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3/1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閱讀散記|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ch.1-2)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是最近三個月閱讀起來最有感覺的一本書,封面寫著「達賴喇嘛:這本書能使所有人受益」,非常行銷手法的一句話,但是確實引起我拿起了這本書。

第一章【覺察】,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心中真實感受到平靜,對於當下的呼吸、當下自我的存在感受到滿足,作者在八歲時就體會到「正念」,腦海中沒有雜念,在數年前,我也曾經有這種感受,那時頭痛了近一週,搞不懂是偏頭痛還是神經痛,總之頭一吹到風就痛,當時還是夏天,風也不冷。

躺在床上,看著無法遮滿窗戶的窗簾,一直以來捨不得買新的窗簾(想要漂亮的窗簾,但訂做好貴)由於房間窗戶尺寸特殊,所以用四塊窗簾才能勉強遮擋整片玻璃,而四塊布也充滿了灰塵,想著頭痛是否是因為這滿載灰塵的布所引起,索性撐起身體把這些布都拉掉了,那天的天氣很好,我躺在床上看著窗外的天空,決定開始冥想。

這個冥想,讓我進入位於身體和天花板的中間,我甚至感受到一大塊濃稠又黑壓壓的一片巨石壓在我的心口,想像是一塊瀝青很濃厚,壓在我的心上,我不自覺地流淚,當下我希望能將這片壓力釋放,說也奇怪,這塊黑色濃稠的物體,不知為何慢慢化開了,我感到很輕鬆,我感受到當下的美好,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冥想」的力量。

因此我看到作者在八歲就能有這樣的體驗,或許這就是所謂的「佛緣」。

第二章【成功,但不快樂】在一開始作者詳細的介紹自己的工作,完全符合社會世俗所說的「成功人士」,在金融業擁有優秀的薪資與頭銜,在很好的公司上班,我們外人看到金融業充滿「錢」景的環境,並不會理解作者為什麼仍不滿足。

我想起一份讓我做得很痛苦的工作,當時對於公司的產業、工作內容與薪資雖都是我很滿意的條件,但我真的完全不快樂,因為我根本無法做真實的自己,在職場上真實的自己不是說都不考慮他人感受,要全然的「做自己」;而是我沒有可以犯錯的空間,只要說錯一句話、讓對方感覺不對,便會被嫌棄到體無完膚,當時的我在工作的8-10小時中,完全不敢多說一句話,不敢表露自己的情緒,唯一可以放鬆一點點的時間,就是中午的用餐時刻,回想當時的情境仍覺得情緒有些波動,儘管我到了夢寐以求的產業,但我卻一點也不快樂。

在第二章作者提到,想要追求「平靜」,而這個平靜不是短暫且充滿宗教色彩的(雖然最後他還是出家了?)而是想要一週或一個月的平靜,通常任何書籍都會要我們從「呼吸」開始,慢慢接觸冥想,作者也是從「呼吸」開始,讓我驚訝的是,作者慢慢平靜後,心中浮現「是時候往前走了」的念頭後,僅僅兩天他便提了辭呈,離開令人稱羨的工作。

簡短的兩個章節,很輕鬆的就讀過,很容易地將自己帶入情境設想,作者面對的問題,好像我也曾經面臨過,追求平靜的心靈,也是我在尋找的,如何把過度比較、沒有信心,想要撫平容易焦急的情緒,這是我一生的功課。(待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