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3|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散文集】自成一派

張曼娟的「中年覺醒三部曲」最後一本。其實我不確定她還會不會再繼續出,畢竟這系列其實是基於她的長照經驗而得出的人生體悟,只要長照生活繼續,搭配人生閱歷我想她還有機會再沿著這個脈絡繼續創作下去。不過,這或許是我最後會看得她的作品了。

我沒看過她其他作品,但這三部曲頗為完整交代了她人生一甲子以來所累積的思想與智慧,而且三部曲中有許多地方與概念是共通的,雖然還不能斷言這就是她的人生精華,可是我覺得對人類而言,六十年的光陰累積的性格架構大概也是如此,很難想像還會有甚麼極其重大的事件可以再打碎並重塑這樣一個人。於是之後還會累積的感觸與看事情的角度,大概也可以依此基礎推測出來,所以或許對她的作品接觸大概就到這邊畫下一個暫停點。

第三本書延續了前兩本的核心,其實活到中年,如我先前所述,許多框架、想法、敘事角度都差不多定型了,還要隨波逐流,隨身邊人的好惡不停修改自己的觀點實在太累,不如就「做自己」吧。書裡重提了一個我想絕大多數人都學過聽過看過,但卻可能總是不經意遺忘的名言:「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雖然儒家思想隨後世學者或統治者為了學術獨尊或統治方便而被修改得千瘡百孔、面目全非,但有趣的是不知道是這樣的學習記憶依舊深植人心,抑或是兩千年前的孔子的確看出了一些人類思想成長的脈絡,這樣的規律套到今天的人身上,好像仍舊有幾分相符。

「做自己」這個概念很有趣,不知不覺也聽了這個說法二、三十年。以前講到做自己總給人一種就是要很不拘小節,要隨心所欲,不至於到離經叛道,但總該打破一點甚麼規則等等。可是多年來看著很多人太鑽牛角尖追求這個概念,卻反而好像循規蹈矩的人就不是在「做自己」了。實際上,雖然離七十大概還很遠,但從心所欲不踰矩的做自己,那個「心」不就是自己想要的樣子嗎?

近來對於「做自己」多了一點理解,也試著用這樣的角度去看身邊接觸的人事物。回顧以前感到疑惑不解又或是曾經試圖影響對方讓他靠向我自以為的正軌,但現在想想,對方大概也是在呈現他想要的樣子吧,也許可能很負面,也許好像全世界都對不起他,也許整天覺得另一個陣營如何如何,又也許超級正向陽光,積極到看起來有點虛假,或是愛說教,喜歡站在道德制高點俯視眾生的感覺,或是將世上其他人都看成白癡,汲汲營營於蠅頭小利而忽視大局。人有各式各樣的面向,但這些都是他們當下所選擇想呈現的樣貌,或許到頭來,說到做自己真正該問的是:「你有沒有成為你自己喜歡的樣子?」

三部曲畢竟是環繞長照議題出發的感觸,講到長照,大概會是多數人的切身之痛,又或是即將襲擊未來人生的猛獸。或許是相當政治不正確的說法,但我們可能被「孝」這個概念纏繞得太緊了。從太多亞洲的影視作品帶來的想像,到身邊一樁又一樁的案例,長照這件事情總讓人覺得它漸漸成長為一個逃避不了卻又怵目驚心的怪物。而或許是因為開始有意識到這件事情,反而最近看歐美電影都會不經意地注意到他們的老年生活,稍微硬朗的就維持獨居,體弱的就住安養院、老人中心,回想起來很微妙,以前可能受禮教影響還比較深的時候會覺得這些老人好像有點可憐,現在卻覺得這其實也是個蠻理想的型態,至少我自己未來會傾向這樣的生活。而或許也就是東西方有這麼大的不同,電影《花木蘭》才翻不出「孝」這個字,因為概念天差地遠。

循著長照議題,其實多少問題最後都會回到「家的意義」,書中用很多面向來層層分析人們對家的想像,講愛的地方、公平的地方、整齊的地方、被愛的地方、遺忘的地方。一連串看下來,我腦海中勾勒出來的圖像,「家」其實是一個人們希望能讓自己任性的地方,希望有一個能卸下一切面具、枷鎖、束縛,能夠自然純真面對自己內心的地方,有些人或許很幸運,天生就有一個這樣的歸宿;有些人不能說不幸,就只是他需要自己去打造這個處所,甚至說穿了,也許除去人類最基礎的求生本能,人生在世就是不斷的去追求一個這樣的「家」也說不定。

老樣子,挑書裡喜歡的段落做結尾。「家,確實不是一個地方。家,是一種心靈感受;一種歸屬感;一種愛的付出與領受。家,是一種祝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自成一派
4
/5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