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交通環境「有口皆悲」
這塊我們稱之為家的土地,每日的生活都是一場挑戰。臺灣的街景不僅給眼睛帶來震撼,更以其混亂及危險而聞名的街道為國際認證。這裡被戲稱為「行人地獄」、「自行車族地獄」、「機車族地獄」和「汽車族地獄」,彷彿是一座標誌著交通困境的「交通地獄」。這不僅是行人的問題,同時也牽涉到每個駕駛者和乘坐各種交通工具的人。每次踏出家門,心頭總是不免有些擔憂。
這些問題不僅是單一因素所致,而是一系列問題交錯而成。從「道路設計」、「汽機車數量龐大」、「人行道設置」、「騎樓利用」、「無障礙環境」到「用路人素質」等諸多問題,每一項都影響著交通流暢與安全。要徹底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全面且深入的思考。
以下嘗試用追本溯源的方式來分析出以上問題的原因,進而了解為什麼臺灣會變成「交通地獄」?
尚未看過這是我們的家,卻要小心翼翼的上街(上),或是印象已模糊,可點擊連結前往。
🌾先天不良、後天失調的荒謬「道路設計」
在臺灣,行人不僅常常沒有人行道可走,走斑馬線也要膽戰心驚;自行車族更是如同在障礙賽中穿梭,自行車道經常不連續,迫使騎士在人行道和車道之間小心翼翼地切換;機車族不僅要忍受狹小的待轉區,還得走在奇形怪狀的專用道;就算成為了汽車族,也會發現路上標線、標語太複雜,甚至連導航都逃不出迷航的命運。
🌾當我們深入追溯臺灣「道路設計」的歷史背景,可以發現「連根都出問題」。
自1960年代起,臺灣開始推動「道路現代化」。當時,臺灣正接受「美國軍援」並計劃「光復大陸、反共復國」,因此許多都市規劃和設計都融入了「戰備需求」,同時參考了美國的交通制度。這一時期的道路設計主要著眼於「滿足汽車需求」,包括引入「快速道路系統」和積極拓寬「省道」等主要幹線。然而,許多道路只設有「車道」和「路肩」,因而忽略了其他種用路族群需求。
但是,美國幅員遼闊,其道路設計是在完善的「都市計畫」框架下進行的。因此,各行政區之間汽車通行的聯通道路通常遠離商業區、住宅區等人口密集區域,也很少設計「人行道」。相比之下,臺灣的平地面積狹小且分散,直接照搬美國模式,必然導致都市發展困境。
另外,臺灣很喜歡把車道設計得非常寬,除了「臺北市」將車道縮在「3」米以內外,其他地方經常出現寬達「4」米以上的超大車道,矛盾的是,同時又聲稱因為「地狹人稠」而沒有空間設置人行道。過寬的車道還會帶來潛在的行車安全風險,因為駕駛者在寬闊的視野下往往會無意識地加速,不知不覺就超速了。相反,像歐洲和香港等地的車道設計就相對狹窄,有些甚至只有「2.75」米寬,這樣的設計目的在於促使駕駛者減速,提高行車安全。
(在《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規範》中,對車道的基本寬度做了規定。其中,快速道路的車道最寬,需要至少「3.75」米;汽車和機車混行的混合車道,至少需「3.5」米。然而,這些法規僅規定了車道寬度的下限,卻沒有規定上限。臺灣的超寬車道,常見於道路外側的混合車道,在新竹市東區的東光路,一條混合車道寬達「7.2」米;新竹市三民區自由路的混合車道,更寬達「8」米。)
臺灣的道路設計中,經常會在接近十字路口時將內外車道「突然」變成專用轉彎道,並配有轉彎號誌燈。這樣的設計常常讓「汽車族」在發現車道變化時不得不急換車道,增加了行車的困難和風險。
當其他國家開始將「弱勢用路人」的需求納入道路設計時,臺灣卻面臨都市化進程使道路格局基本定型的困境,改進難度很大。根據政府統計數據,目前臺灣都市地區僅有「43.86」%的道路設有「人行道」,而這些人行道往往被汽、機車和騎樓違建佔據,加上路燈、變電箱、消防栓或雜物進一步壓縮了行人的空間,使行人被迫走在車道上,面對機車和汽車的呼嘯而過,心驚膽戰。
隨著都市化進一步推進,住宅區和商業區的擴張使問題更加複雜。由於行人需求增加,交通部門只能在現有道路上硬劃出「人行道」,但這樣又會影響店家的生意,因為人行道上不能停車,許多機車族和汽車族只能放棄進店消費。有些店家甚至在門口擺放盆栽、輪胎角錐或招牌等私有財產霸占屬於公領域的「人行道」、道路或騎樓,把這塊區域當成自家的一部分。最終,這種「強行劃設人行道」 導致用路人和商家之間對空間的爭奪和矛盾不斷加劇,也造成行車與人行環境嚴重惡化,亦造成都市景觀破敗。
此外,臺灣早期的道路設計並未考慮服務「機車族」的需求,這導致隨著機車數量的增加,機車與汽車之間的道路爭執和衝突頻繁發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政府後來實施了「車種分流制度」,然而這反而導致許多對機車不友善的交通設施出現,使「機車族」面臨更加惡劣的駕駛環境。另外,「機車待轉區」通常劃設於中外側車道前方,但反而「未實施車種分流」,在塞車時,將待轉機車群逼入危險的車道中央,增加機車受衝撞的機率,導致更多嚴重交通事故。
綜上,不合理且欠缺韌性效率的交通規劃及道路設計,導致交通混亂無序。
🌾權責破碎,太多人管反而三不管
臺灣的道路設計向來不只是「道路上的事」,整個道路斷面需要都市設計、工務、交通等各種專業的整合與協調,才能打造出一條安全的道路。然而,臺灣卻「小國用大國的治理形式」,交通管理權分配錯綜複雜,導致權責破碎,成為三不管地帶。
在中央層面,交通部公路總局管理省道,營建署負責市區道路;根據《地方制度法》規定,直轄市、縣市、鄉鎮都有各自的管轄範圍。如果是有特殊目的區域,也可能再分給其他部門管理。例如,產業園區的道路維護和公共設施屬於經濟部管轄,部分風景區則由地方政府觀光局負責。這些重疊、破碎的交通權責,不僅釐清責任歸屬很費工夫,要進行全面性的改革更是難上加難。
此外,一條道路上的眾多公共設施,也各有對應的單位管理。例如,排水溝渠、防汛道路歸地方的水利局管,變電箱、電線桿則屬於台電的財產。地方政府各做各的,多數縣市的交通工程單位也缺乏整合。
一般來說,交通局是負責規劃的單位,例如停車空間、標線、號誌的規劃,但實體建設則由工務局負責,包含所有車道、人行道的施工。要加入哪些設施,都是工務局的權責。然而,工務局缺乏交通專業,施工時未必能細緻考慮此地的交通狀況;交通局雖能對工務局提出建議,但也缺乏具備工程專業的人才,導致兩方常常雞同鴨講,工程完成後,也難以對施工品質做嚴謹的驗收。
曾有警員表示:「中央可以決定禁止左轉標誌設計,但要不要掛是由地方自己決定的;或是法規裡面寫,易肇事路口應設凸面鏡,但是什麼是易肇事路口?法規沒有定義。哪裡要設哪裡不要設,都是由地方決定。因為交通本身就屬於地方自治的事項。」
這麼多單位使用同一個空間,若沒有一個整合管理的組織架構,就容易雜亂無章,成為三不管地帶。
另外,臺灣與道路景觀直接相關的法令,中央就有兩部,內政部營建署的《市區道路設計及附屬工程規範》,以及交通部公路總局的《公路路線設計規範》。實務上,能真正規範的僅限於標準化的東西,例如標誌和標線的樣式,不同路寬應設置的車道數量;至於地方要如何規劃、設置,中央無法強制。法令沒有統一標準且設計標準鬆散,進一步加劇了問題的複雜性。
綜上,國內道路管理呈現多頭馬車,整體交通環境規劃設計破碎化,中央各部會與地方之間,造成橫向、垂直向溝通阻礙以及交通政策推動權責混亂不清,也形成機關之間推託責任、政策虛以委蛇的現狀。
🌾「民意」凌駕一切,交通規劃無中心思想
臺灣的交通規劃常常時常受到「民意至上」的干擾,導致專業規劃難以實施。即使有心改良路口或路段,往往也會因為與「民意」相左而難以推動,進而將「安全」推得更遠。通常只有在發生事故後,議員、里長及專業人員才會前來現場會勘及調查,而這些會勘的目的多半是排解民怨,而非純粹基於專業考量。舉例來說,要不要畫紅線禁止停車。「樓上的想要有停車位,不希望畫紅線,但是一樓的住戶也不想要別人的車擋到,兩邊就這樣吵起來。」
「民意」的影響力甚至可以左右專業決策。例如,交通局計劃在事故多發的路口設置紅綠燈,但附近居民和商家卻可能提出反對,擔心號誌燈光影響生活品質或生意。這樣的情況下,專業的交通改善措施可能會因為地方性的「民意」反對而被擱置,導致交通規劃失去應有的中心思想,無法有效提升交通效率和安全。
「在沒有發生更嚴重的事故之前,相關單位、人等不敢去得罪這些少數民意(或既得利益者)。」這就是專業人員、民選官員的無奈!
🌾臺灣汽機車為什麼那麼多?
「汽機車數量龐大」
「汽機車數量龐大」的現象,可以追溯到多個因素的交織影響。
首先,臺灣在選擇發展交通時,走上了一條「偏重汽車文化」的路徑。自1960年代起,臺灣開始推動「道路現代化」,大量引入快速道路系統和拓寬省道,主要目的是「滿足汽車需求」。這種政策選擇使得汽車成為社會地位和財富成功的象徵,「開黑頭車」「駛賓士」的形象深入人心。
此外,臺灣的「大眾運輸系統」發展相對遲滯,尤其是在非都市區域,公共交通網絡不夠完善,使得民眾更多依賴私家汽車和機車出行。相比之下,開車或騎車在許多情況下更為方便和安全,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個人交通工具避免了人群接觸的風險,成為人們的首選。
另一方面,臺灣的「房價居高不下」,使得買房對許多人來說遙不可及。這種情況導致一些人產生了「如果怎麼存錢都買不起房子,不如就去買車」以及「因為存頭期款太漫長,不如先買車,畢竟早買早享受」的心態。於是,買車成為一種相對可負擔的消費選擇,同時也是提升生活品質的一種方式。再加上臺灣的「工資水平相對較低」,許多人選擇機車作為主要交通工具,因為其使用成本相對低,且在「高人口密度」、都市道路狹窄的環境中,機車的靈活性使其成為日常出行的最佳選擇。
再者,臺灣的政府對車輛數量缺乏有效的管制,停車管理也不善,導致私家汽車和機車數量過多,進一步加劇了交通擁堵及事故頻傳的問題。
尚未看過超負荷的「高房價」原因剖析(上),或是印象已模糊,可點擊連結前往。
以下未完待續……
(以上部分文字參考網路資料及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