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超圖解》之建築有沒有用會比回答哲學有沒有用容易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對你來說,什麼是哲學呢?玄學?占卜?算命?這些是哲學,但也不是哲學,其中理性、可被討論的部分是哲學,台大哲學系梁益堉老師說:「現成的科學經驗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就是哲學。」哲學做為一種最原始、最悠久的學科,當所有學科由哲學分支出去時,哲學的問題並沒有連帶被解決,而似乎更加的複雜與需要跨領域的知識才能夠研究哲學問題,例如:腦神經科學家與哲學家合作,哲學家提供「可能或不可能是什麼?必然或偶然是什麼?」的問題,而腦神經科學家再試著利用科學去解釋現象。所以哲學的思考,一方面需要有多方面的知識架構,二方面需要有自己經過思考之後提出自己的理由去認識這個世界。


我認為說哲學沒有用的人,除了不了解哲學,在有沒有用的這個問題上,我們到底想問什麼?台大哲學系苑舉正老師說:「有時候被別人問到煩了,就會氣著說,那你的人生有什麼用?」回答哲學有沒有用,相較於回答建築有沒有用會比較容易嗎?也許你會說:「怎麼會,建築,每個人都需要住,住就需要建築師蓋房子,所以建築當然很有用也很重要。」讓我們來試著回答建築有用在哪。


建築的用處是什麼?先從效益主義的觀點切入或許會比較有感覺。建築可以做什麼?建築可以遮風避雨、建築可以拿來買賣、建築可以讓我們體驗不同的空間氛圍、建築可以重新定義什麼是家的感覺、建築可以發電省能(綠建築)、建築可以經由改變空間機能達到改變使用者行為的可能……等等,但是,這些是建築「被建築」的理由嗎?當我們在檢驗效益時,是否應該針對的是建築的「目的」去做效益評估,而不是目的之外的其它附加價值去做評估呢?


為何建築需要「被建築」呢?台灣空屋率19%,是否還有建築的理由呢?建築學做為一種專業,做為一門哲學的分支,又什麼是建築的哲學問題呢?這兩個問題有可能是同一個問題嗎?建築的理由是什麼?今天一般人會說我需要一個「建築」嗎?是想要一個建築,還是有個建築之後的生活呢?建商會將建築視為一種商品,但是我們一般比較可能的說法會是,我需要一個房子、需要一個空間、需要一個可以滿足生活需求、可以滿足「人」的需求的空間。而建築的重要性在於,它滿足了人能夠發揮人性以及能夠滿足生活需求的「可能」。


那麼什麼是人的需求呢?人的需求如果用空間去解決稱之為建築的話,是否還有其它需求需要被解決呢?而人的問題,種種可能性的問題,牽涉到最根本的道德價值判斷,這便是哲學裡倫理學所討論的範疇。除此之外,讓這個空間有故事性的人是我們;是使用者,人都需要空間,做為一個物質或者生物,時空是必然,如果建築是用空間解決人的問題,亦如,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是否建築也始終來自於人性?空間公平性的問題、空間合理性的問題、空間安全性的問題、空間開放與否的問題、空間與其它空間(環境)產生關係的問題等等。追根究柢,都牽涉到人的問題,之所以有「問題」,是因為只有人才會問問題或者將之視為一個問題,然後去思考、去改善或解決問題,而思考,便是哲學訓練的工具。


任何學科,都需要具備思考能力的情況之下,意思是,都需要哲學的訓練。但是放眼望去,在我們的教育裡頭,國小、國中、高中、甚至大學,沒有一門課是教哲學、教如何思考、教什麼是思考的樂趣,這裡的矛盾是,當我空有知識,但是我卻沒有辦法判斷知識的真偽或是沒有一個好理由在正反兩面意見之間做選擇。當我們只是被動的去吸收知識而沒有經過思考做出選擇時,我們的價值觀是被塑造的,所以出了校門便對學習失去了動力。當我們無法經由思考去發現問題時,我們便沒有辦法真正有效的解決問題。或許,問建築有沒有用,而用哲學來回答時,這便是建築有用的所在。

2016/4/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辯證人生
54會員
591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辯證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5/02/09
  隨著「世界末日時鐘」在2025年逼近史上最危險的89秒,國際局勢動盪加劇,各國軍備競賽不斷。在此關鍵時刻,我們必須重新思考,真正的永久和平究竟應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   近日,美國新任國防部長赫塞斯矢言推動「以實力謀和平」的政策,凸顯出大國仍未擺脫以武力維持和平的思維。然而,德國哲學家
Thumbnail
2025/02/09
  隨著「世界末日時鐘」在2025年逼近史上最危險的89秒,國際局勢動盪加劇,各國軍備競賽不斷。在此關鍵時刻,我們必須重新思考,真正的永久和平究竟應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   近日,美國新任國防部長赫塞斯矢言推動「以實力謀和平」的政策,凸顯出大國仍未擺脫以武力維持和平的思維。然而,德國哲學家
Thumbnail
2024/12/20
  什麼是無限?《無限旅程》(A TRIP TO INFINITY)為Netflix於2022年上檔的紀錄片,內容訪問物理、數學、哲學等領域專家,對於「無限」的看法。   首先,如何想像無限?先試著在心中想像一個最大、最大、最大的數,然而,該數相較於無限,如同想像一個最小、最小、最小的數一
Thumbnail
2024/12/20
  什麼是無限?《無限旅程》(A TRIP TO INFINITY)為Netflix於2022年上檔的紀錄片,內容訪問物理、數學、哲學等領域專家,對於「無限」的看法。   首先,如何想像無限?先試著在心中想像一個最大、最大、最大的數,然而,該數相較於無限,如同想像一個最小、最小、最小的數一
Thumbnail
2024/12/09
  感謝實踐建築系分享郭孟芙的演講,演講中點到許多建築設計根深蒂固的問題,本文的批評並非針對孟芙(雖然同為淡江畢業但我也不認識),而是藉由演講點出建築設計東西方理論與實務的普遍問題——沒有時間。   在理解何謂真正的時間之前,我們必須先釐清何謂建築設計的時間?以演講中提到設計手法為例,至少
Thumbnail
2024/12/09
  感謝實踐建築系分享郭孟芙的演講,演講中點到許多建築設計根深蒂固的問題,本文的批評並非針對孟芙(雖然同為淡江畢業但我也不認識),而是藉由演講點出建築設計東西方理論與實務的普遍問題——沒有時間。   在理解何謂真正的時間之前,我們必須先釐清何謂建築設計的時間?以演講中提到設計手法為例,至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邏輯不是真理,但是邏輯可以從語句提煉出真理。自古以來,人們就在尋找一套工具,用來審視事物、分析經驗、組織思想、裁決爭議,也就是能判斷真假對錯的邏輯。
Thumbnail
邏輯不是真理,但是邏輯可以從語句提煉出真理。自古以來,人們就在尋找一套工具,用來審視事物、分析經驗、組織思想、裁決爭議,也就是能判斷真假對錯的邏輯。
Thumbnail
  在上一篇〈從《為什麼哲學思考》談那無法被理解的,就是它可被理解的〉中說明了哲學思考的欲望、起源、言說及行動。本篇想談談「為什麼建築思考?」然筆者不打算以欲望作為進路,因為建築思考不是、也不應該是哲學思考的延伸。而是從最直接的經驗開始。當我們面對、閱讀建築時,我們如何思考,以及思考建築的什
Thumbnail
  在上一篇〈從《為什麼哲學思考》談那無法被理解的,就是它可被理解的〉中說明了哲學思考的欲望、起源、言說及行動。本篇想談談「為什麼建築思考?」然筆者不打算以欲望作為進路,因為建築思考不是、也不應該是哲學思考的延伸。而是從最直接的經驗開始。當我們面對、閱讀建築時,我們如何思考,以及思考建築的什
Thumbnail
  何謂哲學思想實驗?其實驗是否如同科學實驗一般,從提出假說、設計實驗、觀察現象,到歸納結果是否驗證假說的過程?而哲學知識是否便如同科學知識般,經由專家社群詮釋、決定實驗結果,最後被社會/社群所接受?首先,哲學思想實驗與科學實驗的主要差異在於,哲學思想實驗不需要實驗室、不需要儀器設備、甚至不
Thumbnail
  何謂哲學思想實驗?其實驗是否如同科學實驗一般,從提出假說、設計實驗、觀察現象,到歸納結果是否驗證假說的過程?而哲學知識是否便如同科學知識般,經由專家社群詮釋、決定實驗結果,最後被社會/社群所接受?首先,哲學思想實驗與科學實驗的主要差異在於,哲學思想實驗不需要實驗室、不需要儀器設備、甚至不
Thumbnail
本書提出101個關於建築的問題,與精簡扼要的答案,但精簡的答案只能回答精簡的問題,如同懶人包片段的回答,看似將重點論述了一番,實則宛如船過水無痕。完全印證了老苑所說的「學建築的人,就是沒有膽量學哲學的工程師。」這兩位瑞典的建築師,也不過是站在哲學的大門前,手指著哲學然後不敢踏入哲學之門。當然
Thumbnail
本書提出101個關於建築的問題,與精簡扼要的答案,但精簡的答案只能回答精簡的問題,如同懶人包片段的回答,看似將重點論述了一番,實則宛如船過水無痕。完全印證了老苑所說的「學建築的人,就是沒有膽量學哲學的工程師。」這兩位瑞典的建築師,也不過是站在哲學的大門前,手指著哲學然後不敢踏入哲學之門。當然
Thumbnail
哲學的思考方法為,一假設問題的提出,然後再藉由論證的方式證成一預設的概念,最後獲得一個解答、一個立場、一個理論。不管是哲學理論或科學理論,都共同面對一個問題─理論永遠只反映事實的某個片段而已;因為形成理論的過程,是一個將複雜問題「簡化」的過程。哲學方法有沒有可能反應真實的複雜呢?當哲學能夠反
Thumbnail
哲學的思考方法為,一假設問題的提出,然後再藉由論證的方式證成一預設的概念,最後獲得一個解答、一個立場、一個理論。不管是哲學理論或科學理論,都共同面對一個問題─理論永遠只反映事實的某個片段而已;因為形成理論的過程,是一個將複雜問題「簡化」的過程。哲學方法有沒有可能反應真實的複雜呢?當哲學能夠反
Thumbnail
對你來說,什麼是哲學呢?玄學?占卜?算命?這些是哲學,但也不是哲學,其中理性、可被討論的部分是哲學,台大哲學系梁益堉老師說:「現成的科學經驗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就是哲學。」哲學做為一種最原始、最悠久的學科,當所有學科由哲學分支出去時,哲學的問題並沒有連帶被解決,而似乎更加的複雜與需要跨領域的知識才能
Thumbnail
對你來說,什麼是哲學呢?玄學?占卜?算命?這些是哲學,但也不是哲學,其中理性、可被討論的部分是哲學,台大哲學系梁益堉老師說:「現成的科學經驗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就是哲學。」哲學做為一種最原始、最悠久的學科,當所有學科由哲學分支出去時,哲學的問題並沒有連帶被解決,而似乎更加的複雜與需要跨領域的知識才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