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大人最常說的話

家裡大人最常說的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幾天出了一個給學生的聯絡簿札記題目,叫做「家裡大人最常說的話」。先說結論,大人講了什麼話,其實小孩都有在聽。

有人在聯絡簿上寫,媽媽跟我講說有人是適合讀書的料,像妳姊姊,有人就不是,像妳。看到這段話我真的好難過,為什麼要對一個這麼努力的小孩講那麼傷人的話呢?我也理解到這個小女生為什麼那麼在意成績,因為連她媽都一直在拿她姊跟她做比較。

有人寫說大人最常講的就是趕快去洗碗和做家事,所以我就了解難怪他做事情有一種兒童少見的幹練感。

還有人寫說,大人都說讀書不重要,品性才重要,可是一直被這樣講的人通常兩樣都沒有很好。

然後,有一個寫說,大人會問他「今天在學校過得怎麼樣?」他是我唯一改到大人會說這句話的人,我突然可以連的上難怪他是全班情緒最穩定的,人際關係也最好。


大人講了什麼話,其實小孩都有在聽,所以真的不要以為隨便亂講話沒有關係 。


想起一個小小的往事。

我爸小時候把我送到一個書法才藝補習班,那個才藝班的老師是我們家一個遠房親戚,家裡很有錢。我去上課的時候,老師跟我說認真練習,寫得好的人就會獲得一張貼紙,集滿十張貼紙就可以換一個獎品。

我那時候很喜歡的獎品是一個漂亮的美人魚鉛筆盒,所以我每次都很認真練習,即使寫書法這件事對於一個國小學童來說實在有點無聊,但為了換到獎品,我還是在其它同學都在旁邊打鬧的時候認真練習。

後來我真的集滿十張貼紙了。我高興的跟我爸說,我晚上去才藝班的時候可以換獎品喔!結果陳爸爸正色地跟我說:人家對我們那麼好,看我們辛苦,沒有收補習費。妳怎麼好意思再去跟人家換什麼禮物?

我忘了我當下有沒有哭,只記得我後來就沒什麼認真在寫了。



avatar-img
陳踢娜的沙龍
21會員
107內容數
教育界像是個粉筆堆成的象牙塔,圈子裡的我還在適應,希望能在完全融入前,留下一點自己的看法和教學觀察紀錄,怕自己以後忘記。有可能一直都是心靈上的圈外人,不過也沒關係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陳踢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班上的一個小孩常常因學校規定的背書沒過,成為辦公室罰站的常客。細究其原因,除了聰明程度略有不足外,更大的原因應該是回家後沒有人督促。
每隔一段時間會去拜拜,時間不太一定,狀態有時候很糟糕,有時候只是用一個想去看看老朋友的心情。 也許是因為隻身在外地生活久了,每當無依無靠的時刻來臨時,想起的是那些在記憶中的神明;人不會憑空想到自己沒經歷過的解決辦法,於是「拜神」成為我循著記憶能找到的資源和管道。 在台北的時候,最常去的是行天
轉到新環境後,開始喜歡下廚。 說是下廚,倒也沒那麼精確,我只是喜歡燉湯而已。 下班後順路去超市買食材,回家後進到廚房,先打開podcast,選好喜歡聽的節目,再開始一連串的備菜手續。 日前聽到一個podcast的主持人說,她因為工作步調很緊湊,所以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特別安排做一件緩慢的事,藉
本來以為沒電視可以看會很痛苦,畢竟從小就是電視兒童,每天吃飯都要配電視,就算沒在看,也要開著讓聲音播才比較安心。
作為一個資深租屋族,我吃飯的時候,在別人眼裡看來是麻煩了一點。 所謂麻煩,是因為當我買食物回來時,必須要把紙盒或是塑膠盒中的食物倒出來,一一放好,主食放在大碗,菜放在小碗,還有一個湯碗,專門用來放需要有隔熱效果才方便拿著喝的液體食物們。 知道我這個習慣的人,通常的反應是:啊!幹嘛這麼搞剛,一個人
我一向熱愛泡湯,尤其是大眾池的風呂。不像湯屋雖然隱密,但泡久容易有窒息感,大衆池的場地相對開闊,一群同性別的人彼此坦露身軀,雖然難免尷尬,但大家一起泡在熱水裡,彷彿回復到最原始的群居生活樣貌,也許正是這樣的回歸自然,吸引著一批一批不論年紀的女性前來小憩。
班上的一個小孩常常因學校規定的背書沒過,成為辦公室罰站的常客。細究其原因,除了聰明程度略有不足外,更大的原因應該是回家後沒有人督促。
每隔一段時間會去拜拜,時間不太一定,狀態有時候很糟糕,有時候只是用一個想去看看老朋友的心情。 也許是因為隻身在外地生活久了,每當無依無靠的時刻來臨時,想起的是那些在記憶中的神明;人不會憑空想到自己沒經歷過的解決辦法,於是「拜神」成為我循著記憶能找到的資源和管道。 在台北的時候,最常去的是行天
轉到新環境後,開始喜歡下廚。 說是下廚,倒也沒那麼精確,我只是喜歡燉湯而已。 下班後順路去超市買食材,回家後進到廚房,先打開podcast,選好喜歡聽的節目,再開始一連串的備菜手續。 日前聽到一個podcast的主持人說,她因為工作步調很緊湊,所以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特別安排做一件緩慢的事,藉
本來以為沒電視可以看會很痛苦,畢竟從小就是電視兒童,每天吃飯都要配電視,就算沒在看,也要開著讓聲音播才比較安心。
作為一個資深租屋族,我吃飯的時候,在別人眼裡看來是麻煩了一點。 所謂麻煩,是因為當我買食物回來時,必須要把紙盒或是塑膠盒中的食物倒出來,一一放好,主食放在大碗,菜放在小碗,還有一個湯碗,專門用來放需要有隔熱效果才方便拿著喝的液體食物們。 知道我這個習慣的人,通常的反應是:啊!幹嘛這麼搞剛,一個人
我一向熱愛泡湯,尤其是大眾池的風呂。不像湯屋雖然隱密,但泡久容易有窒息感,大衆池的場地相對開闊,一群同性別的人彼此坦露身軀,雖然難免尷尬,但大家一起泡在熱水裡,彷彿回復到最原始的群居生活樣貌,也許正是這樣的回歸自然,吸引著一批一批不論年紀的女性前來小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