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歷史長河相比,多數人一生的經歷既短暫也有限;跟數得出名號的人物相比,我的人生更是貧乏,所以我喜歡透過書籍與戲劇,涉獵此生無法企及的範圍,擷取他人智慧,揉搓成為自己的心得,面對我的人生,期望能增加一些可看性。
這幾年最顛覆我固有思考的是一部短劇〈我的阿勒泰〉,以新疆哈薩克族人角度看世界,漢人在這裡只是旁白、是輔助,我才發現,多年來把多數漢族當成中心,少數民族需配合或融入的觀念,有多可笑。
新疆面積占中國六分之一,首府位於烏魯木齊,依其地理位置分為南疆北疆,居住著五十六個民族,像是維吾爾族、漢族、哈薩克族等,特殊地理位置與複雜的民族,讓這個古時候稱為西域的新疆,天生就不穩定。〈我的阿勒泰〉不談政治,單純用人民眼睛看生活、看大地,根據氣候轉場的遊牧生活充分演繹出來,漢語、哈薩克語交雜劇中,說是半紀錄片也不為過,劇中人因應大地形勢衍生的生活智慧,讓我為之一亮。
像是從城市中回家的女主角問母親自己算不算有用?母親回答:「草原上的樹呀草呀,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沒有人用,就待在草原上也很好,自由自在的。」原來,我們都被「有用」制約住了。女主角寫著:「這深山裡的社會,看似遠離文明的社會秩序,實則有著自己的心靈約束,那種人與人、人與自然間本能地相互需求,所進行的制約是有限的,卻也是足夠的。」
女主角母親在薩伊汗布拉克開著小賣部,販售用品給哈薩克族,即便語言不完全通,憑著笑容與熱情,彼此需要著,照顧著。女主角被樹上掉下的骷髏馬頭嚇到,以為是一種巫術。男主角告訴她:「馬兒是哈薩克族最好的朋友,如果馬兒死了,我們會懷念牠,就把牠的頭切下來,掛在每天經過的地方,想牠就能看見牠,沒有巫術,只有懷念。」
當下有個念頭閃過,以自己的角度詮釋別人的言行,判斷是非對錯,出發點就是錯誤。如同男主角寡居的嫂嫂想帶著孩子改嫁,男主角求證女主角母親是否聽過哥哥答應嫂嫂可帶孩子離開?女主角母親說沒聽過,女主角問母親為什麼不幫男主角的嫂嫂呢?母親回答:「這裡的傳統是未得同意,改嫁不能帶孩子走,哈薩克人有自己跟世界相處的方式,妳可以不贊同,但不可以居高臨下地改變他們。」
在廣袤的草原上,沒有房屋建築,牛羊比人還多,舉目所見只是天地山川與日月星辰,當下,只覺得人類好渺小,也好自大,竟以為人類是萬物之靈。有過阿勒泰生活經歷的原著作者李娟說:「不是你反對的就是不好的。」做了最佳詮釋。
哈薩克人轉場到夏牧場時,與蒙古族相見,蒙古奶奶問漢族母女為什麼穿得破破爛爛的?女主角母親說,因為不想穿著好衣服一路奔波。蒙古奶奶說:「再顛簸的生活,也要閃亮地過。」我想,這便是〈我的阿勒泰〉核心思想,這世界從不缺智慧與誤解,不帶色彩的探索,人生才能閃亮亮。
人間福報刊登於2024/6/21