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6|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產後生活的成就與挑戰

產後一週,每天每天都在解鎖新成就。

手擠母奶從1ml—3ml—10ml—30ml—60ml,倍數成長且十分有感;

親餵從搖籃式—橄欖球式—側躺式,感謝天使樂多天生愛吃,總能在幾次嘗試之後正確含乳並且好好吃飽再鬆開奶頭,這幾次觀察都有安穩睡到下一餐;

母嬰同室短時間內炸屎所以換尿布成就也達成,我們兩個生平第一次摸別人的屎,感覺很奇妙。

學習辨識大便顏色、紀錄喝奶時間、了解各式數值背後代表的意義。

一步步體驗自己被餵養與照顧長大的歷程,大概是一個很容易引發對話的時刻,與過去的自己、自己的家庭、自己父母對話,你們是怎麼做到的?我是這樣哭鬧或那樣安靜的?

另外也是兩個人主動引來挑戰,學習平衡的時刻,一開始母嬰同室時,可以看到身為爸爸的先生很挫折,覺得他沒辦法從育兒這件事得到成就感,媽媽有母奶可以給予,但他沒有什麼,換尿布一事在前兩次又很生疏,沒辦法把屎擦乾淨,時間一長,樂多瘋狂哭鬧。

先生對哭聲手足無措,也的確我抱過來小孩就停了,但長此下去在嫩嬰期間,他只能當我的工具人,好像也不太對。

我們都要各自有一打一的能力。

這是生產前的約定,但他還沒有前面的小小成就感,也還需要安全感,我們需要更多合作和練習以熟悉這些新技能,也培養和孩子的默契。

某天早上母嬰同室時,決定用側躺的方式親餵,餵完小孩就在床上睡,因為不用換手、換位置,所以小孩比較不會驚醒,親餵完的我起身,讓他們兩個一起享受了一下父子溫馨時光。



我們也在當天晚上再次解鎖樂多一小時大便兩次的成就,兩人協力完成兩次換尿布,而且樂多還沒哭,一臉享受被換尿布,雖然只是很小很小的一步,卻是此時最滿足的成就。

我們真棒❤️

樂多加入不只意味著家中信箱會出現新名字的信件,更代表我們有新的身分需要適應,還好我們都記得表達對彼此的感謝、關心、愛。

養育小孩是一個選擇,不是取代或生活的全部,兩個人的重心有些傾斜,但要記得成為一個平衡的三角形,畢竟孩子不會永遠像此時需要我們,他會長成自己的樣子,守護著他的特別,是我們在育兒路上的唯一任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寫一寫,想一想,盡可能地希望自己仍是一個自由的人。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