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瑟.C.布魯克斯,曾經是個法國號演奏家,他加入過西班牙室內樂團,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十多年。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自己的技藝跟熱情都逐漸消散。他最後選擇回到校園,後來成為研究幸福的社會科學家、並成為哈佛甘迺迪研究院與哈佛商學院教授。
他所寫的《重啟人生: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內容很豐富。總結起來有三點:
一、流體智力與晶體智力:
有天份而且肯學習的人,大概在工作十年之後,就會掌握解決抽象跟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叫做流體智力,你的智力跟能耐可以隨著問題的出現,處理得越來越好。但是(哎呀,人生就怕這個But),後浪很快就會追上你。然後,你可能會很懊惱自己怎麼越來越不靈光。甚至,開始重複自己熟悉的方法,卻無法面對新的問題。
教授用巴哈後來轉而開發賦格音樂,用自己本來的能力去另起爐灶來解釋,達爾文三十歲就發現「優勝劣敗」的原理,但此後餘生就只是重複已經發現的真理,懊惱不已的度過晚年。這種從既有能力提煉出自己的必殺技,但卻能主動開發新的領域的解決力,就是晶體智力。
二、所謂的成就,不是擁有很多東西。因為,人會希望得到更多,或者想要征服更多。你應該以擁有很好,卻不一定很多的東西為原則,來看待自己的現狀跟成就。所以,你的注意力跟期望值就是應該放在很根本的東西上面。例如,跟自己跟家人跟朋友好好相處。
三、人最害怕的事情有兩個:害怕死亡,害怕孤獨。愛情跟友情,是我們可以倚靠的支柱。愛情跟友情,都需要培養,需要練習。可怕的是,許多人熱愛的是,工作,以及工作帶來的成就感。問題是,工作有時盡,生命還是需要友情與愛情才會完整--人躲不掉的。
其實,總結起來看,好的人際關係其實最關鍵。因為,愛情會退燒,好的伴侶最好的狀況就是成為好的家人。好的家人,最好也可以是你的好友。什麼意思呢?好朋友跟你之間應該有邊界感,讓彼此都被關注也都保留自己關注而不想被進入的世界。
這本書很妙的地方是,作者來過台灣,去過故宮博物院。他說人家的展品有限,這裡的展品全部展完卻要花上三十年。怎麼辦?
要接受一切的可能,還有一切的不可能。去找到朋友,珍惜朋友。有可能的話,去找到可以給你棒喝給你溫暖的老師。
什麼時候應該重啟人生?隨時。
一年挑戰100本書之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