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4|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試著用客觀與主觀視角,解釋少子化原因,能被傾聽,生命就會繁衍永續。

在一個重視傳承保守,使其大於創造與自由的社會裡,若沒有更傳統保守的文化,來做為日新月異的「總日種種譬如昨日死」,文化就不能深入到人心。 此時,上一代只要有過「想死去」、「不想生」等等,怨恨生命的念頭與具體作為時,就會因為其意志通達生死,而被灌輸到潛意識裡,當成最重要的意志傳承下去。 

奪走其他人自由的控制並非沒有代價,最大的成本就是自己的任何念頭,只要關乎生死,就會被當作極為重要的訊息,被承接下去,而在一個不想讓人們追求崇高理想奔放自由的控制世界裡,能傳承下來的美麗,更是寥寥無幾。 可以安慰自己,這是人類潛意識內要進步的去蕪存菁,但在追求自由極致創造的世界裡,必須承認控制的代價是活不出最美麗的自己,而這一份不美麗還會因為控制到位而被傳承下去。 

邏輯推演至此! 便能簡單地發現,如果沒有靈魂,人類根本無法永恆存續。 而即便是在現代,我們時刻呵護在意自己與他人的靈魂嗎?

不過這是客觀視角,並不是我不想生小孩的原因。 創世紀1:28:【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在這邏輯裡,必須結婚多年,再離婚,沒有小孩、執行使命,因為使命的架構,經由理想在現實中實現,會有多層架構,所以必須這樣做才能符合層級,並不是要複雜化,而是為包容涵蓋。 非常感謝有天主教的神父、佛教的僧侶,讓有使命的人,可以不必在矛盾的衝突裡生活,安心專一的貫徹使命,不必像我這樣,反反覆覆只為同步,做到祂在現實留下的話,但同時又要貫徹祂在永恆靈魂的生命裡,特別的交代。 

當生命沒有延續時,就能專一進行使命,因為最後即便是永恆的靈魂,也要因使命而離開這個世界,去創造新世界,再無罣礙與牽連,這就是主觀視角不想生小孩的原因。 當主觀視角在精神上已提供人類昇華之道,而現實上又已交付與神的聯繫,而形成「善外有善」的滋養,成就生生不息的自然永續,達成雙層屏障,對使命形成保護時, 主觀便成為在下限解釋客觀存在的理由,於是邏輯再次回到客觀世界後,才發現,老子的道德經與無為而治,早就對現代人與文明,給出最好的呵護與解釋,就好像他能穿越,實際來過這世界。 所以又回到主觀視角,當生命能永恆存在穿越時空時,你願意分出一半的力量給小孩嗎? 而使命的分散不凝聚,只會讓自己遠離榮耀與幸福,祂還是在那,不應該讓自己的精神,不再嚮往著祂。 應該跟靈魂誕生之際一樣,以榮光互相彰顯,帶來美麗創造,而美麗創造後的新世界,又會回到客觀視角裡。 

生命就是該如此深邃神秘直至臻境,是因使命為神、是因意志的傳承為人,是因活在感謝的榮耀裡,彰顯靈魂的永續。 幸福是應該生生不息,還有著小孩,讓人類未來持續下去,但若使命之一是要創造新行星時,不生小孩,就成為天人合一的必要斷捨離。



少子化大解析。 (永恆靈魂)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始力拼達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