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恐怖老年性愛》裡直視肉體的老化與慾望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老年人也做愛嗎?年紀大了,還有性慾嗎?面對老去的身體,能產生慾望嗎?關於身體與性愛,我們通常有太多偏見。


有別於歌頌青春年華浪漫愛的文學作品,《恐怖老年性愛》這本短篇小說集以老年為主軸,描寫當生命進程邁入下半場後,生理機能退化、為病痛所擾、糅雜記憶與慾望的性愛、婚外情的曝光與死亡同時發生⋯⋯雖然混亂、挫敗、不堪、費勁,卻也正是如此,《恐怖老年性愛》誠實地書寫了生命中真實存在的許多「不美好」,以及老年面對慾望時的各種狀態。


愛琳.海曼(Arlene Heyman)《恐怖老年性愛》

愛琳.海曼(Arlene Heyman)《恐怖老年性愛》


不論生物本能,或者大眾媒體與網路社群對於審美與價值觀的渲染,身體之於人類,所有渴望與推崇,理所當然地朝向年輕、健康、俊美的那一端奔去。至於身體的衰退與老去,大多數人避之唯恐不及,得以獲得讚頌與關注的,少不了「吃防腐劑?逆天美顏0變化!」、「不科學美貌震驚網友」等公式化的新聞標題。


我們察覺自己身體的老化,同時抗拒又厭惡這不可逆的事實:前額冒出的白髮、下垂又凹陷的臉頰、不再平坦緊實的小腹、鬆弛扁塌的雙臀、浮現乾燥細紋的肌膚、焦距調適愈發辛苦的視力⋯⋯即便如此,我們依然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慾。但為什麼我們不太討論老年的慾望?彷彿當過了某個年紀,理當心如止水。


如果說,年輕時的慾望以及對於年輕肉體的欲求是出於生物本能,那麼到了老年的時候,當激情不再是雙方渴望的起點,慾望是否意味著彼此之間的深刻情感與共同回憶呢?書中這一個段落毫不掩飾地描繪老年身體,那樣的畫面,真得要有足夠豐厚的情感基礎,才看得見其中之美呢!

隨著時光流逝,她所熟悉的丈夫身體也逐漸消失,面對的只剩衰老嶙峋的肉體。年邁的肉體非常多產,總能長出各種衍生物:丘疹、乳頭狀瘤、皮膚贅瘤,以及每年都得檢查確認的痣;腋下和恥部的髮絲日漸稀薄,彷彿底下換過的土壤再也無法供應原本茂密的灌木叢,取而代之的是數量驚人的野生蕈菇,當然,如果你懂欣賞的話也挺美的。(P.235)


喔,順帶一提,雖然這本收錄了七篇短篇小說的書名是《恐怖老年性愛》,但主軸在於老年,不是每一則故事都談論性愛;而最恐怖的不在於老年或性愛,而是實驗室中劃開白老鼠身體的那一幕。


閱讀書目

Heyman, A (2023)。《恐怖老年性愛》(葉佳怡譯),南方家園。(原著出版於2016年)


內容總結
恐怖老年性愛
4
/5
不是你想的那種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環繞著哪些智慧電子產品呢?你是否曾經好奇這些智慧電子產品的性別?或者預設、想像、期待它們的性別?為什麼智慧電子產品會演變成(或從誕生之初即已被設定為)「智慧妻子」呢?智慧家電服務的對象是誰?社交機器人、數位語音助理應該有性別嗎?性愛機器人能否酷兒化?
5/5智慧妻子
又是一則因長期照顧而殺人的新聞,而「兇手」與「受害者」的關係是家人。近年來類似的報導愈趨頻繁,同時我也觀察到一個令人困惑的現象:每當在Facebook首頁看到媒體發布這類型社會案件的報導時,貼文底下常會看見「支持安樂死合法化!」的留言,而附和者之多——不論是留言或按讚數——讓這些留言排序往上衝。
5/5我殺了我的家人
我承認,我是帶著眼淚與鼻涕走出電影院的,可能是年紀大了,沒辦法像其他座位上的孩子那樣,被動畫逗得發出可愛的歡笑聲。這是一部很平凡寫實的電影,正因為它和大多數你我的人生一樣,沒有盪氣迴腸的台詞與曲折離奇劇情,所以更觸人心弦。它就是一部如實呈現你我生命的電影。
5/5再見機器人
十六歲的時候,你在幹嘛?十六歲,大約是高一、高二,對我而言,是僅次於大學及研究所求學階段,人生中最美好的時期。十六歲,即將是成年人了,那幾乎是每個人從小的夢想:想快點長大變成大人,因為大人可以自己做決定,可以做很多想做的事。
5/516歲的戲劇課
電影中,主角貝拉(Bella Baxter)是被開了腦洞並植入胎中嬰兒腦的孕婦;看完電影後,螢幕前的觀眾們的腦應該也被一一開了洞。
5/5可憐的東西
曖昧之所以讓人受盡委屈,是因為找不到相愛的證據;而牽扯上不倫的曖昧,一旦開始了擁抱的勇氣,就會讓人變得貪心。與其說是「不倫」,這本小說更像是在描繪「戀愛」,只發生在小房間的戀愛,沒有房卡所以被困在電梯的戀愛,沒有共同日常生活的戀愛,關於只能被化約為三小時、關在小房間裡的戀愛的各種「小問題」。
5/5我有一個關於不倫的小問題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環繞著哪些智慧電子產品呢?你是否曾經好奇這些智慧電子產品的性別?或者預設、想像、期待它們的性別?為什麼智慧電子產品會演變成(或從誕生之初即已被設定為)「智慧妻子」呢?智慧家電服務的對象是誰?社交機器人、數位語音助理應該有性別嗎?性愛機器人能否酷兒化?
5/5智慧妻子
又是一則因長期照顧而殺人的新聞,而「兇手」與「受害者」的關係是家人。近年來類似的報導愈趨頻繁,同時我也觀察到一個令人困惑的現象:每當在Facebook首頁看到媒體發布這類型社會案件的報導時,貼文底下常會看見「支持安樂死合法化!」的留言,而附和者之多——不論是留言或按讚數——讓這些留言排序往上衝。
5/5我殺了我的家人
我承認,我是帶著眼淚與鼻涕走出電影院的,可能是年紀大了,沒辦法像其他座位上的孩子那樣,被動畫逗得發出可愛的歡笑聲。這是一部很平凡寫實的電影,正因為它和大多數你我的人生一樣,沒有盪氣迴腸的台詞與曲折離奇劇情,所以更觸人心弦。它就是一部如實呈現你我生命的電影。
5/5再見機器人
十六歲的時候,你在幹嘛?十六歲,大約是高一、高二,對我而言,是僅次於大學及研究所求學階段,人生中最美好的時期。十六歲,即將是成年人了,那幾乎是每個人從小的夢想:想快點長大變成大人,因為大人可以自己做決定,可以做很多想做的事。
5/516歲的戲劇課
電影中,主角貝拉(Bella Baxter)是被開了腦洞並植入胎中嬰兒腦的孕婦;看完電影後,螢幕前的觀眾們的腦應該也被一一開了洞。
5/5可憐的東西
曖昧之所以讓人受盡委屈,是因為找不到相愛的證據;而牽扯上不倫的曖昧,一旦開始了擁抱的勇氣,就會讓人變得貪心。與其說是「不倫」,這本小說更像是在描繪「戀愛」,只發生在小房間的戀愛,沒有房卡所以被困在電梯的戀愛,沒有共同日常生活的戀愛,關於只能被化約為三小時、關在小房間裡的戀愛的各種「小問題」。
5/5我有一個關於不倫的小問題
本篇參與的主題策展
這篇文章分享了書籍《別讓自責成為一種習慣:放過自己100個正向的練習》的重點,探討了自我肯定的必要性和方法,以及如何透過減輕罪惡感來改善自我認同。書中提供了多種實用的練習,幫助讀者瞭解自身情感,改變以他人為中心的習慣,並最終實現真正的自我肯定,適合渴望心理成長和自我提升的朋友們參考。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這篇文章分享了書籍《別讓自責成為一種習慣:放過自己100個正向的練習》的重點,探討了自我肯定的必要性和方法,以及如何透過減輕罪惡感來改善自我認同。書中提供了多種實用的練習,幫助讀者瞭解自身情感,改變以他人為中心的習慣,並最終實現真正的自我肯定,適合渴望心理成長和自我提升的朋友們參考。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三津田信三《如幽女怨懟之物》心得感想,本書的關鍵字為日本文學、懸疑推理、社會民俗、遊廓歷史。從喜歡之處開始談起,最後再針對整本書做延伸思考與總結。本篇心得含有劇情透露,請斟酌閱讀。
Thumbnail
書名:我在恐怖世界裡做花瓶 作者:夕月半 版區:耽美小說 世界背景【自分類】:快穿 主題分類【自分類】: 關鍵字【自分類】:穿越、靈異、鬼王追妻 評分【滿分5顆星】:2顆星 心得: 故事蠻有趣的,但是,也正如作者有自知之明,文筆渣,渣到完全撐不起故事來,而且讀者視角很混亂,人稱只能以少年或少女代之,
Thumbnail
短篇小說-恐佈的教官第一章,曾經在軍隊服役的男人在回到社會努力工作,當上會計,但是由於當過軍人的自己十分敏感,而在公司中格格不入,曾經為了保護正義成為英雄而當兵的男孩,一步步的尋找到了這個社會的黑暗,在再次遇上那個恐怖的教官面前,找到地下黑暗的證據,他能否當上真正的英雄呢?
Thumbnail
「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克蘇魯神話,在綺麗絢爛的創作世界裡,如果更深入地加以「想像」,可能一不小心就會深陷自己的幻覺,而更靠近無以名狀的恐怖。本次邀請了《克蘇魯三部曲》系列(TMI:其實很害怕恐怖故事)的視覺設計──文豪。與我們分享,從古典恐怖小說出發;以「視覺創作」為切入角度的黑暗森林。
Thumbnail
《埋香恨》寫出孝賢皇后的「愛」與香妃的「恨」:前者是在紫禁城備受尊重的皇后、後者是被迫定居京城的準噶爾女子;也因為乾隆皇帝無法真正永遠她們,只能轉化成刻在他心底的名字。
Thumbnail
閱讀其他國家的抗爭史,總讓我有種既疏離又親密的感覺。疏離源於時空的差異,使我可以一時脫離現實的沉痛;親密也源於相近的苦痛與掙扎,使我得以從理解中得到些許慰藉。閱讀《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時,我抄下了不少段落,有的是抗爭者、政治犯寫的遺書,有的是受難者家屬的感想,有的是整理者的思考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武漢肺炎病毒(coronavirus)大流行,擾亂日常生活,香港支持民主的抗議者和世界各地的許多人一樣,被擠進了室內。學校、工作和其他活動都被轉移到網上,包括抗議活動。
Thumbnail
也許就是因為沒有這種全員脫出的究極HE,導致《IB》在我心中依然是那個盈繞著淡淡悲傷,總有些人會在冒險裡不小心的的被落下,但也還是有人即使什麼都不知道,卻仍會看著畫作哭泣著紀念那些曾立下的再會約定。
Thumbnail
改編同名系列小說的恐怖電影《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將系列中的小故事給串聯起來成為一個恐怖傳說,故事說著小鎮郊外廢棄豪宅內有著恐怖的傳聞,史黛拉發現了宅內有本故事書,好奇的帶回家閱讀,沒想到書中的恐怖故事卻都現形在真實世界。
Thumbnail
作為電影,《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並非一無是處,出現的鬼怪的精緻滿足了恐怖片觀眾想要的獵奇,然而劇情節奏的緩慢、恐怖橋段的老套、以及對自己說故事能力的不自信,使得這部作品最終只有皮相而沒有靈魂,然而這部作品的導演及其原本卻並非張三李四之輩,這便是本片令人最令人惋惜之處。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三津田信三《如幽女怨懟之物》心得感想,本書的關鍵字為日本文學、懸疑推理、社會民俗、遊廓歷史。從喜歡之處開始談起,最後再針對整本書做延伸思考與總結。本篇心得含有劇情透露,請斟酌閱讀。
Thumbnail
書名:我在恐怖世界裡做花瓶 作者:夕月半 版區:耽美小說 世界背景【自分類】:快穿 主題分類【自分類】: 關鍵字【自分類】:穿越、靈異、鬼王追妻 評分【滿分5顆星】:2顆星 心得: 故事蠻有趣的,但是,也正如作者有自知之明,文筆渣,渣到完全撐不起故事來,而且讀者視角很混亂,人稱只能以少年或少女代之,
Thumbnail
短篇小說-恐佈的教官第一章,曾經在軍隊服役的男人在回到社會努力工作,當上會計,但是由於當過軍人的自己十分敏感,而在公司中格格不入,曾經為了保護正義成為英雄而當兵的男孩,一步步的尋找到了這個社會的黑暗,在再次遇上那個恐怖的教官面前,找到地下黑暗的證據,他能否當上真正的英雄呢?
Thumbnail
「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克蘇魯神話,在綺麗絢爛的創作世界裡,如果更深入地加以「想像」,可能一不小心就會深陷自己的幻覺,而更靠近無以名狀的恐怖。本次邀請了《克蘇魯三部曲》系列(TMI:其實很害怕恐怖故事)的視覺設計──文豪。與我們分享,從古典恐怖小說出發;以「視覺創作」為切入角度的黑暗森林。
Thumbnail
《埋香恨》寫出孝賢皇后的「愛」與香妃的「恨」:前者是在紫禁城備受尊重的皇后、後者是被迫定居京城的準噶爾女子;也因為乾隆皇帝無法真正永遠她們,只能轉化成刻在他心底的名字。
Thumbnail
閱讀其他國家的抗爭史,總讓我有種既疏離又親密的感覺。疏離源於時空的差異,使我可以一時脫離現實的沉痛;親密也源於相近的苦痛與掙扎,使我得以從理解中得到些許慰藉。閱讀《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時,我抄下了不少段落,有的是抗爭者、政治犯寫的遺書,有的是受難者家屬的感想,有的是整理者的思考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武漢肺炎病毒(coronavirus)大流行,擾亂日常生活,香港支持民主的抗議者和世界各地的許多人一樣,被擠進了室內。學校、工作和其他活動都被轉移到網上,包括抗議活動。
Thumbnail
也許就是因為沒有這種全員脫出的究極HE,導致《IB》在我心中依然是那個盈繞著淡淡悲傷,總有些人會在冒險裡不小心的的被落下,但也還是有人即使什麼都不知道,卻仍會看著畫作哭泣著紀念那些曾立下的再會約定。
Thumbnail
改編同名系列小說的恐怖電影《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將系列中的小故事給串聯起來成為一個恐怖傳說,故事說著小鎮郊外廢棄豪宅內有著恐怖的傳聞,史黛拉發現了宅內有本故事書,好奇的帶回家閱讀,沒想到書中的恐怖故事卻都現形在真實世界。
Thumbnail
作為電影,《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並非一無是處,出現的鬼怪的精緻滿足了恐怖片觀眾想要的獵奇,然而劇情節奏的緩慢、恐怖橋段的老套、以及對自己說故事能力的不自信,使得這部作品最終只有皮相而沒有靈魂,然而這部作品的導演及其原本卻並非張三李四之輩,這便是本片令人最令人惋惜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