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5/1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當美術館變成打卡點

你逛美術館嗎?上一次走進美術館,是什麼時候?看了哪一個展?是為了什麼而走進那座美術館呢?

關於藝術,我是個門外漢,沒有任何美術、設計相關的訓練或教育背景,但我很喜歡逛美術館、看展覽。知道我有這種興趣的朋友會問我:「為什麼?」鮮少踏入美術館的同行友人會問我:「這些作品到底想表達什麼?你看得懂嗎?」


誰是失格的觀眾

身為觀眾的我,站在藝術作品面前卻無法理解、掌握作品本身或創作者試圖透過作品傳達的理念時,我是否成了一個失格的觀眾?

與其在意「看懂了什麼」,藉由近距離接觸作品而從中「獲得了什麼」,似乎更適合用來描述我個人的觀展經驗。有時我透過作品,研究畫中的服裝造型、道具、場景,對應其歷史時空背景,然後恍然:「那時候的行李箱真的是長這樣呢!和電視劇中演的一樣。」;有時我專心研究油畫作品的筆觸或實驗影像紀錄,想像藝術家在創作過程的身心狀態與堅持;有時我會在作品中尋找廣告文宣的靈感;更常的是在展間獲得的沈澱、平靜與充實感。

這些是身為藝術門外漢的我,在美術館、在展間所獲得的。至於「看懂」的工作,我想還是交給專家吧。


來去美術館打卡

藝術是門專業,有其門檻與高度,不是人人都能成為藝術工作者。除了創作、研究、典藏之外,藝術也包含教育推廣的面向,當這些作品進入美術館這個場域,藝術就不是特權,不是專屬於特定族群的愛好與活動,而是走向全民的。

然而,隨著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在美術館或特定作品前拍照、打卡、上傳社群帳號的群眾,變成美術館的另一種風景。

假日常可見結伴同行的觀眾,站到作品前方側身回眸或嘟嘴吐舌,輪流幫彼此拍下幾張滿意的照片後,就移動到下一個作品,繼續輪流拍照,偌大的展間至少三、四十坪,他們卻只停留個三、五分鐘。在作品前駐足的時間,認真拍照,主角是觀眾,作品、展間成了背景。我好奇扣除掉拍照的時間後,他們的目光停留在作品上多久?離開美術館後,他們記得剛才自己看了什麼嗎?他們在那裡,獲得了什麼呢?



全民美術館還是全民瘋打卡?

愈來愈多地方美術館以「全民美術館」為目標,不論策展、公關行銷或教育推廣,加以網路與媒體力量,讓美術館不再那麼有距離感,成為普羅大眾在假日休閒時的活動選擇之一。原先的美意是讓藝術走進生活,但是當走進美術館變成一種戰利品或踩點式的宣告,是否反倒成為一種附庸風雅的行為?

一窩蜂地跟著搶某個熱門特展的票,但其實連展出的主題是什麼都不太清楚。跟著人潮走進展間,以作品、展間為背景拍幾張照,再挑選幾張滿意的照片,找幾則網路媒體或官方貼文複製貼上再改寫一下,發一則動態並且不忘打卡或標註美術館官方帳號。打開社群媒體,可以看到好多篇內容大同小異的打卡貼文。

藝術的公關操作很成功,全民美術館的目標是否也成功了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騷人絮語|Fragments by S.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