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書店到底要不要低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關於獨立書店到底要不要低消這件事,上次看到的說法是去咖啡廳和餐廳都有低消,怎麼逛書店就不能收低消了呢?

雖然服裝店、飾品店之類的很多都沒有低消,像誠品、金石堂這種連鎖書店也都沒有低消,但是獨立書店突然跳出來說要低消(雖然我知道很多獨立書店都將自己打造的非常有風格,導致許多人拍照打卡甚至排隊上廁所,導致店主和客人不堪其煩)


可是我還是覺得,這樣說起來真正影響店內被打擾的,其實是那些美化店內的裝飾?

但是他們的重點不就是吸引客人來訪嗎?

突然覺得有點本末倒置了。


前兩天我去逛了屏東的獨立書店,很不巧,五間裡遇到兩間沒開

raw-image



raw-image




我也遇到了要收低消的問題。(以上照片非當事書店)


一開始覺得有點不適應,但是我自從加入獨立書店的經營(對!我現在是野冊親職書店的兼職店員)之後就能明白書店的經營真的是很艱困。

但是低消不是因為書店經營困難的原因,我反倒覺得這個低消比較像是一張入場券(就類似門票)

進入書店需要門票,此一舉動或許也代表著書店成為了一個觀光景點,當然咖啡廳書店或許另當別論,因為它的本質有一半是咖啡廳,總不能去欣賞咖啡廳而不消費吧?


而且低消配上可以隨意看的書,也是讓人感覺物超所值的



avatar-img
17會員
22內容數
夏久生所分享的閱讀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夏久生的韭菜時間 的其他內容
低潮整理術 關於自身行為有障礙者,要怎麼好好提起精神來整理自己身邊的環境呢?
思考的框架這本書顧名思義在闡述思考時的思維模型。 思維模型是我們了解這個世界運作的方式,它通常在表面底下運作,譬如重力的思考模型讓我們知道東西會往下掉,藉此就影響了許多諸如建築的設計、服裝設計、工作流程設計等思考模式。
關於過動與自閉的孩子之間的相似與不同之處
這是一本關於少女們之間的故事,越是尋找變越覺得撲朔迷離
《雖然店長少根筋》 早見和真 / 尖端出版 雖然題目在講店長,實際上這是一個關於書店店員的故事。 藉由這名書店店員所遇見的顧客、同事、業務還有上級們,交織而成的一部書店職人小說(上一本講教育現場,這一本講書店,兩本正好都是職人系列) 主角是一個熱愛書籍,以書店店員當作自己理想工作
《湖上的鴨子都到哪裡去了》  朱宥勳 / 大塊文化 (以下有雷) 其實這本書沒有湖也沒有鴨子,雖然是主角在看到地下室的游泳池後想到某本書中的這句話,但我找不到那本書的出處,所以也沒辦法得知這句話到底的引申的內涵到底是什麼。 這是一本關於教育現場幕後黑暗面背景的書。
低潮整理術 關於自身行為有障礙者,要怎麼好好提起精神來整理自己身邊的環境呢?
思考的框架這本書顧名思義在闡述思考時的思維模型。 思維模型是我們了解這個世界運作的方式,它通常在表面底下運作,譬如重力的思考模型讓我們知道東西會往下掉,藉此就影響了許多諸如建築的設計、服裝設計、工作流程設計等思考模式。
關於過動與自閉的孩子之間的相似與不同之處
這是一本關於少女們之間的故事,越是尋找變越覺得撲朔迷離
《雖然店長少根筋》 早見和真 / 尖端出版 雖然題目在講店長,實際上這是一個關於書店店員的故事。 藉由這名書店店員所遇見的顧客、同事、業務還有上級們,交織而成的一部書店職人小說(上一本講教育現場,這一本講書店,兩本正好都是職人系列) 主角是一個熱愛書籍,以書店店員當作自己理想工作
《湖上的鴨子都到哪裡去了》  朱宥勳 / 大塊文化 (以下有雷) 其實這本書沒有湖也沒有鴨子,雖然是主角在看到地下室的游泳池後想到某本書中的這句話,但我找不到那本書的出處,所以也沒辦法得知這句話到底的引申的內涵到底是什麼。 這是一本關於教育現場幕後黑暗面背景的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請大家多多用行動支持書店,有生存空間才能百花齊放。
Thumbnail
因為喜歡閱讀 輾轉開啟對獨立書店的好奇 今天到水湳洞的非書店走走 很難想像在東北角海岸 有著一家書店
Thumbnail
很喜歡看書 不過多半都是到大型書店找書看書買書 直到最近才慢慢對獨立書店好奇
Thumbnail
雖然紙本書市場萎縮顯而易見,但我仍衷心期盼消失的日子不要那麼快到來,甚至能夠不要到來就好了。書與書店乘載了出版時的時代記憶,也讓人在閱讀時得到他處不可取代的力量。就像作者在書中提到地震相關的故事,書與書店擁有著「和平常的自己一樣就在這裡」的意義
Thumbnail
  在這樣的設計下,書店成了「推書者們」的畫廊,顧客的核心體驗也轉化成了欣賞,購買則是可能的附加價值。由於已經從另一個方向取得收益,店家不必費過多的心力來處理「如何讓顧客買書」這道當代難題,進門的讀者也可以以更恬淡、無壓力的方式去與對方想要陳列出來的想法相碰撞。
Thumbnail
《書店的逆襲》三大重點: 以不同的方式整理書架,可以激發更多靈感 有事沒事多去實體書店,從中了解大眾潮流 書店的未來是複合式書店 全書分為五章,從實體書店的力量開始,帶進書店和消費者行為之間的關系。在這個時候,開始談愛書人如何買書和囤書的好處。
Thumbnail
正是因為書店業者願意將尚未流行,卻深具價值的思想去推廣,所以他們承受了拓荒者的苦困。——關鍵評論網
Thumbnail
台灣書籍較貴的問題,一般討論下大多是由市場過小、人力成本過高,和經銷渠道成本所導致。 我們將由經濟面,並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進一步思考書店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不知道妳喜不喜歡逛書店?三不五時我會到書店去噴一噴一種特別的香水叫做「書香」的香水,讓自己增添一點文學的氣味,感受一下「文青」的氛圍。但是常常發覺逛書店的人可能很多,但是真正買書的人實在不是很多,因為科技的發達網路的資訊太豐富,會買紙本書籍的人真的越來越少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請大家多多用行動支持書店,有生存空間才能百花齊放。
Thumbnail
因為喜歡閱讀 輾轉開啟對獨立書店的好奇 今天到水湳洞的非書店走走 很難想像在東北角海岸 有著一家書店
Thumbnail
很喜歡看書 不過多半都是到大型書店找書看書買書 直到最近才慢慢對獨立書店好奇
Thumbnail
雖然紙本書市場萎縮顯而易見,但我仍衷心期盼消失的日子不要那麼快到來,甚至能夠不要到來就好了。書與書店乘載了出版時的時代記憶,也讓人在閱讀時得到他處不可取代的力量。就像作者在書中提到地震相關的故事,書與書店擁有著「和平常的自己一樣就在這裡」的意義
Thumbnail
  在這樣的設計下,書店成了「推書者們」的畫廊,顧客的核心體驗也轉化成了欣賞,購買則是可能的附加價值。由於已經從另一個方向取得收益,店家不必費過多的心力來處理「如何讓顧客買書」這道當代難題,進門的讀者也可以以更恬淡、無壓力的方式去與對方想要陳列出來的想法相碰撞。
Thumbnail
《書店的逆襲》三大重點: 以不同的方式整理書架,可以激發更多靈感 有事沒事多去實體書店,從中了解大眾潮流 書店的未來是複合式書店 全書分為五章,從實體書店的力量開始,帶進書店和消費者行為之間的關系。在這個時候,開始談愛書人如何買書和囤書的好處。
Thumbnail
正是因為書店業者願意將尚未流行,卻深具價值的思想去推廣,所以他們承受了拓荒者的苦困。——關鍵評論網
Thumbnail
台灣書籍較貴的問題,一般討論下大多是由市場過小、人力成本過高,和經銷渠道成本所導致。 我們將由經濟面,並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進一步思考書店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不知道妳喜不喜歡逛書店?三不五時我會到書店去噴一噴一種特別的香水叫做「書香」的香水,讓自己增添一點文學的氣味,感受一下「文青」的氛圍。但是常常發覺逛書店的人可能很多,但是真正買書的人實在不是很多,因為科技的發達網路的資訊太豐富,會買紙本書籍的人真的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