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4|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你的名字

青鳥行動期間在濟南教會參加晚禱,其中一天是一位原住民牧師證道,在投影幕上顯示的名字,同時出現他的原住民名字和華語名。


牧師在證道中說,他曾經因為無法在外面使用自己的母語,而不認同自己的原住民身份,甚至會不敢讓別人知道自己是原住民,直到30歲以後才找回自己的名字。


我沒有印象我經歷過「請說國語」的年代,但我的阿美族媽媽有:在學校被老師嚴厲要求不可以說族語,即使她讀的小學就在部落村子口、即使大家回到家之後還是會說族語、即使在教會是用族語做禮拜,但是一進入正規的教育環境,還是會很敏銳地察覺到「白浪不准我們講族語」。


在那之後我媽媽從不在外面講族語,這個行為習慣一直延續到她長大出社會、離開部落到台北工作,甚至是結婚生小孩之後,她一再地耳提面命、要我不要告訴別人她是原住民,也從不跟我講族語;至於我爸爸很早就告訴過我,他的祖先是台灣平埔族,也就是日治時代的熟番,只是因為太早就融入台灣的平地社會,早就失去自己的語言(奇怪的是他的親族完全不認這件事,甚至還曾經因為我媽媽的原住民身份,對她有過歧視的言語和舉動,呵呵);而我牙牙學語時期帶我長大的人,是跟著國民黨一起逃難來的牧師和台灣土生土長的牧師娘,所以我從小講得一口字正腔圓的華語,長到現在我可以輕鬆用英文聊天甚至商業對談、聽得懂日劇對白、讀懂法文菜單,卻連我的原住民名字都念不好。


「漢人會歧視原住民,會說我們是『番仔』、『青番』。」

「他們對我們原住民很壞,只要他們知道你是原住民,就會覺得很懶惰、很笨、愛喝酒。」媽媽這麼說。


嗯,事實上我媽媽是滴酒不沾的人,如果當年她有繼續升學,應該會是全年級第一名畢業、考上大學的人,而她今年72歲、我寫這篇文章的同時正要去參加她的大學畢業典禮,她以全班第三名的成績畢業。


你知道是誰在推動「國語政策」的嗎?


有趣的是,被奪走說話權利的我媽,竟然是中華民國派的韓粉,原因是她覺得台派對原住民更壞、更惡劣、台派祖先掠奪原住民更多,而且以前陸客來台灣都是團進團出、部落會因為這樣得到好處。理性勿戰、我已經懶得講,她大學讀的是觀光休閒相關專業,希望她的老師有教怎麼觀察國際情勢對觀光的影響。


語言的力量可以多驚人?你說的話就代表你的大腦中存在的概念,學會一種語言代表你認識這個語言背後的文化、用字則表現出你的價值觀。我們日常使用的文字,會決定你的自我認同,例如,我會說「他們」原住民、「我們」台灣人;「回」台北、「去」媽媽娘家⋯


歧視也是這麼來的。


當你惡意排除了某一種語言,也就等同於你在排斥那個背景文化,當你自己的語言被排除了,也就等於你失去了你自己的文化。


「那你挑剔人家講中國用語,不也是在歧視?」


嗯!對啊!隔壁鄰居一天到晚威脅要打你、搶走你的朋友,你還要跟他好言相向?看看現在的中國,真的在那塊土地上的「中國」,每次有長輩說「我們中國人」的時候,我都覺得很困惑,我的人生從來沒有一分鐘接受過中國的統治,從我有記憶以來我生在台灣、長在台灣、這個地方的國號現在是中華民國,可是我跟外國朋友講的時候從來沒有用過這個名字,從我有記憶以來、國際間對我們的認同也一直是台灣,怎麼被你們一句話就改變呢?


再看看我現在的環境,當我擁有走上街頭發聲的自由、參與成人展設攤,接下來可能還有女性向大尺度相關活動,還有一系列全面性教育,要教大家性知識、性姿勢(?)還有情感教育,我真的很慶幸我生長在台灣。


有朋友問過我,不認為一個中國可以是我們統一他們嗎?在我待過那裡之後,我不要!


我話不想講太重、點到這裡就好嘿!


*國語政策:https://pse.is/5zw33l

*「白浪」為阿美族人對漢人的稱呼,取自閩南語的「歹人」

*平埔族:https://pse.is/5zw3k3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收錢工作的時候是「金」派,被冒犯的時候是「金派」,我想當個溫柔的人,但是這個世界不允許。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