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4|閱讀時間 ‧ 約 33 分鐘

中士道-希求解脫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中士道-希求解脫

    中士道-希求解脫

    ​​佛陀說,所有痛苦的因都在我們心中。

    所以必須把內心深處的問題解決之後

    痛苦才不會再發生。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真如老師

                                                                                                                        

    【廣論‧消文】

     一、科 判   

    戊二、於共中士道次修心  

      己一、正修意樂 

       庚一、明求解脫之心

    庚二、發此之方便

            辛一、由於苦集門中思惟

             壬一、思惟苦諦生死過患

               癸一、顯示四諦先說苦諦之意趣

                 癸二、正修苦諦

                  子一、思惟生死總苦

                        丑一、思惟八苦

                        丑二、思惟六苦

                        丑三、思惟三苦

                    子二、思維別苦

                        丑一、三惡趣苦

                        丑二、人苦

                        丑三、非天苦

                        丑四、天苦

                           寅一、欲天三苦

                           寅二、上二界粗重苦

             壬二、思惟集諦流轉次第

          辛二、由於十二緣起思惟

                                                                                                                        

    二、消文

    敬禮勝尊具大悲者足。(敬禮句)

    此處宗大師敬禮的目的,是為了能圓滿撰造共中士道的修心次第,真實利益眾生。

    所頂禮的對境,是勝尊具大悲者,也就是具足大悲的道次第所有傳承上師。

     <一>須修中士意樂

       1、下士道內涵總攝

        如是隨念 當死 及 思死後墮惡趣 之道理,能令其心厭捨現世,於後善趣發生希求。次由共同 皈依 及由定解黑白業果,勵力斷惡修善,則能獲得善趣妙位。

        透由思惟死亡無常、三惡趣苦的道理,能引導我們厭捨現世,而轉為希求後世善趣;然後由皈依三寶,對業果法則產生深忍信,經過努力地斷惡修善,可以確定未來能獲得人天善妙的果位。


      2、為導入大乘而須修中士之理

        然非以此便生喜足,是令發起共下士之意樂及發共中士之意樂,厭捨生死一切事已,依此因緣而發大菩提心引入上士,故於此中,須修中士之意樂。

         但我們不能以此為滿足,應該要依次發起共下士及共中士的意樂,厭捨生死輪迴中的一切事之後,以自己解脫出發,並誓願救度一切眾生,這樣才能真正生起大菩提心,進入上士道。所以在這個道次第的引導中,修行人必須修習中士的意樂。


      3、不應以下士為滿足道理

        所謂雖得人天勝位,然仍未能出於行苦,若即於此執為樂性,實為顛倒。故於真實全無安樂,其後定當墮諸惡趣邊際惡故,譬如有一無間定當墮於懸險,現於險崖暫為休息。《入行論》云﹕「數數來善趣,數受諸安樂,死後墮惡趣,常受極大苦。」《弟子書》中亦云﹕「諸常轉入生死輪,而於暫憩思為樂,彼定無主漸百返,漂流等非等諸趣。」

         雖然我們獲得了人天妙位,但是還沒有脫離行苦,還是在生死輪迴當中,如果我們不了解,而將它執為真正的快樂,那實在是顛倒。正確來說,人天只算是暫時的安樂趣,並非真實恆久不變,因為等到福報窮盡,一定會再墮入惡道受苦。這就好比即將墜落懸崖的人,眼前只是在崖邊暫時棲身歇息,終非究竟安樂之處。《入行論》中說:「雖然多次投生善趣,享受種種快樂,但死後也常常墮入惡趣,遭受劇苦。」《弟子書》中也說:「眾生恆常在生死當中流轉,有時在善趣,有時在惡趣。好不容易到善趣,卻將輪迴中短暫的痛苦止息當成真實的安樂,最後必將身不由己的隨業漂流,一次又一次地在善、惡趣中流轉,無窮無盡。」這說明不論善趣或惡趣,都是在生死輪迴中,都不是真正究竟的安樂。

       (此篇所論述:目標為上士道,以共下、共中士道做為進入上士道的基礎,以這樣的意樂來學習共下、共中士道)

       (下士道分為兩種:1. 普通下士-只求眼前安樂為主  2. 殊勝下士-希求後世善趣圓滿為主,不希求眼前的安逸 )

       此處的共下士:是指共通殊勝下士,希求後世安樂,但不以此為終極目標,而是希求生生增上,終極目標為:發無上菩提心,趣向最極圓滿佛果!

       (中士道分為兩種:

          1. 中士夫 - 以求自己解脫為目標,透由四諦法門 或者 十二緣起法門實修,實證了脫生死,證阿羅漢果位 (二乘聖者)  

          2. 共中士夫-不以此為終極目標,透由中士修學後,不取證阿羅漢果,而是趣入菩提心的修學,進入大乘菩薩行的行列)

        名詞註解:

         行苦:苦諦三苦之一。指遷流變化之義。世間一切都是無常變化,好壞都沒有辦法常住不變。   

     另:苦苦: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痛苦        壞苦:世間所認為的快樂,其本質也是苦諦所攝,也是苦


     <二>、對於輪迴圓滿不修厭離則無解脫,故應勤修

    故於善趣亦當厭患,猶如惡趣。  《四百論》云﹕「諸智畏善趣,等同奈洛迦,不畏三有者,此中徧皆無。」《攝功德寶》中亦云﹕「諸具貪生死意恆流轉。」《弟子書》中亦云。「如如於諸趣中起樂想,如是如是痴闇極重厚,如如於諸趣中起苦想,如是如是痴闇極微薄。如如修習淨相極增長,如是如是貪燄極熾然,如如修習不淨極增長,如是如是貪燄極殄息。」  此說從無始來,執著三有盛事為樂,增益串習諸淨妙相。能治此者,若修苦性及不淨相彼等便息,若不修習便增痴貪,轉諸有輪,故修諸有過患為要。

           所以即使身處善趣,也要激發起厭離心,猶如在惡趣中一般。聖天菩薩在《四百論》中說:「真正的智者,看待善趣等同地獄一樣痛苦,令人怖畏。如果說生死輪迴裡有個安樂處,能讓智者歡喜,恐怕找不到。」《攝功德寶》中也說:「凡是對生死有所貪著,必定無法脫離輪迴。」 月官論師(也就是廣論中提及的大德月大阿闍黎)《弟子書》中也說:「如果看不清楚真相,把輪迴善趣當成是快樂,那是增長自己的無明癡闇。如果能看清楚真相,把輪迴善趣也視為痛苦,那是自己的愚癡黑闇比較微薄。如果經常串習生死輪迴中悅意清淨的一面,耽著短暫快樂,實際上它是增長貪燄。反過來,經常串習生死輪迴中不悅意清淨的一面,畏懼輪迴過患,則貪欲的火焰能逐漸息滅。」

           這說明眾生從無始以來,以執著三有的圓滿興盛之事為快樂,不斷在心中串習、強化境界清淨悅意之相。要對治這些妄執非理作意,必須真正了解輪迴本質,只有純然的痛苦和不淨;唯有認清真相,修習苦性及不淨相才能止息妄念而能出生如理作意,若不修習而放任愚癡及貪愛勢力增長,將永無機會脫離輪迴。所以修習生死輪迴的過患,至為重要。

     (此段用對比的手法,顯示出非理作意 與 如理作意二者 在作用上的差別)

       補充:

    月官論師的故事

     https://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old_site/Tvo/tvo_156_157/tvo_156_157_11.htm

    三有: 欲有、色有、無色有。義同三界


    中士道次修心分四,一 正修意樂,二 彼生起之量,三 除遣於此邪執分別,四 決擇能趣解脫道性。初中分二,一 明求解脫之心,二 發此之方便。 今初 <科判>

     <一>、明求解脫之心

            (1) 認識 「解脫」與「繫縛」的體性

      言解脫者,謂脫諸縛。此復業及煩惱,謂於生死是能繫縛。即由此二增上力故,若依界判,欲界等三。以趣分別,謂天趣等或五或六。依生處門,謂胎等四,即於其中結蘊相續,是繫縛之體性。故從此脫,即名解脫,

       所謂解脫,就是脫離束縛。業和煩惱是把眾生緊緊纏縛在生死輪迴中的兩股力量。由於這兩股力量不斷的輾轉增長,使眾生無自主地一直在三界,或說六道,或說四生當中輪轉受生不已。以「界」分別,為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以「趣」而分,為天道等五趣或六趣眾生。(六趣中阿修羅與天道歸為一類的話,就是五趣眾生。)若按「生處」分,則有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四種。所謂結蘊相續生死輪迴,就是由業和煩惱的力量,使心相續(心識)與蘊身(父精母血結合而生之五蘊之體)緊緊結合而不斷受生,並將前後的生死續流緊緊連結,成為難以掙脫的束縛,這就是繫縛的體性。所以逃離繫縛,從生死輪迴裡透脫出來,稱之為解脫。

    六道眾生

    1. 以所處的位置、分界來分類:

          (1) 欲界眾生(最低層,飲食、男女) 

         (2)色界眾生(高一層,有色相,而無男女諸欲) 

         (3)無色界眾生(居在三界之頂點,其天壽亦長於其他天眾。是無物質的世界,無身體、無宮殿、無國土,只有心識住於深妙禪定中,是純粹精神的存在,故又稱「空界」)

    2. 善惡趣來分: 三善 三惡

    3. 以出生的方式來分:胎生(如:人、牛等) 、卵生(如:雞、鴨等)  、濕生(如:飛蛾、蚊蟲等)、化生(如劫初之人、天眾、地獄之有情、中有之有情等)


          (2)認識 「求解脫之心」

    欲求得此,即是希求解脫之心。

      真實生起想要解脫出來的心,即稱為希求解脫之心。


        (3)遣除對解脫的增益

    又此解脫,非為惑業諸行生已息滅,以諸生法,於第二時定不安住,不待修習能治等緣,則不須勵力,一切解脫便成過失,故若未生對治,當於未來結生相續。由其發起對治力故,結生相續即便止息。

     而解脫的真正涵意是什麼呢?我們由於煩惱造了業以後,這個業自己本身是不會停駐的,因為一切的有為法都不會恆常安住,一定會慢慢地變化乃至消失掉。所以惑跟業生起以後,會不斷遷流,最後消失掉,這樣並不是解脫,我們必須要去修對治,對治沒有生起的話,雖然惑跟業感果後就到此為止,可是感果當下業、惑又會輾轉的生起,真正經過修習對治有了力量,這個結生相續便會停止,那就是解脫的時候。

       諸行生已息滅:生了,然後息滅,比如我們現在的這個人身出生了,然後死了,這樣的結束並不是解脫,只是這一期生命的終點,同時也是下一期生命的開始。

     解脫,是指如果不努力對治惑業,雖然先前惑業感果就到此為止,可是感果當下又會新造諸業,所以這兩股力量又會輾轉結生,形成後有;因此,唯有強力發起對治力,才能終止業和煩惱的結生相續,而唯有這個結生相續停止了以後,繫縛也就沒有了,而此時即是解脫了。

     <二>、發此之方便

     第二發此之方便者。譬如欲得止息渴苦,由於渴逼,見非愛相。如是欲得,諸取蘊苦寂滅解脫,亦由觀見,取蘊苦性所有過患。

         第二、引發求解脫心的方法。譬如想要止息乾渴之苦,必須要先感受到乾渴難受之苦,而後能生起欲解渴之心。同樣的道理,如果想要解脫生死,必須先認識惑、業所產生的取蘊之苦,透過觀察取蘊苦的所有過患,而後才會真正想要獲得解脫,才會去尋求解脫的方法。所以成辦解脫的先決條件就是認識五取蘊之苦性。

      五取蘊:色、受、想、行、識五蘊。 (其中 色-物質部分  受想行-指心所部分 識-指心王)  即由取(煩惱)而生或能生取之有漏之五蘊。(由業惑感生的凡夫身,由物質與心識組成,再細分下去為五個部分)

     師父開示節錄:這個取蘊就是我們身心的五蘊—它那個特質是苦的,以及它這個苦的種種的過失、患害。(五取蘊苦在後面苦諦中,宗大師會詳細講解)

     

    故若未修三有過患,於彼發起欲捨之心,則於苦滅不起欲得。四百論云﹕「誰於此無厭,彼豈敬寂靜,如貪者自家,難出此三有。」

     如果不修習三有的過患,就不會生起出離心,也就根本不會想要從生死輪迴的痛苦當中解脫。《四百論》中說:「如果對生死輪迴不起厭離,又豈能以歡喜心希求寂靜涅槃?就像貪著自家親眷恩愛、世間盛事,自然難以出離三有。」

    三有: 欲有、色有、無色有。義同三界-欲界 色界 無色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