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的舞台不在遠方:從《這裡有玫瑰花,就在這裡跳舞吧》反思知識、學習與階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知識是有階級的嗎?撇開高學歷、學霸與否,就知識本身以及獲取知識的行為而言,有高低優劣之分嗎?以學歷、職業、收入、資產評判一個人是否符合「成功」標準的社會,支撐著「知識能翻轉階級」的信念,知識成為在世俗定義中的成功金字塔往上爬升的入場券。在這座金字塔上,成功是有階級之分的,而讓人能夠取得入場資格的知識,是否也有程度的分別?


「知識沒有階級,一切關乎你看待知識的態度。知識不是絕對的,它只是開啟一扇門的鑰匙,讓你透過學習看見自己,推己及人。」社大資深講師孫啟榕說。(P. 154)


如果你對於所謂的非正規教育有點好奇,或者你本身也曾經或正在參與非正規教育,推薦你可以來讀《這裡有玫瑰花,就在這裡跳舞吧》。透過這本書,我們可以瞭解永和社大的創辦、營運、學習、教學、實踐的故事,以及有這麼一群人,將知識的舞台從學院搬到社區,將學習與社會責任結合,參與並推動了城市的改變。

或者,你和我一樣,曾經或已經是移居永和的外地青年,還能在這本書中驚喜發現:原來我常經過的那個角落,是永和社大團隊與學員們的社區營造成果。


《這裡有玫瑰花,就在這裡跳舞吧:永和的故事,社大的故事》

《這裡有玫瑰花,就在這裡跳舞吧:永和的故事,社大的故事》


獲取知識是為了成功嗎?

以前的我,被灌輸著知識與階級之間有著高度正相關的觀念。

遙想當年台灣首次政黨輪替,陳水扁身為農家子弟,一路寒窗苦讀、進入第一學府,終於翻轉三級貧戶的命運,踏入政壇,成為台灣第一位在野黨執政的總統。不論政治立場為何,這在當時是多麼振奮人心的消息啊!更加堅定了多少人相信能夠藉由知識晉升成功人士的信念。

難道,獲取知識是為了成功嗎?又,成功的定義是什麼呢?為什麼人生成功與否,會是由名、利、車、房所界定呢?


正統的知識工作?

在升學體制中成長的我,從國中時期就直視升學班的同儕、教師們之間普遍的競爭醜態,因此當時我對於那種為了分數、名次而生的制度、活動、人際,已感到十分厭倦、反感、抗拒。但畢竟是剛進入青春期的不安靈魂,正開始對於自己與世界之間萌生諸多懷疑與躁動的我,置身威權式教育的壓抑氛圍中,只敢以沈默進行無聲的怒吼,但還是消極地依循著體制,進入了升學高中。爾後的大學、研究所,儘管我所就讀的既非頂大,亦非熱門科系,但在窄門之中,依然存在著階級。

曾經在學術高塔中的我,曾經相信唯有在那座塔中所進行的,才是正統的知識工作。


舞台不在遠方,花開不止一種模樣

在離開學術高塔多年後,當我時回頭望向留下的強者們,有人在我們曾仰望的學院中從事學術工作;有人走進人群,將艱深晦澀的知識普及化,推廣給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習者。不論哪一種,都令我十分佩服,因為這表示他們對於所擁有的知識,具備理解、內化、轉化、應用的能力。如同動物進食後,消化、吸收、再反芻,這樣的描述方式不浪漫,但真實,至少我可以清楚地發現自己的問題在於消化功能不夠健全,導致吸收力疲弱、反芻量不足。

前陣子到社區大學上課,選修社會議題類的課程,課堂授課老師不乏正在學院內的學術工作者,以及在體制外進行推廣與普及教育的學者專家。這也讓我開始反思:難道所謂的知識學習與傳授,一定要在學院內進行嗎?不論學院內、外,各有其限制,也各有其天地,可以做的事情不同,遇到的人也不同。而每個人適合的位置不同,端看你的目標在哪裡。


走過二十個年頭,回頭看社區大學畢業生的發展與成果,或許放在主流價值的尺規來看,不具意義,但若就「人」的發展來看,卻會看見人在經由不斷討論、對話、加上長年浸淫在知識領域裡的學習,而長出了不同樣貌,開出瑰麗的花朵。(P. 76)


如果知識是產品,如果學習是消費

對於從事知識傳播者而言,自己研發、設計、製造的知識產品,需要在適合的通路、找到對的受眾(定價與宣傳的任務就先交給學校、社區大學、線上課程平台吧)。每個產品特性不同、經營者理念或個性也不同,適合的通路未必是學院,對的受眾也可能坐在學院之外的椅子上。

同樣的,如果把學習這件事比喻做消費行為,身為消費者的你,肯定也有自己的需求與偏好,不論是功能、外型、價格、材質等,有些人可能還在意所購買的產品是否符合動物福利、環保永續等附加價值。對於從事知識學習者而言,能力(包含時間、經濟、體力等)所及範圍內的通路、價格(學費、獎學金、助學金等),也影響著你的決定。每位消費者有不同的背景、考量、需求、偏好,百貨公司精品櫃架上的名牌包,不是人人買得起,但其實並非每個人都渴望擁有一個名牌包,或許走出百貨公司,拐進一旁的小巷弄,發現那間獨立設計師的自創品牌,更符合自己心中所想望的那個包。


閱讀書目

張素真、 劉順汶、許婉鈴、周聖心、周依禪、蔡秉錡、林家安、羅于涵、王蕙萱、朱智豪(2018)。《這裡有玫瑰花,就在這裡跳舞吧:永和的故事,社大的故事》,開學文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騷人絮語|Fragments by S.
2會員
16內容數
不是你想的那種騷。
2024/07/01
前陣子一則引發網路熱烈討論的新聞報導,台大醫學系未來招生的採計科目將捨棄英文科、改採社會科,為的是要培養具備人文關懷精神的醫師。其實,篩選門檻是一回事,培育養成是另一回事,職場運用及生命實踐又是另一回事。為什麼需要具備人文關懷的醫師呢?具備人文關懷的醫師又是指什麼?
Thumbnail
2024/07/01
前陣子一則引發網路熱烈討論的新聞報導,台大醫學系未來招生的採計科目將捨棄英文科、改採社會科,為的是要培養具備人文關懷精神的醫師。其實,篩選門檻是一回事,培育養成是另一回事,職場運用及生命實踐又是另一回事。為什麼需要具備人文關懷的醫師呢?具備人文關懷的醫師又是指什麼?
Thumbnail
2024/06/15
人的一生平均會搬家幾次呢?有多少人是一輩子在同一個地方出生、長大、老去?沒有離開,是因為選擇留下來,還是被留下來?我翻開《留下來的人》這本書,想藉由觀看他人的經驗,對於我那彷彿紮根樹木離不開土壤的母親,也許能多一些客觀的認識。 也許是大學時期開始多年的北漂生活,對我來說,搬家是一件想做就可以做
Thumbnail
2024/06/15
人的一生平均會搬家幾次呢?有多少人是一輩子在同一個地方出生、長大、老去?沒有離開,是因為選擇留下來,還是被留下來?我翻開《留下來的人》這本書,想藉由觀看他人的經驗,對於我那彷彿紮根樹木離不開土壤的母親,也許能多一些客觀的認識。 也許是大學時期開始多年的北漂生活,對我來說,搬家是一件想做就可以做
Thumbnail
2024/06/09
前幾天在社群媒體上討論度有點高的一張照片,是安海瑟薇(Anne Hathaway)在工作時的自拍照,沒有濾鏡、無修圖。媒體以那張照片做了篇報導,標題是安海瑟薇的「狀態全變」、「現老態」。
Thumbnail
2024/06/09
前幾天在社群媒體上討論度有點高的一張照片,是安海瑟薇(Anne Hathaway)在工作時的自拍照,沒有濾鏡、無修圖。媒體以那張照片做了篇報導,標題是安海瑟薇的「狀態全變」、「現老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知識的力量是無可否認的。它能打開我們的眼界,讓我們理解這個世界的運作方式,也能引領我們走向更好的未來。但單純的知識並不足以改變生活,真正的改變來自於將這些知識付諸實踐。許多人可能會想,等到時機成熟再開始行動,事實上行動永遠不會存在有「完美的時機」,現在就是最佳的啟動點。
Thumbnail
知識的力量是無可否認的。它能打開我們的眼界,讓我們理解這個世界的運作方式,也能引領我們走向更好的未來。但單純的知識並不足以改變生活,真正的改變來自於將這些知識付諸實踐。許多人可能會想,等到時機成熟再開始行動,事實上行動永遠不會存在有「完美的時機」,現在就是最佳的啟動點。
Thumbnail
知識複利的本質:讓過去的你,幫助未來的你 兩階段知識複利的過程 兩階段「品質型」與「價值型」知識複利的過程
Thumbnail
知識複利的本質:讓過去的你,幫助未來的你 兩階段知識複利的過程 兩階段「品質型」與「價值型」知識複利的過程
Thumbnail
在今日這個變動快速的時代,似乎每個人都有學習焦慮。許多人加入了大量的線下、線上課程,買了不同領域的書籍,但學習到的知識到底怎樣能為人生加成?我們又到底要怎樣學到知識的內涵,進而內化成我們的工具與服務產品,讓我們為自己創造更多價值呢?
Thumbnail
在今日這個變動快速的時代,似乎每個人都有學習焦慮。許多人加入了大量的線下、線上課程,買了不同領域的書籍,但學習到的知識到底怎樣能為人生加成?我們又到底要怎樣學到知識的內涵,進而內化成我們的工具與服務產品,讓我們為自己創造更多價值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教育和智商之間的關係,以及在畢業時的成績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教育模式的問題以及智商與實際應用的關聯,並呼籲大家重新思考智商和成功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教育和智商之間的關係,以及在畢業時的成績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教育模式的問題以及智商與實際應用的關聯,並呼籲大家重新思考智商和成功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知識是有階級的嗎?撇開高學歷、學霸與否,就知識本身以及獲取知識的行為而言,有高低優劣之分嗎?以學歷、職業、收入、資產評判一個人是否符合「成功」標準的社會,支撐著「知識能翻轉階級」的信念,知識成為在世俗定義中的成功金字塔往上爬升的入場券。
Thumbnail
知識是有階級的嗎?撇開高學歷、學霸與否,就知識本身以及獲取知識的行為而言,有高低優劣之分嗎?以學歷、職業、收入、資產評判一個人是否符合「成功」標準的社會,支撐著「知識能翻轉階級」的信念,知識成為在世俗定義中的成功金字塔往上爬升的入場券。
Thumbnail
人生有很多的目標,我們總是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是獨立的,證明自己是成功的,創造自己的成就與地位。這是人們最在意關心的議題,自我實現避免不了是否成功,結婚也避免不了對象身分地位與自己是否相配,有沒有房有沒有車,收入是多少,頭銜是什麼。
Thumbnail
人生有很多的目標,我們總是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是獨立的,證明自己是成功的,創造自己的成就與地位。這是人們最在意關心的議題,自我實現避免不了是否成功,結婚也避免不了對象身分地位與自己是否相配,有沒有房有沒有車,收入是多少,頭銜是什麼。
Thumbnail
畢業自哪個學校,與此人之後的成就沒有關聯。過去我們以為要進入大公司、大平臺,才能更好的發揮個人價值,在科技的不斷進步與自媒體的潮流湧動下,有了更多樣化的自我實現的方式。時代風向改變,學歷不代表「成功的萬靈丹」。
Thumbnail
畢業自哪個學校,與此人之後的成就沒有關聯。過去我們以為要進入大公司、大平臺,才能更好的發揮個人價值,在科技的不斷進步與自媒體的潮流湧動下,有了更多樣化的自我實現的方式。時代風向改變,學歷不代表「成功的萬靈丹」。
Thumbnail
知識、技能、態度是推進我們成長的三大支柱,知識讓我們擁有了了解世界的窗口;技能讓我們可以開始有能力改變世界;態度則決定了我們要用什麼心態去面對世界。三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這也是要獲得自我成長及突破所需要的關鍵。
Thumbnail
知識、技能、態度是推進我們成長的三大支柱,知識讓我們擁有了了解世界的窗口;技能讓我們可以開始有能力改變世界;態度則決定了我們要用什麼心態去面對世界。三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這也是要獲得自我成長及突破所需要的關鍵。
Thumbnail
「你是誰都無所謂,成功並沒有差別待遇,只要達成需要完成的任務,成功自然會找上門。」
Thumbnail
「你是誰都無所謂,成功並沒有差別待遇,只要達成需要完成的任務,成功自然會找上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知識複利的概念,如何把所學變現,並在當前AI快速發展的時代中,重新思考學歷與知識的價值。作者分享了讀書的意義和知識的累積對職場生涯的影響,並介紹了《知識複利:將內容變現,打造專家型個人品牌的策略》一書,揭示瞭如何利用知識創造更多的價值,進而實現財務回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知識複利的概念,如何把所學變現,並在當前AI快速發展的時代中,重新思考學歷與知識的價值。作者分享了讀書的意義和知識的累積對職場生涯的影響,並介紹了《知識複利:將內容變現,打造專家型個人品牌的策略》一書,揭示瞭如何利用知識創造更多的價值,進而實現財務回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