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3/1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以「否定的建築史」為方法喚起被遺忘的建築理論的哲學論證之美(上)

聽說路易斯・康辦公室掛著這幅Piranesi〈Campo Marzio dell’Antica Roma〉

聽說路易斯・康辦公室掛著這幅Piranesi〈Campo Marzio dell’Antica Roma〉



  建築系最重要的科目是什麼?此「最重」不是課前準備時間的多寡、不是必修學分多寡或擋修與否,而是建築系最核心、建築系之所以為建築系、建築理論基礎的科目,此科目即-「建築史」。或許多數建築人會不同意或不理解,因為在台灣重「設計」輕「非設計」的扭曲建築教育裡,建築史淪為必修的營養學分,或知道建築史很重要(以筆者畢業的淡江建築為例,建築史課程必修6學分),卻不知道重要在哪裡?以至於無法活用建築史理論;作為思考、設計建築的切入點。本文欲透過西方建築史教育,反思東方建築史教育;以筆者的學習經驗為例,大學時修過建築史相關的課程有:建築史通論、西洋建築史、中國建築史(大二)、近代建築史(大三)、台灣建築史(大四),共5門課10學分,成績最好的正好就是西洋建築史(98分)。在建築系重視表現法與建築技術的年代,一方面喚醒建築系藉由建築史思考建築的傳統,二方面重新找回被遺忘的美感,即建築理論的哲學論證之美。


東西方建築史教育的差異一:問題引導教學


  一門課能不能引起學生興趣或對學生是否有意義?從第一堂課便可知。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建築史課程,第一堂課不是談論何謂建築史?不是談論建築史為何重要?而是談論「為什麼建築師要學習建築史?」這一切身的問題(果然是盛行實用主義的美國)。任何一門課都應該在第一堂課時引起學生的興趣,而興趣的來源便是求知的欲望,即透過問題引導教學。相較之下,東方建築史教育則多是填鴨式、照本宣科的教育,使得學生始終與學科隔著一段距離,無法透過思考「用」於自身、成為自身的養分。


東西方建築史教育的差異二:建築史融合哲學史、藝術史、宗教文化


  西洋建築史,即是西方歷史的建築部分,故某時代的思潮(如:文藝復興)、運動(如:啟蒙運動)、環境(如:黑死病,中世紀黑死病歐洲死了六成人口。傳承技術的匠師、建築師未留下,導致其後上朔至羅馬時期建築的文藝復興)、信仰(如:基督教、伊斯蘭教)等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當時建築的論述與風格,即反映當時建築師如何看待自身的問題。如:文藝復興到巴洛克時期,建築師嘗試拓展自己的風格和地位,不希望被視為體力勞動者,而是視為思想家、數學家。故將建築變得更像數學上的藝術,而不單是技術;專注於比例問題,思考如何將複雜的建築涵義,編入建築有機體之中。


  西方建築史教育,除了歷史的發展外,亦會提及歷史事件背後的哲學,雖然僅是點到為止,如:笛卡爾認為應該遺棄古代建築,轉為探討能夠清晰可見、直覺或必然的東西,而非他人思考後或自己臆測的東西。或啟蒙運動的康德提出「Sapere aude」(敢於求知)的啟蒙精神來闡述人類的理性擔當,影響建築自由表達。或索敘爾的語言學,影響建築洛可可風格重視裝飾而缺乏理論的反思。或以科學哲學家孔恩的「典範理論」探討建築史發展的典範移轉,文藝復興從重視比例、對稱、次序的古典建築系統,轉向雜亂無章、表現出緊張狀態和不可調和的風格主義。


  同樣的,建築作為一種藝術,亦受藝術史的影響。如:瑞士藝術史學家Heinrich Wölfflin(1864-1945)繼承黑格爾(G. W. F. Hegel, 1770-1831)的思想,在《Principles of Art History》中,認為從文藝復興到巴洛克風格的轉變,不僅只是新生事物的繁衍,而是一種事物辯證方的出現。文藝復興是線性的,巴洛克則是一種開放的風格;即通過顏色的佈局,顏料的觸感、筆觸表現一幅畫。反映在建築上,便是由文藝復興建築牆面平整的秩序,轉向巴洛克建築牆面的可塑性,藉由雕刻的壁龕,牆本身成為光和影的藝術。


東西方建築史教育的差異三:提供一套讓建築史持續進步的方法


  在「為什麼建築師要學習建築史?」中,從美感切入,為何從美感切入?維特魯威提出建築的三元素;即實用、堅固、美觀,相較於實用、堅固屬於硬性的建築技術,美觀則是影響實用、堅固或建築師設計思考的切入點。德國藝術史學家溫克爾曼(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 1717-1768)認為,審美是可以訓練的,那就是觀察事物,並試者理解所見之物的本質。深度剖析後再設計,溫克爾曼稱這一系列的動作為「效仿」(imitation)。此「效仿」理論不是簡單地記下某物外表並進行複製,而是理解驅使其變成現狀的理論原則是什麼,理解理論原則如何被使用;如何依據新標準、新programs、新材料等。「效仿」失敗的案例如:Michael Graves設計的迪士尼總部大樓(Walt Disney HQ),其並未很好地研究過古代建築遺跡。


  什麼時候「效仿」、如何「效仿」?接著提出哲學家黑格爾的辯證法,將物質材料轉向純粹的空間或純粹的精神,提供學習歷史和文化的知識後,轉化出新的東西。如:叉子與湯匙,兩者看似矛盾,卻能夠結合為可叉東西又可喝東西的「叉匙」。「效仿」成功的案例如:Herzog & de Meuron 設計的Maison Rudin(1996-97),即是透過結合傳統民居與現代別墅的辯證結果。而學習建築史,使建築史持續進步的方法,便是「不追隨主流,要反思傳統,走出自己的路,深入建築原則,才能做出好設計」的方法,即傳統與現代持續辯證的結果。


  綜上,東西方建築史教育主要有三大差異,或者說西方建築史教育優於東方建築史教育之處有三;即一、問題引導教學。二、建築史融合哲學史、藝術史、宗教文化。三、提供一套讓建築史持續進步的方法。建築史不可視為獨立於哲學、藝術等的學科,而是彼此相互影響、辯證的關係。故建築(史)理論是跨領域的知識,必須能夠解釋、涵括建築的普遍現象,而非成為僅在建築領域說得通,卻無法融貫於其他領域的知識。「為什麼建築師要學習建築史?」即透過知往鑒今,藉由認識建築發展的秩序、規律,讓未來的建築相關產業者能理解建築學的理論原則,進而使其有自由選擇、創造的能力。


  乍看之下,西方建築史教育似乎優於東方建築史教育。然而,筆者卻認為,雖然西方建築史教育看似關聯於哲學理論,卻同樣未碰觸到核心,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正因為哲學具有普遍性、理性、統一性的特性,若未上溯至哲學,建築史永遠只是半套的建築史。東西方建築史教育皆同樣遺忘了建築理論的哲學論證之美,遂同樣無法將建築史理論「用」於自身、成為自身的養分。建築史作為歷史的一環,若未反思更根本的何謂歷史?歷史是否有意義?歷史是主觀還是客觀的?歷史的意義是統一的還是多元的?等歷史哲學的問題,所談論的建築史將流於形式,無法從根處誘發建築持續進步的動能。以下筆者將從哲學家呂格爾的《歷史與真理》為進路,思考建築史,並提出「否定的建築史」作為認識建築理論的哲學論證之美的方法。

2023/3/6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