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不知道為何你會這樣選擇:逆轉偏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探討定價策略時,理解消費者行為的深層動機是極其關鍵的。William Poundstone 在其著作《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The Myth of Fair Value》中,精彩地闡述了人們如何在面對經濟決策時常常表現出非理性的行為,在介紹人類評估風險和回報時的「確定性效應」:指人們在做決策時,對於100%確定的結果,和99%可能發生的結果,往往會產生極大的主觀差異和認知落差。接下來,作者再說明一個引人入勝的概念「偏好逆轉」。

「偏好逆轉」(preference reversal)解釋了為何人們在某些情境下會對較小但是確定的利益表現出過度的偏好,而對於潛在的較大但不確定的利益則相對冷漠。例如,當給予選擇去確保贏得少量金錢或是冒較大的風險贏得大筆金錢時,人們往往選擇前者,即使從期望值的角度來看後者更為有利。

這種「偏好逆轉」的現象,最早是由心理學家Sarah Lichtenstein和Paul Slovic在1971年的一項實驗中觀察到的。他們設計了一系列賭局,受試者首先需在兩個選項之間選擇較偏好的一個,而後則須對每個選項個別分配一筆賭金。

讓我們來看看其中一組實驗。受試者需在下列兩種選項中做選擇:

P博弈:有80%的機率赢5美元(不然就是損龜)。

$博弈:有10%的機率赢40美元(不然就是摃龜)。

這兩個選項的預期獲利都是4美元,理論上應該無異。結果卻發現,大多數人傾向選擇P博弈(P代表機率probability,這個選項的機率較高,因此簡稱P博弈),因為雖然獲利較低,但勝率較高,風險也較小。

在真正的實驗中,研究人員設計了12種不同的賭局,這些賭局比前面提到的例子更加複雜。它們更像是真實賭場的模式:受試者必須先拿出一些自己的錢作為賭資,並有可能在實驗中賠光這些錢。

實驗分成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研究人員會同時給受試者看兩種不同的賭局選項(P博奕與$博奕),然後讓他們選擇其中一種較喜歡的。

進入第二階段時,研究人員僅會給受試者看到其中一種賭局選項,然後要求他們報出一個價錢:假設他們已經「擁有」了這個賭局,研究人員願意用這個價錢把賭局買回去。換句話說,受試者必須決定,他們至少要賣給研究人員多少錢,才肯放棄這個賭局。

令人驚訝的是,在173位受試者中,有127位在第一階段選擇了勝率較高的「P博奕」,但在第二階段卻為勝率較低但獎金較高的「$博奕」報出了更高的價錢,這顯然是一種自相矛盾的行為模式。

研究人員認為,大多數受試者只是跟隨直覺在作答,而人的直覺常常會表現出一些奇怪的偏差和矛盾,但人們並沒有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選擇是自相矛盾的。

「這些逆轉明顯地構成行為矛盾之處,並違背所有現存的決策理論。」1971年,這二位心理學家在《實驗心理學期刊》上寫到。

這種行為明顯違反了理性選擇的假設,令人費解。顯然人們在做決策時,存在著難以忽視的非理性面向。Lichtenstein和Slovic將這種矛盾現象稱為「偏好逆轉」,它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釋了為何賭博和樂透這類高風險活動,往往如此受人歡迎的原因。

不僅如此,這項實驗還發現,當需要為選項「買單」時,受試者就顯著降低了對高風險選項的支付意願。研究人員把這項現象稱為「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 :人們對擁有的東西常常評價過高,即使在沒有市場參考價格的情況下,出售價格也常高於買入價格一倍以上,這個發現為我們解開了人類決策中許多潛藏的心理偏見。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類矛盾行為呢?Lichtenstein和Slovic認為,人類做決策時常依賴各種直覺捷徑,以減輕認知負擔。我們的記憶和注意力有限,根本無法完整理解複雜資訊,因此不得不從中篩選出若干關鍵資訊,而忽略其他部分。最終我們只是根據這些殘缺的資訊,對選項做出主觀的價值評估和選擇。

這套基於直覺的決策策略雖然常導致矛盾和偏差,但也是人類在資訊過載和時間緊迫下所採取的權宜之計。就如同某位受試者所言:「如果贏面大,我會押上預期獲利的四分之三;如果輸面大,我就要求對方付我預期損失的一半。」這種直覺式的簡化策略,雖不合理但卻直覺易懂,也正是絕大多數人在日常生活中處理資訊和作決定的模式。

經由Lichtenstein和Slovic等人的研究,我們開始認知到人類決策過程中,潛藏著各種直覺捷徑與非理性面向。同時也透過生動的實驗案例展示了人們如何對小機率事件的潛在大回報過度反應,而對常見但回報較低的事件則可能反應不足。這不僅體現在賭博或投資決策上,同樣也影響著日常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如何評價和選擇商品和服務上面。

avatar-img
18會員
42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oger學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商業世界中,洞悉人性的複雜面向是相當重要的課課,只有真正理解消費者內心的願景與盲點,企業才能提出貼近他們需求,甚至超越期望的產品與行銷策略。而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作者William Poundstone就透過「絕對效應
在行銷領域中,了解消費者是如何作出購買決策的,可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只有深入理解消費者的內心世界,企業才能提出更貼近他們需求的產品及服務。在William Poundstone所著的《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探討決定人們如何
你是否常覺得自己對錢的價值感知有些莫名其妙?比如得到100元會很開心,但得到200元的喜悅卻遠不及前者的兩倍。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中作者William Poundstone)提出了一個有趣的理論:人類對金錢的主觀感受,並不是線性遞增的,而是呈現出一種「功率曲線」模式。也就是說,要讓金錢帶來的滿
高明的定價需要了解價格與人類感知之間的複雜關係,同時要感知消費者對價格變動的心理反應。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一書中,作者William Poundstone透過Stanley Smith Stevens的「功率曲線理論」的介紹,來認識人類的感知如何形成,在某些情況下,雙倍的投入並不會產生雙倍的感
1992年有位79歲的老太太在新墨西哥州一家麥當勞點了杯熱咖啡,不料滾燙的咖啡濺到她腿上,造成第三級燙傷。她隨後控告麥當勞,最終獲賠270萬美元的懲罰性賠償金。這件案件至今仍為人詬病,質疑賠償金額是否過高誇張,然而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一書中,作者William Poundstone卻從另一個角
很多人買東西時,你有沒有去懷疑過,所付出的價格是否「合理」?大多數的人總覺得商家賣給消費者的價錢就是「合理價格」,彷彿這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定價標準。但William Poundstone在他的著作《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一書中,就探索了
在商業世界中,洞悉人性的複雜面向是相當重要的課課,只有真正理解消費者內心的願景與盲點,企業才能提出貼近他們需求,甚至超越期望的產品與行銷策略。而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作者William Poundstone就透過「絕對效應
在行銷領域中,了解消費者是如何作出購買決策的,可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只有深入理解消費者的內心世界,企業才能提出更貼近他們需求的產品及服務。在William Poundstone所著的《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探討決定人們如何
你是否常覺得自己對錢的價值感知有些莫名其妙?比如得到100元會很開心,但得到200元的喜悅卻遠不及前者的兩倍。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中作者William Poundstone)提出了一個有趣的理論:人類對金錢的主觀感受,並不是線性遞增的,而是呈現出一種「功率曲線」模式。也就是說,要讓金錢帶來的滿
高明的定價需要了解價格與人類感知之間的複雜關係,同時要感知消費者對價格變動的心理反應。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一書中,作者William Poundstone透過Stanley Smith Stevens的「功率曲線理論」的介紹,來認識人類的感知如何形成,在某些情況下,雙倍的投入並不會產生雙倍的感
1992年有位79歲的老太太在新墨西哥州一家麥當勞點了杯熱咖啡,不料滾燙的咖啡濺到她腿上,造成第三級燙傷。她隨後控告麥當勞,最終獲賠270萬美元的懲罰性賠償金。這件案件至今仍為人詬病,質疑賠償金額是否過高誇張,然而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一書中,作者William Poundstone卻從另一個角
很多人買東西時,你有沒有去懷疑過,所付出的價格是否「合理」?大多數的人總覺得商家賣給消費者的價錢就是「合理價格」,彷彿這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定價標準。但William Poundstone在他的著作《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一書中,就探索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心理定價策略不僅僅是定價,還可以透過一些小技巧來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本文介紹了尾數定價、製造稀缺感、錨定效應、從眾心理和營造奢華感等5個心理定價策略,幫助企業提高產品的吸引力。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心理定價策略的資訊,不妨關注本篇文章。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的消費與投資的決策中,是否發現自己常掉入非理性的陷阱,被行銷手法影響、被自己莫名的不理性判斷影響決策? 全書囊括行為經濟學領域著重的各項理論,敘述並解釋了真實世界中,人類是如何決策。前半段著重消費行為的非理性陷阱、後半段著重投資行為的非理性陷阱。
Thumbnail
人們常常僅根據價格來判斷商品的價值,但實際上應該考慮折舊貶值幅度。另外,除了理性的金錢觀念,也應該珍惜當下,不要在享受生活時猶豫花費。最後,充實自己永遠不嫌晚,無論是健康檢查、運動飲食或學習進修,都是值得的。
Thumbnail
稀缺性原理在透過逆反心理、最佳使用條件和如何反制三個方面,影響人們在購買時的心理。稀缺性原理在大眾瘋搶的情況下,最容易讓我們想跟進,並且失心瘋亂買。在買稀缺商品時,記得問自己一句話:「我是在買稀有性、還是在買功能性」。然而,給出去的權利,千萬不要輕易的收回,這時受到的傷害肯定會是雙倍以上。
一、書名:《金錢心理學》 作者:Dan Ariely&Jeff Kreisler 二、節選 1. 相對性導致我們用與實際價格無關的方式評估價格,例如優惠折扣、綁售等。優惠讓行動更快速,比較容易選擇思考較不謹慎,有時增加選項只是相對性誘餌,面對便宜和最貴的選項,是把我們導向中間選項的路標。其
Thumbnail
進場撿便宜的想法已經預設一個立場是:漲勢沒有改變,而人性是若心理有一個立場或觀點,會開始去找許多符合這個觀點的資訊或證據,並忽視不符合自身想法的觀點,萬一想法與現實不符,還會持續找更多理由堅持自己的判斷,不論甚麼資訊都朝著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向解讀,這不會有問題?
我願意犧牲一項次要的需求,去換取一項對我重要的需求,認清了這一點,就容易選擇了。
Thumbnail
你認為消費者決定要購買哪件商品,都是憑理性下決策的嗎?我們將在以下的文章中解析消費者如何思考。並討論行銷人如何透過大腦決策的思維模式,置入我們希望消費者採取的行動。底下將針對確認偏誤的影響力,瞭解確認偏誤如何影響消費決策,並提出如何通過理解消費者的決策方式來設計更有效的顧客旅程。
Thumbnail
價格對人的情緒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低價格能帶來更大的滿足感,高價格則可能讓人產生猶豫或消失購買慾望。瞭解價格對情緒的影響,可以幫助人更好地控制購買心理壓力。
Thumbnail
誘餌誘餌,你上鉤了嗎? 什麼誘餌!? 誘餌效應(Decoy Effect): 當人們在 A 與 B 兩個選項進行選擇時,藉由加入稍微劣於 A 選項的 A- 誘餌, 來襯托凸顯 A 的吸引力,轉移與降低對 B 的注意力,導致不對稱局面,增加人們選擇 A 的可能性。 直接看例子比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心理定價策略不僅僅是定價,還可以透過一些小技巧來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本文介紹了尾數定價、製造稀缺感、錨定效應、從眾心理和營造奢華感等5個心理定價策略,幫助企業提高產品的吸引力。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心理定價策略的資訊,不妨關注本篇文章。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的消費與投資的決策中,是否發現自己常掉入非理性的陷阱,被行銷手法影響、被自己莫名的不理性判斷影響決策? 全書囊括行為經濟學領域著重的各項理論,敘述並解釋了真實世界中,人類是如何決策。前半段著重消費行為的非理性陷阱、後半段著重投資行為的非理性陷阱。
Thumbnail
人們常常僅根據價格來判斷商品的價值,但實際上應該考慮折舊貶值幅度。另外,除了理性的金錢觀念,也應該珍惜當下,不要在享受生活時猶豫花費。最後,充實自己永遠不嫌晚,無論是健康檢查、運動飲食或學習進修,都是值得的。
Thumbnail
稀缺性原理在透過逆反心理、最佳使用條件和如何反制三個方面,影響人們在購買時的心理。稀缺性原理在大眾瘋搶的情況下,最容易讓我們想跟進,並且失心瘋亂買。在買稀缺商品時,記得問自己一句話:「我是在買稀有性、還是在買功能性」。然而,給出去的權利,千萬不要輕易的收回,這時受到的傷害肯定會是雙倍以上。
一、書名:《金錢心理學》 作者:Dan Ariely&Jeff Kreisler 二、節選 1. 相對性導致我們用與實際價格無關的方式評估價格,例如優惠折扣、綁售等。優惠讓行動更快速,比較容易選擇思考較不謹慎,有時增加選項只是相對性誘餌,面對便宜和最貴的選項,是把我們導向中間選項的路標。其
Thumbnail
進場撿便宜的想法已經預設一個立場是:漲勢沒有改變,而人性是若心理有一個立場或觀點,會開始去找許多符合這個觀點的資訊或證據,並忽視不符合自身想法的觀點,萬一想法與現實不符,還會持續找更多理由堅持自己的判斷,不論甚麼資訊都朝著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向解讀,這不會有問題?
我願意犧牲一項次要的需求,去換取一項對我重要的需求,認清了這一點,就容易選擇了。
Thumbnail
你認為消費者決定要購買哪件商品,都是憑理性下決策的嗎?我們將在以下的文章中解析消費者如何思考。並討論行銷人如何透過大腦決策的思維模式,置入我們希望消費者採取的行動。底下將針對確認偏誤的影響力,瞭解確認偏誤如何影響消費決策,並提出如何通過理解消費者的決策方式來設計更有效的顧客旅程。
Thumbnail
價格對人的情緒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低價格能帶來更大的滿足感,高價格則可能讓人產生猶豫或消失購買慾望。瞭解價格對情緒的影響,可以幫助人更好地控制購買心理壓力。
Thumbnail
誘餌誘餌,你上鉤了嗎? 什麼誘餌!? 誘餌效應(Decoy Effect): 當人們在 A 與 B 兩個選項進行選擇時,藉由加入稍微劣於 A 選項的 A- 誘餌, 來襯托凸顯 A 的吸引力,轉移與降低對 B 的注意力,導致不對稱局面,增加人們選擇 A 的可能性。 直接看例子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