道,探索細微的事物,觀察天道的運
蜀書十二一開始,我們有講到「任安」這個人,做為蜀地學者老師的代表。 今天來補一下另外兩個:董扶跟楊厚。 董扶這名聽著都沒印象,其實你一定看過五百遍。 「侍中廣漢董扶私謂焉曰:『京師將亂,益州分野有天子氣。』」 他就是勸劉焉入蜀自立的侍中,堪稱影響時代的學者代表人物。
「方今朝士山積,髦俊成羣,猶鱗介之潛乎巨海,毛羽之集乎鄧林,游禽逝不為之尠,浮魴臻不為之殷。」 優秀的人才這麼多,我郤正不過是其中一個小小小咖。朝廷有任何建樹或有任何缺失,都不是我所能影響的。 「且陽靈幽於唐葉,陰精應於商時,陽盱請而洪灾息,桑林禱而甘澤茲。」 開始耍典故了,得請裴松之解說。
上一回,郤正吹捧了一下蜀漢的安定繁榮,同時也綿裡藏針,暗諷朝政敗壞的原因。 他不直接挑明罵黃皓,接著卻說,你們都那麼棒,我卻是個廢物,在朝廷數年,寄託在天子腳下…… 心,卻不在這裡。 郤正的心在哪呢?
郤正開始講劉備政權入蜀。他表示,朝廷跟百姓相處都十分融洽。 朝中能臣,像元凱一樣。 元凱不是一個人,是指五帝時期的十六大族:八元八凱(愷)。 這個司馬遷的原文寫得極妙:「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謂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濟其美,不隕其名。」
大舜如果碰到當面順從他的臣子,會引以為戒。孔子如果碰到討好他的人,會生氣氣。如果你們願意聽聽我真正的想法,就讓我來說一下吧。 天地洪荒之始,人們的智慧剛開。 三皇五帝承繼了上天的旨意(原文寫符籙,很有趣),夏朝跟商朝也按照著過去的經典行事。 然而……
過去的人說,時跟事是併記的,功與名是搭配的。然而名與事,是過去的賢者刻不容緩必須達成的。他們所制定的規範,因為在那個時代而有價值。留下來的名號,也是因為他們的功勞才千古不朽。 如果只是跟隨時代的潮流,揚名一時身死名滅,那倒是讓君子們感到羞恥的事情。 所以達人鑽研大道,探索細微的事物,觀察天道的運
蜀書十二一開始,我們有講到「任安」這個人,做為蜀地學者老師的代表。 今天來補一下另外兩個:董扶跟楊厚。 董扶這名聽著都沒印象,其實你一定看過五百遍。 「侍中廣漢董扶私謂焉曰:『京師將亂,益州分野有天子氣。』」 他就是勸劉焉入蜀自立的侍中,堪稱影響時代的學者代表人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承察度喪偶多年,又一直沒有續弦,所以晚宴上坐在他左右的是南山國第二、三號人物,右相汪英紫、左相無名。 這是小強第一次見到汪英紫,只看一眼就讓他想起北山國的「玉城按司」。 當初北山國內戰時,小強曾陪義兄謝慕志參與奧間勢力與今歸仁勢力的談判
Thumbnail
❙孫文❙ 的革命思想和政治理念表現出 ❙清國人❙ 與現代 ❙西方❙ 文明的距離。 在大一統的迷思之下,❙孫文❙ 設法在「中國」的歷史中找出現代政治理念的依據﹔於是,他反覆強調:「我國數千年歷史中,最善政體莫如堯舜。...
曹操於建安十三年(西元208年)在赤壁遭遇大敗,龜縮北方,孫劉聯軍戰勝大捷,天下已然形成三足鼎立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隗囂在多方叛變的頹勢下上書劉秀,說這次交戰是誤會,大軍突至,諸將有點蒙圈,驚慌失措下自救,我管不了這幫人,大哥您別生氣。 劉秀表現很大度,不僅頂住了諸臣要殺掉他人質兒子的勸諫,還令殺手外交官來歙致書隗囂,再談解放政策:只要投降,還是好同志,必定恢復官位名號! 劉秀還加了一個補充條款:把你二兒子也
Thumbnail
在劉秀隗囂手寫情書兩年後,28年冬,馬援作為革命信使來到了洛陽,第一次見到了劉秀。 劉秀並沒有像公孫述那樣擺足了譜,而是親切握手交談,對馬援說:你遨遊於兩個皇帝之間辛苦了,今天見到你,真好。 馬援在此時說出了那句光武開國時代逼王之王的一句話:「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 我去公孫述
Thumbnail
繼劉楊、彭寵、鄧奉三個大分量叛變革命後,我們先來整整隊,討論下為啥劉秀的這次「光武中興」,會有這麼多的背叛。 縱觀幾千年的改朝換代,只要是打下來的天下,很少見像劉秀這種一邊打前邊,一邊平後面沒完沒了層出不窮的叛亂的。 而且叛亂的成分包括一方大員、地方豪族、本家心腹、賊寇流民全方位囊括,可謂品種齊
Thumbnail
古典章回小說是以事情為敘述重點,如《水滸》是以宋江等人起義、《封神》是以周文王反商為核心⋯⋯
Thumbnail
https://youtu.be/34UZi3268Ic https://www.tiktok.com/@concentracted/video/7327978210396769554 三元地理總斷黃金策 劉基(劉伯溫) 地分陰陽 要在變通 雖龍水之紛紜 須一理而融貫 夫地有大小局之殊
Thumbnail
承察度喪偶多年,又一直沒有續弦,所以晚宴上坐在他左右的是南山國第二、三號人物,右相汪英紫、左相無名。 這是小強第一次見到汪英紫,只看一眼就讓他想起北山國的「玉城按司」。 當初北山國內戰時,小強曾陪義兄謝慕志參與奧間勢力與今歸仁勢力的談判
Thumbnail
❙孫文❙ 的革命思想和政治理念表現出 ❙清國人❙ 與現代 ❙西方❙ 文明的距離。 在大一統的迷思之下,❙孫文❙ 設法在「中國」的歷史中找出現代政治理念的依據﹔於是,他反覆強調:「我國數千年歷史中,最善政體莫如堯舜。...
曹操於建安十三年(西元208年)在赤壁遭遇大敗,龜縮北方,孫劉聯軍戰勝大捷,天下已然形成三足鼎立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隗囂在多方叛變的頹勢下上書劉秀,說這次交戰是誤會,大軍突至,諸將有點蒙圈,驚慌失措下自救,我管不了這幫人,大哥您別生氣。 劉秀表現很大度,不僅頂住了諸臣要殺掉他人質兒子的勸諫,還令殺手外交官來歙致書隗囂,再談解放政策:只要投降,還是好同志,必定恢復官位名號! 劉秀還加了一個補充條款:把你二兒子也
Thumbnail
在劉秀隗囂手寫情書兩年後,28年冬,馬援作為革命信使來到了洛陽,第一次見到了劉秀。 劉秀並沒有像公孫述那樣擺足了譜,而是親切握手交談,對馬援說:你遨遊於兩個皇帝之間辛苦了,今天見到你,真好。 馬援在此時說出了那句光武開國時代逼王之王的一句話:「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 我去公孫述
Thumbnail
繼劉楊、彭寵、鄧奉三個大分量叛變革命後,我們先來整整隊,討論下為啥劉秀的這次「光武中興」,會有這麼多的背叛。 縱觀幾千年的改朝換代,只要是打下來的天下,很少見像劉秀這種一邊打前邊,一邊平後面沒完沒了層出不窮的叛亂的。 而且叛亂的成分包括一方大員、地方豪族、本家心腹、賊寇流民全方位囊括,可謂品種齊
Thumbnail
古典章回小說是以事情為敘述重點,如《水滸》是以宋江等人起義、《封神》是以周文王反商為核心⋯⋯
Thumbnail
https://youtu.be/34UZi3268Ic https://www.tiktok.com/@concentracted/video/7327978210396769554 三元地理總斷黃金策 劉基(劉伯溫) 地分陰陽 要在變通 雖龍水之紛紜 須一理而融貫 夫地有大小局之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