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與卵巢之間,會有一定的周期循環,月經結束之後,雌激素緩慢上升,到了排卵之日,雌激素的分泌達到最高值,排卵後再緩慢下降,到月經期間,雌激素的濃度會來到最低值。
月經結束→雌激素上升→雌激素最高→排卵期→雌激素降至最低→月經來臨
雌激素控制著女人的母性,控制著女人愛情,同樣也控制著女人的情緒變化,排卵前後的女人,雌激素濃度最高,此時的女人多情,也最有耐性,月經來臨之時,雌激素的濃度來到最低,此時的女人最無情,脾氣暴躁又沒耐性。
女人在每個月經週期中,都要經歷這樣的雌激素濃度劇烈波動,一會兒高,一會兒低,女人的理性,會想辦法找出自己的生活規律,愈理性的女人,就愈看不出女人原有的情緒波動。
女性排卵的前幾天,是體內雄激素濃度最高的時候,同樣也是女人性慾最強的時候,這事非常容易理解,因為排卵的目的就是為了受孕,要懷孕就要先交配,要交配就要先有性慾,要有性慾就要先有雄激素,荷爾蒙與行為之間的關聯,就是這樣一環扣一環。
雄激素→性慾→交配→受孕
女人的雄激素分泌,有另一個較小的高峰,是月經來的那幾天,所以有些女人的生理期,反而會變得性趣高昂,一方面是受到荷爾蒙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知道經期做愛不會懷孕,不會給自己壓力,反而更能享受做愛時的快感。
女人的月經周期,是一個準備受孕的周期循環,需要許多荷爾蒙來協力完成,首先,卵巢要先進行排卵,其次,子宮要準備發育,再來,就是要喚醒性慾。
月經周期的荷爾蒙起點,要從下丘腦開始算起,下丘腦會先分泌「促性腺激素釋放素」,之後誘導腦下垂體分泌「促卵泡激素」和「黃體生成素」,之後的荷爾蒙反應,會分成兩條路線,第一條路線和「促卵泡激素」的排卵功能有關,經過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之後,15天之後,卵巢的卵泡開始排卵。
另一條路線則是和子宮發育有關,在「黃體生成素」的刺激之下,卵巢在排卵之後的卵泡破裂處,在卵泡壁上,開始發育「黃體」,之後的「黃體」,會開始分泌「黃體素」,黃體素會誘導子宮的內膜增生,受精卵如果在子宮著床成功,就開始進入懷孕階段,如果著床失敗,子宮內膜會破裂出血,血會從陰道排出,形成所謂的月經。
月經的循環週期,需要透過「黄體素」的反饋訊號來完成,黃體素的分泌,到了一定的濃度之後,就會抑制下丘腦分泌「促性腺激素釋放素」,促性腺激素釋放素的釋放,是月經週期活動的起點,停止了促性腺激素釋放素的分泌,就會停止下一次月經的循環
如果沒有懷孕成功,卵泡壁的黃體會自行退化,之後就不再分泌「黃體素」,如此就失去了反饋抑制訊號,於是下丘腦又重新分泌「促性腺激素釋放素」,於是形成下一次月經的循環,整個荷爾蒙的連鎖反應如下:
女人月經周期的起點,必須要下丘腦要先分泌「促性腺激素釋放素」,經過一連串的荷爾蒙反應之後,卵巢才會開始排卵,所以只要先抑制下丘腦分泌「促性腺激素釋放素」,就不會有後續的荷爾蒙反應,卵巢也就不會再排卵。
目前女性口服避孕藥的避孕原理,就是以服用藥物的方式,不斷補充大量的「黃體素」和少量的「動情激素」,等於是給下丘腦不斷製造荷爾蒙的抑制訊號,讓下丘腦不再分泌「促性腺激素釋放素」,堵住了月經周期的源頭,依此來達到避孕效果。
而避孕藥中的黃體素,仍然會造成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還是會破裂,所以月經還是會來。
這種用藥物方式,持續補充身體的「動情激素」和「黃體素」,來做為避孕的手段,目前証實對身體無害,少部份的人會有輕微副作用,停藥之後,女人的月經周期會重新開始,所以也不會影響女人未來的懷孕功能。
動物的排卵期,就是動物的發情期,通常會有明顯的生理特徵,比如體溫改變、明顯的性慾、漲紅的性器官、或是特殊的體味,但是女人的發期卻不明顯,只有極少數的女人,可以查覺到自己的體溫變化,絕大多數的女人,和所有的男人,都無法正確查覺女人的排卵時間,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個道理其實也很簡單,因為人類跟其他動物,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智商,人類的智商已經可以理解,排卵和懷孕的因果關係,如果古代人類可以查覺到女人的排卵期.那就可以用理性來控制性慾,避免在排卵的時間做愛,進而達到避孕效果。
而古代的女人會想避孕嗎?那不廢話,生孩子的風險如此之高,養一堆孩子那又是多累啊!古人如果知道怎麼避孕,那結局肯定也是和現在社會差不多,大家頂多只生一個到兩個,因為生太多,怕會累死自己。
結果就是這樣,如果女人可以查覺到自己的發情期,那她生的孩子肯定會比別人少,物競天擇的結果,這樣的女人就會慢慢的絕種,就跟現在不生孩子的女人一樣,到最後,她們也都是會絕種的,兩者的道理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