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6/1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地方文化是什麼?對焦後再出發!地方文化教學設計的起點

地方文化,時常不是一眼即能辨識的知識,而是必須細細從日常生活中觀察、紀錄、詮釋和轉譯的過程。

地方文化,時常不是一眼即能辨識的知識,而是必須細細從日常生活中觀察、紀錄、詮釋和轉譯的過程。


你的地方,是不是我的地方?我的文化,像不像你的文化?


每每在初次謀面的教師研習場合,我們總是先拋出這兩個問題,看似基本的兩個問題,背後想要釐清的,是每個教師從自己生命經驗堆疊的歷程裡,是如何一點一滴建構起對於「地方」和「文化」的認知。地方所指涉的是一個具體或模糊的空間範圍,每個人會依自己的生活經驗有截然不同的理解;文化作為一個抽象的概念,能否從具體的實例當中,找到團隊成員具有共鳴的切入點,是讓彼此對話處在同樣基礎的起點。


如果仍然覺得有些抽象,透過幾個實例來更進一步說明: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是每年台灣中部的宗教盛事,遶境路線固定,沿途駐駕台中、彰化、雲林及嘉義等地,全程長達340餘公里。


若以每年上半年台灣中部的民俗盛事「大甲媽祖遶境進香」而言,從台中海線的大甲出發,一路經由彰化山線鄉鎮市,途經雲林西螺、二崙、虎尾等地,最終抵達嘉義新港鄉奉天宮,便再度啟程回鑾,沿途經過區域範圍,即為「大甲媽祖遶境進香」這個文化活動所涵蓋的「地方範圍」。


接著,我們同樣以台灣民間的民俗活動來作舉例,在台灣鄉間宮廟中,尤其在中南部區域,時常在一年之初會有所謂五營的安設,稱為「安營」、「放軍」、「放兵」或「開營」,會在村莊五處地點進行東、西、南、北、中營廟的放兵儀式,藉此守護村莊未來一整年的平安順利,而這五處地點所涵蓋的範圍,即為宮廟守護的邊界,而這個範圍也就是此儀式所涵蓋的「地方空間」。

台灣中南部農村聚落多有五營放兵與收兵儀式,行經路線即為村莊的分布範圍。(拍攝地點為二林鎮溝頭社區)


然而,所謂的文化活動,並不僅只限於民俗,更可以是生活中的大小事,包含產業、飲食、農耕、漁撈、建築等元素,都會有一定程度的空間分布範圍,其背後影響的因素可能是區位、氣候、物種特性或生活習慣等,必須依照每個地方的條件進一步判斷,才能得出較有依據的推論。


從上述兩個舉例,我們可以初步看見,文化活動的發生,需要有三個元素同時存在,那就是「人」、「空間」和「時間」,人在特定時間、特定空間中的行為,年復一年的累積為地方的記憶,那便是地方文化的基底,而這些累積需要漫長的時間,卻可能流失得很迅速,這也是為什麼技術失傳、建築拆毀之類的故事總在重複上演。


閱讀至此,你是否心裡開始疑惑,那這些討論對於地方文化課程設計有何幫助?為什麼要有這些認知呢?原因在於,地方文化課程的設計,核心在於尋找文化、教育和社會的交會點,在任意兩個領域思維的交會處,便會產生創新設計的切入點,而三者重疊之處,便是課程設計的關鍵核心,以下進一步說明每個領域思維背後所要找尋的目標:


在文化、教育與社會三個領域之間的交會點,即為社會創新的起點,而三者的共同交集,則是社會探究的核心目標。


文化領域:在於文化層次,我們要找尋的事散落在生活環境當中的「地方知識」,這些知識的蒐集需要透過觀察、訪談或親自參與才得以採集,也就是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中逐步發現,這部分是文化工作者的日常。


教育領域:在教育層次,是藉由「學科知識」的角度,從各式各樣的專業知識出發,嘗試以更為貼近實際生活的方式來展現知識內容,這部分是教育工作者最為擅長的部份。


社會領域:在社會領域,或者更精準的指稱「地方社會」,此部分要看見的是一定空間範圍中人們的「生活脈絡」,隨著風土環境、歷史制度、族群遷徙種種因素的交錯影響,每個地方社會都會有其獨特的生活脈絡,這部分不容易在一時半刻充分理解,這部分涉及實際生活在地方的人們,可能跨越年齡、性別、身分,是必須長期與其互動才得以感受的深層資訊。


透過對焦地方文化的具體概念,能拉近教師團隊彼此的共同理解,也從中找到地方文化課程設計的起點。


有了這些理解,我們才終於抵達地方文化課程設計的起點,從教師團隊的概念對焦和文化活動的根本組成釐清,進而找尋文化、教育和社會的交集處,逐步朝向一個理想的地方文化課程內容的誕生,這個過程需要有多元觀點的碰撞、地方社群的參與以及師生的學科知識的轉譯,並非能夠快速套用特定模板複製的。我們認為,從每個獨特的教師團隊與地方條件出發,才能夠打造出可持續運作的課程模組,而我們也十分期待,能藉由這些方法,和更多教育工作者一在地方社會的未知旅程上探索、發現。


想進一步了解如何進行地方文化課程設計▸▸請洽蔗青文化工作室粉絲專頁或來信chiatshenn@gmail.com洽談教師研習合作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