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枉然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 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 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 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 你們清晨早起,夜晚安歇, 吃勞碌得來的飯,本是枉然; 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詩篇‬ ‭127‬:‭1‬-‭2‬


枉然,在這段詩篇中出現了三次。


我們歸納此處枉然的定義— 倚靠自己。


不是我們在建造房屋,是神。

不是我們在警醒看守,是神。

不是我們在勞碌做工,是神。


但我們常常以為是自己,也必須是自己。我們勞碌了這麼久還是枉然,這不得不帶我們去看創世記中,亞當因著罪被咒詛的場景—


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創世記 3:19


原本亞當是帶著上帝的祝福在耕種田地、看守上帝的園子。但因著罪,地也因人受了咒詛,不再正常地為人效力,導致從亞當之後世世代代的人們,汗流滿面,才只是糊口。工作成了重擔,而不是享受,我們只是賺得了自己應得的,因為罪讓我們必須倚靠自己。從此,我們所得的不來自上帝,只是從自己而來。


這就是聖經所說的枉然。無論我們靠著自己達到了多大的成功,它還是枉然,因為這些我們手中的成功都不會永存。大衛幫我實驗過、所羅門、尼布甲尼撒、亞歷山大、歷任的凱撒都替我們見證了這個枉然,他們都是在歷史中不可輕看的人物,他們所擁有的若類比現代,可能不只是川普或是張忠謀可以形容。


但依然是枉然,因為人所成就的不過是自己的帝國。即便我們不是政治人物、不是軍事將領,我們也在倚靠自己,打造自己的國度。無法永存、至少要讓它曾經璀璨,若真是曇花一現,也要精彩一時。


我們認為這樣一來就可以安歇了,但這依然是枉然。因為我們所打造的國度,若少了「自己」,就什麼都不是。若不是「我」的勞碌在其中,它就什麼都不是。但我會死,我的國度會消失,它會和我一同埋在土裡,它即便被人記得,卻也會因時間而淡忘。


原來,不是因為我們手中所做的毫無價值,稱作枉然。而是在歷史的洪流中,將我們手中的努力淡化成了枉然。


最後,讓我們仰望聖經中上帝的應許。在這樣的枉然對比之下,詩人給我們一個在枉然隧道中的一盞燈:


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


原來,在上帝的旨意中安息,不是枉然。原來,那是我們生命中應該存有的狀態。原來,這是上帝造人一開始的目的,就在神用六天造了這世界後,第七天進入了安息。上帝不是太累了,需要休息,而是在這六天內,什麼都完成了,則和祂所愛的人去享受每一個「好的」。人在當中不再枉然了,因為一切都出於神、屬於神、歸於神。


願我們今天都意識到關於人生的枉然,並在禱告中悔改,將榮耀歸給耶穌,把人生中的期待和規劃,交在人生的主面前,讓祂引導、聽祂指示、讀祂話語,進入安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銀山愛說話
39會員
94內容數
靈修早安文、聖經學習、釋經福音講道、神學研究
黃銀山愛說話的其他內容
2024/11/19
使徒行傳18:1-18 背景- 經過帖撒羅尼迦、庇哩亞、雅典的傳道,保羅隻身繼續前往哥林多,在亞該亞境內繼續傳揚福音。 基礎分段- 18:1-4 (建立哥林多的事工基礎) 18:5-11(在該地的福音策略改以外邦人為主) 18:12-18 (神彰顯了在保羅身上的保守) 經文觀察-
2024/11/19
使徒行傳18:1-18 背景- 經過帖撒羅尼迦、庇哩亞、雅典的傳道,保羅隻身繼續前往哥林多,在亞該亞境內繼續傳揚福音。 基礎分段- 18:1-4 (建立哥林多的事工基礎) 18:5-11(在該地的福音策略改以外邦人為主) 18:12-18 (神彰顯了在保羅身上的保守) 經文觀察-
2024/11/19
喜歡聖經中關於保羅第二次宣教旅程中的記載,那是一種以為父之心去愛的行動,為要堅固第一次所建立的教會近況,同時也受聖靈引導進入更多新的地方傳講福音,畢竟這原先就是耶穌在第一章給門徒的吩咐: 使徒行傳 1:8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
2024/11/19
喜歡聖經中關於保羅第二次宣教旅程中的記載,那是一種以為父之心去愛的行動,為要堅固第一次所建立的教會近況,同時也受聖靈引導進入更多新的地方傳講福音,畢竟這原先就是耶穌在第一章給門徒的吩咐: 使徒行傳 1:8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
2024/10/04
本文深入探討馬太福音第二章的關鍵經文與意義,特別是耶穌降生所引發的歷史與神學問題。透過舊約經文的引用以及東方博士的敬拜行動,本文揭示了耶穌作為萬國救主的身份,並討論了神在危險情境中的保護與主權。邀請讀者思考我們如何回應神的呼召,以及在面對挑戰時堅持信心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10/04
本文深入探討馬太福音第二章的關鍵經文與意義,特別是耶穌降生所引發的歷史與神學問題。透過舊約經文的引用以及東方博士的敬拜行動,本文揭示了耶穌作為萬國救主的身份,並討論了神在危險情境中的保護與主權。邀請讀者思考我們如何回應神的呼召,以及在面對挑戰時堅持信心的重要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好多人在我心裏扔了秘密,然後離開 我像個樹洞,瀕臨超載 那些與我無關的,但且笑看 那些我愛著、愛著我的循環 連多瞟一眼都窒息的難受 我常在平白無故裡溺斃 你問我,那你要什麼? 我要的與整個物理邏輯抗衡 我要的是我的小小花園裡有你們 缺一不可 可我終究只是個栽理的園丁 墾著盛大的荒蕪 從起滅中靜
Thumbnail
好多人在我心裏扔了秘密,然後離開 我像個樹洞,瀕臨超載 那些與我無關的,但且笑看 那些我愛著、愛著我的循環 連多瞟一眼都窒息的難受 我常在平白無故裡溺斃 你問我,那你要什麼? 我要的與整個物理邏輯抗衡 我要的是我的小小花園裡有你們 缺一不可 可我終究只是個栽理的園丁 墾著盛大的荒蕪 從起滅中靜
Thumbnail
每個人生的經驗都在教導我們一件事:只要你堅持多年,起初,看似微不足道的改變終將以複利計算,利滾利,滾出非比尋常的結果。 原子習慣指的是微小的改變、微不足道的增長、百分之一的改善。 而行為的改變便始於覺察。 成功,便是來自於一連串微小的勝利與突破,它是數百個微小的改善,所累積起來的成
Thumbnail
每個人生的經驗都在教導我們一件事:只要你堅持多年,起初,看似微不足道的改變終將以複利計算,利滾利,滾出非比尋常的結果。 原子習慣指的是微小的改變、微不足道的增長、百分之一的改善。 而行為的改變便始於覺察。 成功,便是來自於一連串微小的勝利與突破,它是數百個微小的改善,所累積起來的成
Thumbnail
在莫絳珠的格子看到「妄言集」的系列文。  個人挺有意思的。 
Thumbnail
在莫絳珠的格子看到「妄言集」的系列文。  個人挺有意思的。 
Thumbnail
業餘的股票喜好者,自許績效能稍微贏過大盤即可(如果不行就考慮加入指數市場@_@),抵抗通膨對資產的侵蝕,目標並非想要賺一個股本(EPS 10元),而是想要享受投資過程中透過觀察及發覺來驗證自己想法的樂趣。
Thumbnail
業餘的股票喜好者,自許績效能稍微贏過大盤即可(如果不行就考慮加入指數市場@_@),抵抗通膨對資產的侵蝕,目標並非想要賺一個股本(EPS 10元),而是想要享受投資過程中透過觀察及發覺來驗證自己想法的樂趣。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今年開始創作的心路歷程,這條路走的並不是一路順遂,但也是收穫滿滿的路途,或許我們無從得知未來會不會更好,但只要往前就一定會有答案。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今年開始創作的心路歷程,這條路走的並不是一路順遂,但也是收穫滿滿的路途,或許我們無從得知未來會不會更好,但只要往前就一定會有答案。
Thumbnail
其實各形各色的小改變也可以改造人生。 我們都知道如何讓生活變得更好,卻往往沒有付諸實行。 花不到五分鐘即可完成。 堆疊習慣 一次培養一個,效果最好 建立長遠改變的最佳的方法是一次培養一個好習慣。 微小舉動也能帶來重大改變。 把好習慣串起來,讓生活更美好 多數人都明白該如何讓生活變得更
Thumbnail
其實各形各色的小改變也可以改造人生。 我們都知道如何讓生活變得更好,卻往往沒有付諸實行。 花不到五分鐘即可完成。 堆疊習慣 一次培養一個,效果最好 建立長遠改變的最佳的方法是一次培養一個好習慣。 微小舉動也能帶來重大改變。 把好習慣串起來,讓生活更美好 多數人都明白該如何讓生活變得更
Thumbnail
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是一件牽涉到同志與冥婚,光怪陸離的台灣電影。總是認為,電影刻意地把同志議題說得太着跡,也定了一重很深的意識形態,將同志影像及畫面化,反而會令觀眾去思考,究竟同志是否就是那樣。父子情設定很動人,也恰恰寫了父親那種口硬心軟的關切之情,可惜一切都來得太遲。人生本來就是要有遺憾...
Thumbnail
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是一件牽涉到同志與冥婚,光怪陸離的台灣電影。總是認為,電影刻意地把同志議題說得太着跡,也定了一重很深的意識形態,將同志影像及畫面化,反而會令觀眾去思考,究竟同志是否就是那樣。父子情設定很動人,也恰恰寫了父親那種口硬心軟的關切之情,可惜一切都來得太遲。人生本來就是要有遺憾...
Thumbnail
最近聽到大家都在瘋狂討論「奧本海默」,平常除非滑到新聞或影評,否則不特別關心新電影內容的我,本來是完全沒有興趣的(因為根本不知道電影在講什麼),結果聽老高的節目時講到這部電影,還得知了是諾蘭編劇,立馬就查了最近的上映時間,出門去電影院了! 進場前我對這部戲的了解只有「跟物理學有關」、「原子彈」
Thumbnail
最近聽到大家都在瘋狂討論「奧本海默」,平常除非滑到新聞或影評,否則不特別關心新電影內容的我,本來是完全沒有興趣的(因為根本不知道電影在講什麼),結果聽老高的節目時講到這部電影,還得知了是諾蘭編劇,立馬就查了最近的上映時間,出門去電影院了! 進場前我對這部戲的了解只有「跟物理學有關」、「原子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