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1|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從引導者轉變為陪跑者】

孩子唸書的時候你會做什麼呢?趁此時完成家務嗎?還是會陪著孩子一起唸呢?


曾經聽一個朋友抱怨,每次叫孩子讀書(或閱讀),過一陣子回來後發現,孩子的確看了書,就看了封面和封底(頂多再加上插圖)⋯


雖然是笑著說這件事,但聽得出來她背後沒說出口的無奈。


遇到孩子內在成就動機很強烈的,會主動地一條一條完成所有「待辦事項」、自動自發真的很棒!


但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在未經訓練前就做到如此,更多的時候孩子需要經過刻意練習,才能培養出「自律的習慣」,而這其間脫離不了父母在背後默默付出的努力與陪伴。


我自己的經驗是「陪讀」對孩子的學習有正面的影響。


我已經實踐「陪讀」超過六個月了。


一開始是因為孩子的新英語班重視父母的參與度,希望家長跟著上課(要參與和抄筆記,不是坐在後面滑手機)。回家還要依據上課進度督促孩子預習、複習與完成作業。


不要說孩子最初不適應這樣的強度,我也很不習慣。但因了解如果孩子再繼續這樣「只上課、沒複習」是不會進步的情況下,也只能硬著頭皮進行。


陪著孩子一起從抗拒到習慣,再漸漸從中獲得成就感,這六個多月走得艱辛但收獲甚多。


因為是有品質專心地陪伴,與孩子間的連結越趨強韌。而因為一起上課一起唸書,孩子不易產生「你不懂我」的心情。最後因為每日固定的高頻練習而養成複習與唸英語的習慣。


在陪讀的過程中,我還因此發現孩子卡關的地方,陪著女兒找出盲點與突破的方法,並加以練習,女兒也因此獲得信心。


「陪讀」需要家長的恆心和毅力,陪著孩子進行定時定量的練習,而且要一起做、真的做,不僅是從旁命令孩子而已。舉個例子來說,希望孩子閱讀時,自己也抓一本書坐在旁邊一起閱讀,營造家庭閱讀的氣氛(把晾衣服、做家務從這段時間排開吧!)因為陪伴和投入,孩子會更願意進行。


陪讀的過程盡量減少批評或批判,以討論的方式引導孩子思考,會進行的更順利。


隨著孩子日漸成長,家長的角色也隨著調整。從緊緊牽著手指導的教練慢慢變成從旁鼓勵的陪跑者,最終會慢慢進入因自律而能放手的階段。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