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從《為什麼哲學思考》談那無法被理解的,就是它可被理解的〉中說明了哲學思考的欲望、起源、言說及行動。本篇想談談「為什麼建築思考?」然筆者不打算以欲望作為進路,因為建築思考不是、也不應該是哲學思考的延伸。而是從最直接的經驗開始。當我們面對、閱讀建築時,我們如何思考,以及思考建築的什麼?在弄清楚何謂「建築思考」後,才有可能談「為什麼建築思考?」。
首先,如何閱讀建築?在建築系的教育中,比較有機會能夠完整地將一棟建築徹頭徹尾走一遍、讀一遍的,是在《建築案例研究》或《建築史》的課程。然而,建築系真的有教育如何閱讀建築嗎?以課程中介紹現代主義之父柯比意(Le Corbusier, 1887-1965)為例,除了談現代建築五原則(自由平面、自由立面、水平開窗、底層挑空、屋頂花園)、及其在《雅典憲章》中提出的都市分區概念(居住、工作、娛樂、交通)外,多數時間著重在介紹柯比意的生平瑣事。如:學經歷、有幾個情婦、到哪裡旅行過、與其他建築師的關係等。閱讀建築的重點在「建築」,而不在「建築師」。當建築作為一個作品完成時,它早已改變、脫離了建築師,課程上討論再多的建築師,對閱讀建築是沒有一點幫助的。
或許你會說,認識建築師怎麼會跟閱讀建築完全沒關係?當我們知道某建築師被稱為現代主義建築師時,以現代主義建築的方式閱讀該建築,不是更正確的閱讀嗎?然而,空間本身有○○主義之分嗎?戴上○○主義的眼鏡,有更接近建築(作品)本身嗎?若擁有所有關於○○主義的知識,並看了該建築的照片、影片等(照片、影片並不「真實」的原因在於,透過對事物聚焦、侵入,呈現出作者想讓讀者看見的東西),但卻未親臨該建築。那麼就像知道所有關於游泳的知識,卻從未下水過。○○主義不是建築師的概念(設計概念),而是他人為了評論建築外加的。這種將建築硬扣上「○○主義建築」帽子的行為,除了是一種旁觀的、化約的、零碎的、分類的角度看建築,更忽略了建築(作品)本身是必須閱讀的,而不只是看看圖面、照片。就像閱讀一本書,不是閱讀封面,而是翻開書閱讀。
接著,閱讀建築常見的兩種誤解:即1.認為理解建築師的概念才是正確的閱讀。2.將建築不當類比。
第一,建築師的概念並非建築,兩者之間的關係是什麼?以筆者近期參訪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為例,該案於2019年10月開館,為姚仁喜建築師設計。官網寫到:「設計理念:整體外觀看似一石塊剖一刀,一玻璃管從中間穿過,隱涵剖析、穿梭、交織、下探、滲透的概念;建築量體中,隱含著交錯19∘角的軸線關係,一象徵過去的方位、一象徵現代都市的經緯關係,交織的軸線存在於外牆的分割縫隙中,也存在於博物館展示動線,帶著時空交錯的趣味性。」
建築師利用了水平向的紋理交錯(古(埋葬)今(都市規劃)紋理交錯19度),與垂直向的時空廊道(玻璃方管),呼應古物由低至高層層堆疊、及考古由高至低探尋,彼此交織。然而,當我們置身於建築中時,或許讀得到時空廊道穿梭過去時空5000年的象徵,卻很難讀到交錯19度的紋理,甚至更多的是讀到概念未說明的黃色天井(網美打卡景點)。除了反映概念與建築在尺度關係上的脫離外(以上帝視角才看得出來),筆者認為:
建築能夠沒有概念、概念亦能夠不被建築。如藝術家在石頭中看見心目中藝術品的形象,於是開始鑿它,試圖鑿出藝術品的形象。鑿著鑿著,最後將石頭鑿穿了,還是未找到其作品。又如繪畫作品中常以「無題」為題,不是為「無」而無,而是創作作為一種行動,不是先有清楚的概念才創作,而是先創作,完成作品後再回頭思考、賦予作品意義。曾受過建築教育者必定有同樣的經驗,即先有模型才有概念;透過模型創作的過程,找到、賦予該模型概念、意義。
故傳統上,我們認為建築師努力想以建築捕捉內心的概念、形象,認為貫徹概念的執行才是好建築、好設計。然而,建築在建造的過程中,已是一種概念的摧毀與改造。因為除了概念,建築還要考量與環境的關係、與設備管線的關係、與結構系統的關係、與材料施工的關係、與法規檢討的關係、與使用者、業主生活想像的關係等。建築師故然透過建築刪除、修正、辨識了其想談論的概念。然同樣的概念,能夠有無限多種實體化、形象化的可能;如同同樣的元素,能夠寫成風格各異的小說。而同樣的建築,亦能有無限多種理解、詮釋的可能。概念對建築師說故事很重要,但對於空間的品質、整體性、公共性、合理性、可能性而言,卻是可有可無的。單以概念就評斷建築的好壞(如考古館的動線因售票位置,而切斷了從入口小盒子的過度空間進入,打算一進門銜接傾斜大盒子的完整性),不過是狹隘的將建築視為目標(概念)與行動(建築)的線性關係。
第二,在將建築不當類比中,又可細分3種常見的不當類比,即1.以局部類比整體。2.以個別建築類比其他建築。3.以個別建築師類比其相似作品。
在以局部類比整體的不當類比中,如:評論某建築非新古典對稱。然而,何謂對稱?對稱永遠只存在某特定角度的建築局部,如正立面、門窗開口的分割等。建築沒有對稱,因為它是獨一無二的。閱讀建築是閱讀建築的整體,而非僅閱讀局部。故建築的知覺不只是視覺的,還有嗅覺、觸覺與聽覺。建築的時間不只有白天,還有黑夜與四季。唯有閱讀整體,才能讀出整體的平衡、調和,如:內外虛實光影空間的平衡、機能動線使用維護的平衡等。
在以個別建築類比其他建築的不當類比中,如:評論某建築是學安藤忠雄的光影。然而,何謂安藤忠雄的光影?其光影又有幾種?我們習慣聚焦於空間的局部,並且以心理學式(個人感覺)的方式將空間分類,卻忽略了建築與建築是不可共量的(不可比較)、是不連續的(非積累的),因為建築彼此所面對的基地、歷史、傳統、材料、環境、機能、尺度等都不相同(以科學理論來說,便是各理論所能解釋的現象不同),說某空間像某空間,不過是種非同一性的像、心理學式的像、局部、甚至小部分的像。此種閱讀是化約的、只擷取所需的閱讀,而非創造性的閱讀。
在以個別建築師類比其相似作品的不當類比中,如:評論隈研吾的台中巨蛋設計抄襲其澳洲市民中心。從上述可知,建築與建築之間是不可共量的(不可比較)、是不連續的(非積累的)。雖然我們常以建築師將建築分類。然而,建築除了各自的課題與挑戰不同外,其共同創作者亦不同(不同的監造、營造廠、技師、工人、業主等)。將建築師提升到代表該建築,不過是忽略了建築做為作品的獨立生命。或許你會問,將同建築師的建築彼此類比,為的是檢視建築是否有貫徹建築師的中心思想。然而,那不過是回到第一種誤解,即概念與建築關係的誤解。
爰此,何謂閱讀建築?閱讀建築先是走進建築、使用建築、感受建築。不是走馬看花、局部、點到點的線性閱讀關係,而是重複、反覆、由一到多的曲線閱讀關係。建築不是在完成的當下便凝固不變了,而是不斷與我們隔著一段距離。當我們很像抓到、理解到建築時,建築又離我們而去、又偏離了我們。建築就是現在、就是不斷變化,這才是永不過時的創造性的閱讀。
是故,建築思考便是閱讀建築所產生的思考。若說哲學是愛智的欲望,那麼建築便是空間影像的差異、覆蓋與重複。建築思考不是建築系大一必修課《建築概論》中回答的:「什麼是建築?」那不過是透過言說界定的建築、意識形態化(教條化)的建築,而非思考建築本身。「為什麼建築思考?」哲學家柏格森(Bergson, 1859-1941)說:「我們生來就是個手藝人,就像我們生來是幾何學家。」我們生來就在建築、就具有將幾何建築化的能力。建築思考的價值不在定義而在檢證建築的豐富性。當建築不斷變化,建築思考便永遠沒有停止衍生新意的一天,正驗證了建築必然多過建築思考的廣袤。如此,我們如何不建築思考?
202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