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一段工作好好說再見?(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一個階段的結束時,我們會透過某些儀式或是方法,來與它道別。

而一段工作的結束,同樣也會需要好好道別,來幫助我們在開啟新的一段工作時,能夠處於比較好的狀態。

撇除負面的情境,單純以好聚好散的例子來看,除了上一篇文章談到的兩個外在因素(妥善交接、關係維繫)之外,還有內在的兩個關鍵因素(自我詮釋、內心儀式),能夠讓我們與一段工作關係好好地道別。


自我詮釋

在《深刻認識一個人》中,作者 David Brooks 曾提到:

現實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客觀現實,也就是發生了什麼;
另一個是主觀現實,也就是你怎麼看待、解釋發生的事,並賦予意義。
主觀現實有時可能要比客觀現實來得重要。

舉例來說,我們的客觀現實是:我在這間公司待了三年,在不同時期曾擔任過客服、產品管理與營運。而主觀現實則可以是:我運用了三年的時間,體會過這間公司內面對客戶的精華角色。

除了寫在履歷表上的具體描述之外,面對我們自己的內心時,會需要能用一句或一段話來囊括自己在這段工作關係中,所學習、獲得的關鍵事物。

並且運用這樣的總結,來幫助自己為這段工作關係貼上標籤。就好比在台灣,過去有段時間,每部偶像劇都會有專屬的描述句,談到「這是一段充滿 OO  與 XX 的故事」,你也在為自己即將告別的工作寫下專屬於它的描述句。

隨著寫下描述句,你的內心會隨著標籤而將這段工作放置到對應的收納盒中,經歷一段內心的整理。


內心儀式

好比搬家,我們整理完大小物品後,最後一件事便是入厝儀式,透過這段儀式,象徵自己真正地搬入這個新環境。

而與一段工作告別,除了經歷前述的內心詮釋與整理之外,也能透過一段儀式,象徵著自己真正地結束這段工作關係。

內心的儀式根據個人的需求,可大可小。

有人選擇與同事、公司 logo 合照,並且在個人社群發出告別文來為自己劃下句點。有的人則是選擇去 KTV 歡唱發洩,透過狂歡與團聚的氛圍,宣洩過往工作中帶來的種種情緒。也有人在離職日後,暫時遠離熟悉的環境,透過旅行,讓自己處於全新環境,來調整過往被制約的生活節奏。

而我較偏好旅行。因為當工作佔據生活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後,自己時間節奏很難不隨著工作起舞,因此需要一個突破口,讓我直接抽離過往的工作場景,浸泡在全新環境裡,建立新的模式。也會特別選擇沒有中文的環境,讓自己使用英文或是聽到大量不熟悉的語言,增強抽離的力道,以及藉由語言的吸收與使用,來調整思考邏輯。


總結

在我剛開始工作時,面對工作關係的結束,總是急著要找下一份工作,希望無縫接軌。

然而,未能和前一段工作好好道別,對我所產生的影響是:帶著前一段工作的節奏與期待進入下一個工作中,也因為有太多的比較,進而產生期待落差,以及初期的不適應。如果再來一次,我想我會為自己準備一個工作小畢典。

無論是透過週末的國內旅行,或是稍有餘裕時,透過一週的國外度假,來創造一個獨立的時間,為那段工作經歷進行重新整理與詮釋,並在好好梳理內心後,透過遠離平時生活的場景,告訴自己:「我從這段工作關係中畢業了,接下來的一切是全新的。」接著再回到日常生活,展開新的篇章。

在此,也祝福每位即將結束一段工作關係的你,

能夠順利地道別,展開全新的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瑪的職涯筆記
18會員
92內容數
願你在人生的聚散離合中,都能帶著相信與禮物。
艾瑪的職涯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有時候,比起答案,我們更需要的是一個好問題。 能讓我們停下來,重新看見自己所在的位置。 我從《這一生,你要知道的五個祕密》,整理並調整出 15 個提問。
Thumbnail
2025/04/30
有時候,比起答案,我們更需要的是一個好問題。 能讓我們停下來,重新看見自己所在的位置。 我從《這一生,你要知道的五個祕密》,整理並調整出 15 個提問。
Thumbnail
2025/04/25
「一邊思考著想離職的原因,一邊說服著自己再等等、再忍忍,心裡也在懷疑,這樣真的好嗎?」 「一邊瀏覽職缺,一邊在糾結到底要不要投遞?」 「一邊找工作,一邊懷疑真的會有公司要錄取自己嗎?」 我近期遇到不少個案有類似的困擾,會冒出非常多的問號,然後帶著它們來諮詢。
Thumbnail
2025/04/25
「一邊思考著想離職的原因,一邊說服著自己再等等、再忍忍,心裡也在懷疑,這樣真的好嗎?」 「一邊瀏覽職缺,一邊在糾結到底要不要投遞?」 「一邊找工作,一邊懷疑真的會有公司要錄取自己嗎?」 我近期遇到不少個案有類似的困擾,會冒出非常多的問號,然後帶著它們來諮詢。
Thumbnail
2025/04/15
「我想要找到未來不會被取代的工作」 這句話,我從不少個案口中聽過。他們的年齡、背景不同,但語氣背後的那種緊繃與焦慮,卻意外地相似。 在這些諮詢的對話中,聽起來似乎是在談職涯,但我所感受到的是強烈的生存焦慮。
Thumbnail
2025/04/15
「我想要找到未來不會被取代的工作」 這句話,我從不少個案口中聽過。他們的年齡、背景不同,但語氣背後的那種緊繃與焦慮,卻意外地相似。 在這些諮詢的對話中,聽起來似乎是在談職涯,但我所感受到的是強烈的生存焦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一個階段的結束時,我們會透過某些儀式或是方法,來與它道別。 而一段工作的結束,同樣也會需要好好道別,來幫助我們在開啟新的一段工作時,能夠處於比較好的狀態。
Thumbnail
在一個階段的結束時,我們會透過某些儀式或是方法,來與它道別。 而一段工作的結束,同樣也會需要好好道別,來幫助我們在開啟新的一段工作時,能夠處於比較好的狀態。
Thumbnail
延續在上一篇文章中談論到,如何判斷結束一段工作關係。然而,在真正做了決定之後,又該如何為一段工作關係劃下句點呢?
Thumbnail
延續在上一篇文章中談論到,如何判斷結束一段工作關係。然而,在真正做了決定之後,又該如何為一段工作關係劃下句點呢?
Thumbnail
在正職工作的情況下,並不會在剛入職時就知道這份工作將在哪一天結束。 更多時候,是因為被動因素而離職,好比公司有異狀,造成資遣,或者是工作環境高壓、與主管/同事不和、難有升遷/加薪的機會等等(而這些原因往往在離職信件中都被簡化寫成「另有職涯發展的需求」)。
Thumbnail
在正職工作的情況下,並不會在剛入職時就知道這份工作將在哪一天結束。 更多時候,是因為被動因素而離職,好比公司有異狀,造成資遣,或者是工作環境高壓、與主管/同事不和、難有升遷/加薪的機會等等(而這些原因往往在離職信件中都被簡化寫成「另有職涯發展的需求」)。
Thumbnail
終於迎來職場生存語錄的最終章了!最後一篇文章要來探討的是「工作態度」。俗話說「態度決定高度」,雖然在職場上,你工作態度很好,不一定會讓你晉升到你想要的高層位階,但我相信工作態度好,你的整體工作表現、別人對你的評價一定都不會太差。為了讓大家能工作表現棒棒,接下來就來跟大家分享「工作態度」語錄吧!
Thumbnail
終於迎來職場生存語錄的最終章了!最後一篇文章要來探討的是「工作態度」。俗話說「態度決定高度」,雖然在職場上,你工作態度很好,不一定會讓你晉升到你想要的高層位階,但我相信工作態度好,你的整體工作表現、別人對你的評價一定都不會太差。為了讓大家能工作表現棒棒,接下來就來跟大家分享「工作態度」語錄吧!
Thumbnail
最近公司離職的人很多,光是我們部門就半個月一個。離職本身不是一件壞事,但我工作多年也確實看過不少人把離職變成了不愉快的事,包括我自己在內。我總結了一下,離職要注意以下7個方面:意向確認、不要裸辭、告訴直屬長官、做好工作交接、低調慎言、想好離職說辭、記得感謝。
Thumbnail
最近公司離職的人很多,光是我們部門就半個月一個。離職本身不是一件壞事,但我工作多年也確實看過不少人把離職變成了不愉快的事,包括我自己在內。我總結了一下,離職要注意以下7個方面:意向確認、不要裸辭、告訴直屬長官、做好工作交接、低調慎言、想好離職說辭、記得感謝。
Thumbnail
因著喜歡強調團隊共事的產業 ... 以後看到,個人會優先刪除遞交履歷。
Thumbnail
因著喜歡強調團隊共事的產業 ... 以後看到,個人會優先刪除遞交履歷。
Thumbnail
新年快樂,大家。  開工已經幾天了,但我依然選擇放特休,讓自己好好放鬆一下。  把時間拉回到最後一天上班日,那天的心情有些許起伏。 我們公司和其他公司有所不同,年終獎金都在最後一天才發,再加上那天我們只要打掃完後就可以下班回家,對於我們而言也算是一種福利。   今年公司並沒有辦尾牙,大家心
Thumbnail
新年快樂,大家。  開工已經幾天了,但我依然選擇放特休,讓自己好好放鬆一下。  把時間拉回到最後一天上班日,那天的心情有些許起伏。 我們公司和其他公司有所不同,年終獎金都在最後一天才發,再加上那天我們只要打掃完後就可以下班回家,對於我們而言也算是一種福利。   今年公司並沒有辦尾牙,大家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