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1|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相信自己,就會相信神

Pi從小生長在印度教的家庭,12歲時開始信基督,之後又開始信阿拉,同時信仰三個不同宗教的他,理由卻很純粹,因為他只想愛上帝。反覆叩問生命意義,探討靈魂是否存在,是每個宗教都會涉及的問題,如果這世界上真的有神,我相信祂會是最寬容的存在。


所有宗教的意義,都是在幫助世人瞭解自己的本質和使命,引導人追求更高的靈魂層次和意義,因此Pi同時信奉三個宗教,又有何不可呢?然而,Pi的父親卻不以為然,理性主義的他,認為宗教到最後都會被科學取代,那些無法見證的、非物質的,都被他歸類為迷信和無知。


世界上的無神論者,總認為自己在智力上高於常人,唯物主義的世界觀,事事都變得要先具有物質的實體,才是真實存在。而《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就是在顛覆這樣的世界,打破唯物主義的認知,開啟唯識的世界觀。


在Pi十六歲那年,他的父親決定移民到加拿大,因此他們必須出售動物園,一家人帶著動物搭上一艘日本貨船。途中發生了船難,Pi的家人沒能一起逃生,只剩他和鬣狗、斑馬、紅毛猩猩以及孟加拉虎(理查·帕克)留在救生艇上,但經過動物們一番自相殘殺後,只剩下了Pi和理查·帕克。


有好幾次,Pi想拿斧頭殺了理查·帕克;或是讓牠溺死在這汪洋大海中,但他都沒有真正地下手,因為他不忍心這麼做。為了與老虎共存,Pi待在一個用救生背心和魚網自製的小艇上,並用繩子與救生挺相連,讓自己和老虎之間隔出安全距離。Pi發揮超乎尋常的生存技能,捕魚、搜集淡水、儲存乾糧,而為了保全自己不被老虎吃掉,他也必須餵養老虎,滿足牠基本的生存需求。


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老虎與Pi如同生命體,互相支撐著彼此的生命——老虎使Pi必須保持警戒、不能鬆懈;Pi餵養老虎食物和淡水,使其維持生命。


在所有求生的指南中,缺少食物和水都還在其次,最致命的其實是絕望。當你不再相信自己的時候,即使這時有人跟你說:「再堅持一天,你就能上陸了。」你依舊會果斷的放棄。因此,如果沒有理查·帕克,Pi很有可能孤獨地在小船上死去。


幾天後,Pi和理查·帕克漂流到一座佈滿叢林的島,島上有成千上萬隻狐獴、淡水和可食用的食物,他們得以在這座島上小憩。到了晚上,小島卻變成一座「食人島」,白天的淡水,變成了具腐蝕性的酸液,Pi還在一朵花裡發現人類的牙齒,推測整座島的植物都是食人花。隔天一早,他儲備了充足的淡水和食物,就趕緊逃離這座食人島。


Pi說:「要不是船靠了岸,我可能就死了;要是沒發現那顆牙齒,我可能獨自從人間蒸發。神看似要背棄我時,祂還是在觀照著我—— 當我瀕臨絕望時,祂讓我休息,然後指示我前方的旅程。」


Pi看神的角度,那簡直是無可救藥的善良:


發生船難後,他從沒有怨天尤人,而是發展出驚人的生存能力;船上埋伏了一隻野獸,他明明可以抱怨自己的不幸,但他卻稱理查·帕克為他的救命恩人,使他抱持警戒;到了駭人的食人島上,這大可解釋為上帝為他設下的陷阱,但他卻認為這是上帝賜給他休息的地方。


於是我們可以慢慢解構這個世界⋯⋯原來理性主義或物質主義所追求的「真理」、「絕對」、「唯一」,根本就不存在。宇宙就是建構在人的意識場之上,當你相信自己,無論發生再悲慘的事,你還是會相信自己是受神眷顧的,你仍舊會堅持善良。


Pi和理查·帕克離開食人島後,沒多久就漂到墨西哥的海岸上。Pi獲救並被送往醫院,由於他是這次船難事件唯一倖存的的人,於是日本貨船派了兩名保險經紀人前來詢問事發經過。


Pi如實以告自己的奇幻旅程,但兩名保險經紀人對這個答案不滿意,他們說:「我們要的是真相!」於是Pi告訴了他們另外一個故事,救生艇上的斑馬變成了水手;紅毛猩猩變成Pi的母親;鬣狗變成廚師,最後Pi殺死了廚師,並以其遺體作為食物為生。兩名保險經紀人雖然對這個版本的故事不甚滿意,因為這始終無法解釋船難發生的理由,但至少這聽起來還像個真實故事,所以他們沒有再追問下去。


當Pi在口述這段歷史給一位加拿大作家聽時,作家發現了這兩個版本故事的異同,並指出第二個版本中的理查·帕克,其實就是Pi自己。


Pi問作家:「我所說的這兩個故事裡,都沒有人能證實其真假,而你願意相信哪一個呢?」

作家回答:「我相信有老虎的那個版本。」

Pi微笑說道:「那麼神與你同在。」


從電影一開始,多種宗教主義的探討和交融,就能看出這部電影的的主題,其實與宗教本身並沒有關係。而是一種關於「我之於自己;之於宇宙」的意識層面交流,相信自己的人,就能夠信任宇宙,那麼無論再天大的危難,都是神的眷顧。


李安導演突破理性、科學至上的重圍,在意識層面探討自我和生命,解構「真理」的意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5
/5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