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達賴喇嘛的快樂學|CH17 洞見真實和幻影
人沒有自性存在就叫「人無我」,其他事物沒有自性存在就叫「法無我」。如月稱論師所言:
「自我」是指事物不依賴於其他事物的狀態,也就是有自性的存在。不存在這種狀態就是無我。透過對現象和人做區分,無我就被了解為有兩種,即「人無我」和「法無我」。
在這兩種無我之間並沒有細微程度上的差別,因為每一種無我都是無自性的存在。
誤以為人和其他現象是有自性存在,稱為俱生無明,這是包括昆蟲在內每個生命都共通的特質,也正是輪迴的根本原因。
輪迴的根本問題必須是與生俱來、存在於內的,而其他種類的誤解是人為造成的,是後天學習而來的。這裡所指的俱生無明,指的是當認知任何對象時,不管是人或其他現象,都接受其表象,認為是僅靠自身存在、真實存在、究竟存在,是所顯現的表象與真正的狀態無衝突的存在。
當你透過禪修的分析力,了悟了自身之內的無自性或空性時,你首次了解自己和其他現象是虛假的,它們顯現成靠自己存在,但事實並非如此。你開始會視現象如幻影一樣,在認知現象表象的同時,也了解其所顯現的存在方式是空的。就如物理學家會辨別顯現的現象和真實存在狀況的差別,我們也需要認識在表象和真實之間的不一致處。
當你遇到各種對象時,不應該執著其表象,要視它們如同幻影一樣,才不會讓你自己受到貪瞋心這類有害情緒的影響。如果你視對象是有自性的存在,就會產生障礙,如果是你喜歡的對象,你就執著於它,心中這樣想:「這東西真的很好。」一旦欲望增長,就會對任何干擾妨礙你享受的人或事產生憤怒。但是,如果你視對象如魔術師變出來的幻象,看似有自性的存在,但事實上卻不然,如此,你對對象的認知就不會傷害你的生活與修行,反而會幫助你。這很重要,因為我們必須在了解現象的究竟狀態下,善用其世俗的表象來處理事情。
毗婆舍那內容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