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北苑貢茶位建甌 宋代四藝弄「點茶」 肉桂狀元喜奪冠 溪谷留香茶書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茶,除了可以喝、可以看,還可以玩。以往喝茶時,最多就是沖、泡,然後再慢慢品茗。而在建甌的成龍茶葉,除了認識了北苑貢茶,還欣賞到茶藝。茶藝是雅稱了些,我覺得這項技藝比較是在弄茶、玩茶。

raw-image

  先從貢茶說起吧!南唐時,建州就已經生產貢茶,宋太祖時,更是在北苑設官焙,也就是專門製茶,要獻給皇帝的。官焙最盛的時候,有32所,官焙和私焙加起來就破上千處。不要說皇上,連民間也都十分盛行喝茶。

raw-image

  北苑貢茶十分嚴格,據說連皇帝都要親自過問,那拿出來的品質自然不在話下。在唐、宋以前製茶,除了將茶葉晒乾碾成粉之外,還會再製成茶飲,要喝的時候再將茶團搗碎、過篩,甚至還會在茶粉當中填加薑、桔子皮等,成了藥飲。

  到了宋代,煮茶的方法就成了點茶法。

  點茶之前得先溫盞,煮水而不煮茶,等溫盞之後,再將茶末倒入茶盞之中,加入沸水,讓杯裡的茶末和水是成像是乳狀,或是膏狀的茶。接下來,還得「運筅」或「擊拂」,這時候,茶湯上面就會泡沫。(看到這段時,不禁讓我想到手搖飲當中的奶蓋。)

raw-image

  之前在慈心園點釉,在這裡,見識到「點茶」。如果前面利用文字太過繁瑣,可以看底下的影片。

  覺得古代人也太厲害了,不只品茶、喝茶,還玩茶?將茶玩得出神入化,在茶上面打泡、寫字,而且最後還可以喝茶。

  點茶之後,喝的是泡沫,如果加上些許茶水便感到些許苦澀,但當時我只覺得好奇,也不在意輪到我時,所能撈的泡沫已經和茶在一起了。

  喝這個茶時,還不能安靜的喝,要發出聲音才算有禮……

raw-image

  我把點茶的過程拍了下來,時間有點長,有興趣的人可以看一下,或是快轉,看到在茶上面寫字,真的讓我眼睛都亮了!

  它製作的手法讓我覺得有點熟悉,後來才想起是製作抹茶的手法啊!在日本茶道也可以看到其茶藝。


  介紹完「點茶」之後,接下來要介紹的是溪谷留香茶書院,在這裡只有走動、欣賞,將它跟北苑貢茶併在一起介紹。

  溪谷留香茶書院的「溪谷」指的是武夷山的自然環境,「留」是喝茶之後,留在口中的香氣,「香」指的便是武夷岩茶的香了。

raw-image

  品牌創始人姓葉,聽說以前的葉家人比較喜歡住在山區,不喜歡熱鬧的地方。(基因始然?)所以多住在幽靜的地方,過去的戰亂,讓葉家人幾經遷徒,即便移動,仍不忘製茶。

raw-image

  葉家人掌握「看天制茶」、「看茶制茶」,所製作出來的茶葉受到大眾的認可,到了2010年,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的民間鬥茶賽中,肉桂茶獲得了狀元。

raw-image

  溪谷留香茶書院裡頭有很多茶,而在溪谷留香茶書院裡,還有難得的母樹大紅袍的茶葉。

raw-image

  溪谷留香茶書院裡的景色雅緻,不過看到母樹大紅袍時,注意力還是被它吸引過去。有時候想想,這麼幾兩茶葉讓世人趨之若鶩,茶樹若有靈,不知道怎麼看待世人?

  關於母樹大紅袍的珍貴故事,大概屬美國總統尼克松了。當時他跟毛澤東會面時,毛澤東贈送他四兩母樹大紅袍的茶葉,尼克松還覺得小氣,後來被告知這已經是「半壁江山」了,尼克松才明白手上這幾兩大紅袍有多珍貴。

raw-image

  溪谷留香茶書院影片:


  從品茶、看茶(樹),到弄茶(點茶),茶的世界這麼廣大,遠從神農,近至現代,都有人循香而去,喝著喝著,神清氣爽。茶的世界具有層次,而且相當豐富,下次在喝茶的時候,或許,你會再多瞧它幾眼呢!

raw-image


avatar-img
88會員
296內容數
提供新手創作經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梅洛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能夠跟隨理學家朱熹的腳步,一覽九曲溪,也是難得的體驗。先來看看《九曲棹歌》,這也算是古代的旅遊文了。很難得能夠照著古人寫的旅遊文,循著他們的步伐,賞玩他們曾經走過的山水。
是說這次吸引我的,就是武夷山的「大紅袍」。其實最吸引我的,就是走入了故事裡的世界,能夠有機會親眼所見,從紙面躍然現實,不覺得特有趣嗎?於是便帶著點期待,想要「眼見為憑」。大紅袍,我們來了。
喝茶,要有「杯」,或是「盞」,以前只知道釉彩,但如何製作一個釉製的器皿,沒什麼概念。這次進到慈心園,在孝笑陶坊實際體驗製作的過程,還有感受遇林龍窯的開窯儀式。
茶葉採收下來,送到工廠,想要製作成茶葉,要經過一道道繁瑣的工序。雖然消費端喝的只是一口清茶,但說真的,要喝上這一口茶,得花上好長、好長的一段時間。那麼,茶葉的價值,就不是只是末端看到的。在正山堂,認識了以往不太熟悉的正山小種紅茶,一群人在八馬茶葉喝到傳說中的大紅袍武夷岩茶。
煙雨朦朧間,枝芽顯青翠。 從青葉到入喉,是要經過繁複的工序,清香要在嘴裡舒展開,得先把所有的菁華濃縮。當真是歷經百轉回,只為一縷香。
  武夷山,印象當中,若以色彩來說跟「紅」有關係,一是武夷有名的「大紅袍」茶,二來是它「丹霞地貌」。不論是大紅袍,還是丹霞地貌,都可以想見武夷山與「紅」有關了。
  能夠跟隨理學家朱熹的腳步,一覽九曲溪,也是難得的體驗。先來看看《九曲棹歌》,這也算是古代的旅遊文了。很難得能夠照著古人寫的旅遊文,循著他們的步伐,賞玩他們曾經走過的山水。
是說這次吸引我的,就是武夷山的「大紅袍」。其實最吸引我的,就是走入了故事裡的世界,能夠有機會親眼所見,從紙面躍然現實,不覺得特有趣嗎?於是便帶著點期待,想要「眼見為憑」。大紅袍,我們來了。
喝茶,要有「杯」,或是「盞」,以前只知道釉彩,但如何製作一個釉製的器皿,沒什麼概念。這次進到慈心園,在孝笑陶坊實際體驗製作的過程,還有感受遇林龍窯的開窯儀式。
茶葉採收下來,送到工廠,想要製作成茶葉,要經過一道道繁瑣的工序。雖然消費端喝的只是一口清茶,但說真的,要喝上這一口茶,得花上好長、好長的一段時間。那麼,茶葉的價值,就不是只是末端看到的。在正山堂,認識了以往不太熟悉的正山小種紅茶,一群人在八馬茶葉喝到傳說中的大紅袍武夷岩茶。
煙雨朦朧間,枝芽顯青翠。 從青葉到入喉,是要經過繁複的工序,清香要在嘴裡舒展開,得先把所有的菁華濃縮。當真是歷經百轉回,只為一縷香。
  武夷山,印象當中,若以色彩來說跟「紅」有關係,一是武夷有名的「大紅袍」茶,二來是它「丹霞地貌」。不論是大紅袍,還是丹霞地貌,都可以想見武夷山與「紅」有關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父親節"禮讚,歡迎贈禮參考^^ 🎉姬天璽の茶館 👉誠意推薦茶友品嚐「文山春韻包種茶 」👺 📢產地:新北坪林區⚡合作茶區 👉 海拔高度:400M *四月上旬製成
Thumbnail
風靡世界精品茶館的莊園茶,很容易喝懂的!喝的是風土滋味,自有其系統!若對莊園紅酒&莊園咖啡有所理解與感受,那莊園茶會更容易入門!多喝多梳理,賞析一事,輕鬆愉快,成就感極高! 莊園茶風土滋味包括了品種,氣候,土地&工藝風格等,層層堆疊而出的綜合風味特徵,承載了茶產區的風土條件,呈現了氣候、土地與製茶
Thumbnail
茶文化源遠流長,就是西方各國喜歡飲茶的人也越來越多,雖然西方的茶文化與華人傳統茗茶的意境始終有點出入,可是西茶文化依然呈現了一種將生活和享受融合在一起的飲食美學......
Thumbnail
喝茶並不單純地品茶,它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內觀的境界。除了能促進身體健康,喝茶還可以幫助我們進入內心的寧靜,讓我們更專注當下的生活。所以,喝茶不僅僅是一個喝飲料的過程,蘊含了豐富的文化背景。
Thumbnail
點一柱鵝犁帳中香,使用玻璃蓋碗,泡上一款包裝寫著梨山茶的好茶,給自己一個靜心的儀式感。 傳統文化中,宋朝人就有所謂「閑情四事」:焚香、掛畫、插花、點茶。香與茶,都能讓人心情放鬆愉悅…
Thumbnail
茶,從古傳統親戚朋友遠道而來坐下泡茶談天,到現在人手一杯手搖飲聊著自己喜愛的飲料店,茶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亦是臺灣特色產品,如同大家聽過英國紅茶、日本抹茶或玄米茶等,臺灣烏龍茶也是能站上世界
Thumbnail
​ 紅烏茶水舖位於仁愛圓環附近的巷弄,主打各種特色茶飲,鮮乳也是選用吉蒸品牌,品項單純不複雜~ 茶飲喝起來很順不會苦澀,香氣十足韻味十足,我連冰起來放到隔天也很挺順口,推薦大家喝看看! ​ 紅烏茶水舖招牌就是茶壺跟茶葉,藍色系相當愜意的FU,給我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 紅烏茶水舖菜單
Thumbnail
位於南港的薈福村茶,是間以台灣茶為主題的小茶屋。 說是小茶屋,但沒在走侘寂、茶道這一派的啦,輕鬆自在,比較像是以茶為主題的療癒小咖啡店。
Thumbnail
這是在田中央的老房子,繼承老一輩的磚房再改造成一間耐人尋味,只有內行人才找得到的茶館。 應著朋友的邀約,參加了南投名間鄉居易茶館的活動,茶館主人難得對外開放,只接受預約的茶館,平日只有熟客前往,這次茶館主人開放給對茶藝有興趣的朋友共同來參與,我們聽了有關茶的藥飲,想不到經絡健康和茶飲也有相關,各色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父親節"禮讚,歡迎贈禮參考^^ 🎉姬天璽の茶館 👉誠意推薦茶友品嚐「文山春韻包種茶 」👺 📢產地:新北坪林區⚡合作茶區 👉 海拔高度:400M *四月上旬製成
Thumbnail
風靡世界精品茶館的莊園茶,很容易喝懂的!喝的是風土滋味,自有其系統!若對莊園紅酒&莊園咖啡有所理解與感受,那莊園茶會更容易入門!多喝多梳理,賞析一事,輕鬆愉快,成就感極高! 莊園茶風土滋味包括了品種,氣候,土地&工藝風格等,層層堆疊而出的綜合風味特徵,承載了茶產區的風土條件,呈現了氣候、土地與製茶
Thumbnail
茶文化源遠流長,就是西方各國喜歡飲茶的人也越來越多,雖然西方的茶文化與華人傳統茗茶的意境始終有點出入,可是西茶文化依然呈現了一種將生活和享受融合在一起的飲食美學......
Thumbnail
喝茶並不單純地品茶,它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內觀的境界。除了能促進身體健康,喝茶還可以幫助我們進入內心的寧靜,讓我們更專注當下的生活。所以,喝茶不僅僅是一個喝飲料的過程,蘊含了豐富的文化背景。
Thumbnail
點一柱鵝犁帳中香,使用玻璃蓋碗,泡上一款包裝寫著梨山茶的好茶,給自己一個靜心的儀式感。 傳統文化中,宋朝人就有所謂「閑情四事」:焚香、掛畫、插花、點茶。香與茶,都能讓人心情放鬆愉悅…
Thumbnail
茶,從古傳統親戚朋友遠道而來坐下泡茶談天,到現在人手一杯手搖飲聊著自己喜愛的飲料店,茶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亦是臺灣特色產品,如同大家聽過英國紅茶、日本抹茶或玄米茶等,臺灣烏龍茶也是能站上世界
Thumbnail
​ 紅烏茶水舖位於仁愛圓環附近的巷弄,主打各種特色茶飲,鮮乳也是選用吉蒸品牌,品項單純不複雜~ 茶飲喝起來很順不會苦澀,香氣十足韻味十足,我連冰起來放到隔天也很挺順口,推薦大家喝看看! ​ 紅烏茶水舖招牌就是茶壺跟茶葉,藍色系相當愜意的FU,給我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 紅烏茶水舖菜單
Thumbnail
位於南港的薈福村茶,是間以台灣茶為主題的小茶屋。 說是小茶屋,但沒在走侘寂、茶道這一派的啦,輕鬆自在,比較像是以茶為主題的療癒小咖啡店。
Thumbnail
這是在田中央的老房子,繼承老一輩的磚房再改造成一間耐人尋味,只有內行人才找得到的茶館。 應著朋友的邀約,參加了南投名間鄉居易茶館的活動,茶館主人難得對外開放,只接受預約的茶館,平日只有熟客前往,這次茶館主人開放給對茶藝有興趣的朋友共同來參與,我們聽了有關茶的藥飲,想不到經絡健康和茶飲也有相關,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